原名奉天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始创于宣统三年1911年(也有记载1912年2月),是由英国基督教会募捐设立,校址位于瀋阳小河沿(现辽宁省肿瘤医院)。1915年长春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併入奉天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改称奉天坤光女子师範学校。1936年,坤光女子师範学校停办,改称奉天私立坤光女子两级中学校。1949年,坤光女子中学併入中国医科大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奉天坤光女子师範学校
- 简称:坤光
- 创办时间:1911年
- 类别:女子学校
- 知名校友:赵兰坤
- 所属地区:辽宁
- 主要院系:师範科
- 继承院校:中国医科大学
介绍
曾用名:奉天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长春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奉天坤光女子师範学校、奉天私立坤光女学、坤光国民学校、坤光国民优级学校、奉天私立坤光女子两级中学校。

辽宁私立坤光女子学校原名奉天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始创于1911年(也有记载1912年2月),是由英国基督教会募捐私立,校址位于瀋阳小河沿(现辽宁省肿瘤医院)。1915年长春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併入奉天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改称奉天坤光女子师範学校。 1920年增设初级中学。1925年增设高级中学。
这个学校的学生,来自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基督教系统办的国小毕业生,家庭成员均系基督教信徒。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由该地英国牧师或女教师供读的,学生人数不多,家居瀋阳市的更少,为了便于管理和督导,学生一律住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严守宗教仪式,早晚做礼拜,要读圣经和祈祷,培养学生信教和有虔诚信仰,学校使学生与外界很少有接触,每到礼拜日,学生除列队到东关基督教会做礼拜外,一律不準出校。
校长是英国苏格兰女宣教士廉爱邻(Miss H. B. K. Maclean),她有大学文化程度,凡校内行政、训育、财务、以及检阅学生来往书信、夜查宿舍等大小事情,完全由她一手包办。
1930年2月,毕业于北平私立燕京大学教育系的汪祥庆出任坤光女子师範学校校长。其任职期间,坤光女子师範学校得到迅速发展。至“九一八”事变前,该校已有16个班级,包括幼稚园、初小、高小、国中、高中和师範班,总计有学生400余人,教师26人。
1936年,坤光女子师範学校停办,改称奉天私立坤光女子两级中学校,校长换做中国人,张尔谦负责处理校务。
1940年底,基督教会所有学校,均由 “伪满洲国”政府接办。坤光女子中学至此结束。
1946年秋,坤光复校。英国女教士廉爱邻又回瀋阳办校。
瀋阳解放后,当时教会的盛京施医院,医科大学,坤光女子中学,全体师生,医护人员和职工,要求政府接管,坤光女子中学併入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1949年盛京施医院和坤光女子中学同为中国医大接管,愿意参加医大学习的即算参加革命,现享受离休待遇,选择其它学习的也不勉强,谁曾想这也由此拉开一些人的生活际遇。
2005年10月14日,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在会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向他赠送了由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的他母亲赵兰坤在辽宁私立坤光女子学校任教时的档案複製件。
历史沿革
1911年,奉天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创立。
1915年长春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併入奉天基督教女子师範学校,改称奉天坤光女子师範学校。
1936年,坤光女子师範学校停办,改称奉天私立坤光女子两级中学校。
1940年底,被“伪满洲国”政府停办。
1946年秋,坤光复校。
1949年,併入中国医科大学。
历任校长
姓名 | 国籍 | 担任校长时间 |
廉爱邻 | 英国 | 1911-1930 |
汪祥庆 | 中国 | 1930-1936 |
张尔谦 | 中国 | 1936-1940 |
廉爱邻 | 英国 | 1946-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