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符号学派即中国西部符号学派,是以四川大学为重镇,以西部中国为基本扇面,以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研究所为中心形成的一个符号学派。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老师有唐小林、张小元、傅其林、徐沛、张怡诸教授。西部符号学派指以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为集合点,西部各大学涌现了一批符号学家,有西南民大彭佳、成都体院魏伟、电子科大魏全风、重庆交大王立新、宜宾学院伏飞雄、西北师大张碧、兰州大学祝东等西部院校教师,初步形成了一个“符号学中国西部学派”,这或许是欧美之外的第一个符号学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部符号学派
符号
“什幺是符号?”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很多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无法定义。
赵毅衡给了符号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作为讨论的出发点: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
符号学
赵毅衡在1993年就把符号学定义为“关于意义活动的学说”。
没有意义的表达和理解,不仅人无法存在,“人化”的世界无法存在,人的思想也不可能存在,因为我们只有用符号才能思想,或者说,思想也是一个产生并且接收符号的过程。因此,认识论、语意学、逻辑学、现象学、解释学、心理学,都只涉及意义活动的一个方面,而符号学是对意义的全面讨论。因此把符号学定义为“意义学”是能够成立的,也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