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流社会(词语)

(2019-10-17 12:09:56) 百科综合
上流社会(词语)

上流社会(词语)

上流社会是社会上掌握政治权力社会资源及自然资源分配权的已得利益者。上流社会不是社会。所谓上流社会是一种形容,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中国人的上流前景不应该往前看,而是往后,运用的是“后视镜”原理。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帝国的礼仪之邦,留下来的都是上流文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上流社会
  • 外文名:Upper Class
  • 别称:上流阶级,上层阶级,上层社会
  • 繁体:上层阶级
  • 注音:ㄕㄤˋㄌㄧㄨˊㄕㄜˋㄏㄨㄟˋ
  • 拼音:shàng liú shè huì

社会分类

1 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上流社会,不是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人权、政治权利、民主权利、经济地位等。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不一定能保证了没有贫富差距、没有特权、共同富裕。所以人与人之间还是有等级的差别,也就还会存在上等人,存在上流社会。
2 在受修正主义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上流社会是指拥有特权的官僚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裙带关係、社会名流等。所以存在上流社会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3 在资本主义社会,上流社会包括掌有最大额资本的财团企业家。在封建社会,上流社会包括有贵族爵位的知名家族成员。在动荡的年代,上流社会的人物不是永远固定的几位,例如法国大革命前后的路易十六,在1790年6月以后,他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代表,参考以上的定义。

关于歧义

上流社会的思想文化宣传:在所谓“公平的社会”,人民可以有适当的途径,通过奋斗,努力由低层社会阶级跻身上流社会。但是无论谁进入上流社会,都只能是全社会的一少部分人,而大多数人民仍然沦为上流社会的廉价劳动力,甚至是奴隶。这不是人类进步的标誌和方向。所以只要存在上流社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不能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
例如,由“前尘陌桑”在2010-05-14 10:58 所贡献的版本里,添加了关于上流社会的基本简介、行为指南、心理分析、中国现状等,就是典型的对上流社会的真实解读。上流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完全是享乐主义,封建等级思想,不是以劳动人民的立场和利益为出发点去思考和认识世界与社会。拥有这种思想的人不一定属于上流社会,但至少属于上流社会的附庸和支持者。

行为指南

指南一

上流社会人物
即使冻得鼻涕直流,也不要在西裤里穿上一条卫生裤,弯腰时露出一条卫生裤边,多丢脸哪!实在冷得不行,偷偷穿在裤子里面?算了吧,上流社会对裤子的长度是有很高要求的,男士裤子的长度以从鞋尖算起的第三个鞋带眼为宜。女士,等到要外出滑雪的时候,才能套条卫生裤保暖,其他时候还是用丝袜硬撑吧。

指南二

还想把西服牌子留在袖口,以昭告天下新买了一件阿玛尼吗?上流社会从不这样乾,他们的衣服都是在法国或英国几家裁缝铺定做的,绣有他们姓名的首字母。即使你的西服并非定做,请保证袖口的扣子一定要是真的,因为这样,你就可以解开扣子洗手,如果是假扣子,在有人给你递热毛巾的五星级厕所里可是要出丑的。

指南三

像英国的上流绅士们一样,一定要备齐一套射击服、一套骑马服和一套猎装,因为这些都是“绝大多数人从来不会有的”,它们可以把你和普通阶级迅速区分开。当然还要有与之相配的帽子和靴子。穿这些服装要绝对注意的是,马甲最下方的扣子不能扣上,夹克口袋上的遮盖要放进口袋内;手绢要叠放在袖口里,而不像晚宴时候那样,叠放在上衣口袋里。

指南四

即使不运动,看上去也要有经常去运动的样子,而且要有一副“我有钱,我也有闲”的气质。显得刚从健身房出来,或者刚刚和商业伙伴打完一轮壁球。如果是家庭主妇,专门的瑜伽服显然比家居服看上去更健康。

指南五

真正的上流要幺懂得玩车,要幺就有自己的司机。如果他们自己开车,更看重的是车的操纵性能、路面附着力、偏航性、马力等等。如果考的是C牌,硬要开性能优异的豪华汽车,可能连拐弯都很困难。另外,不要把汽车内布置得跟布尔乔亚的起居室一样,这属于小资的表现,不是上流。

指南六

如果被列入邀请名单,那幺意味着你的身份便与众不同。在这些场合要儘量让摄影师捕捉到你的身影,以便有机会登上各种杂誌的社交版,但要表现得是不经意间被拍到的,别人问起时也要用:“嗨,瞎凑合!”来表示谦虚。这些场合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你的熟人,但不和他们讨论工作或投资,你们是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才在这里遇见的。
上流社会上流社会

指南七

与一般中产阶级不同,上流们的旅行不是为了从工作中解脱出来,而是去发泄多余的精力。他们去勒图凯打高尔夫;去马来西亚潜水;去日本泡最好的温泉;去西属加纳利群岛游泳。并且可以有长达6个月的时间浪费在欧洲,按照英国18世纪大旅行者的路线游历。

指南八

烧烤聚会的前提是至少有一个超过100平米的花园,全套烧烤装备。不仅如此,在烧烤的同时还要做到驾轻就熟,显得你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幼年时家里就有举行烧烤派对的背景,你在游泳池边度过了好几个这样的生日。来参加派对的都是家中至交,其中不乏各种上流权贵人士。

指南九

《名流》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已经与某位上流人士结成亲密关係,被邀请去他的乡间别墅做客时,带上一个橡皮球是高明的举措。如果有孩子,你可以和他玩拍皮球游戏;如果他有狗,则可以丢球给它玩耍。以朋友的方式对待他的孩子和狗,是融入他人家庭的最好办法。

指南十

上流社会生活
参与慈善已经不是进入上流的敲门砖,还要看你怎幺选。天涯那个关于上流生活的名帖里,“周公子”曾表示,他从不捐钱给希望工程,而是捐给中华慈善总会,以彰显在慈善机构选择上的品位。

指南十一

对古董的收藏以及各大拍卖行的新讯息,总能信手拈来说出个门道,也经常出席一些拍卖行的小型拍卖会,手头有一些时下热门,却又不算太贵的精巧藏品。阅读过一些古代文明的书籍。对时下热门的古文化新热潮也非常了解。虽不如名家对其的解读深刻,但一定要有一本自己非常喜爱的人生哲学书籍,以为谈资,不管是《庄子》还是《老子》。
上流社会上流社会

指南十二

在谈到金融、投资、职场时,英式英语听上去严谨高贵;运动中夹杂一些美式英语的专业辞彙,立刻显示出你是此项行家;描述一个品牌或吃大餐时,用法语準确读出名字,你的时尚品味立刻能够得到加分;如果再夹杂一些当下流行的德国口音,那幺你简直就是箇中翘楚。

指南十三

如果你在饭桌上小辞一会,儘管使用了“请原谅”,却把厕所称为“toilet”,立刻显示出你是箇中下层人士。拜访外国政要、商界名流或学术权威,最好始终坚持使用“lavatory”。女士们可以使用“化妆室(powder room)”或者直接说“我要去给鼻子补点粉”。

指南十四

故作矜持不是个好主意,满场像兔子或蝴蝶一样乱窜也不是明智之举,最好能在恰当的圈子里,恰到好处地提到一些骇人听闻的轶事,比如某位董事的怪癖,或者某位电影明星的童年趣事,但不可处处显得太损,因为你不知道当事人是否就在同一场合,或者听众中是否有他或她的朋友,要让人觉得这是你见多识广,而且和多位大人物有很多来往。

指南十五

足浴、麻将、桑拿怎幺可以算作夜生活?属于上流阶层的应该是音乐会、歌剧或者家庭读书会,请人来家里唱场堂会。上流社会更注重隐私和文化品味,并不是说他们就不玩那些普通人的消遣,而是这些服务他们都可以请人上家里来做,完全不必出门和人挤作一

指南十六

能增强体能的户外运动固然是一种消遣,高级智力游戏和绅士运动也必不可少,哪怕只是装装样子。这两项运动除了家里有空间可以举行以外,一定是在私人会所或俱乐部里,有专人端茶倒水计分。

指南十七

把路边排档、港式茶餐厅和粥粉面都从脑海中删除,这里的夜宵指的supper ,是在早餐、午餐、晚餐、和下午茶之后的又一次具有时尚感的加餐,一定要在晚上去过剧院、听过音乐会之后举行。通常以一些不太油腻的健康小餐及水果组成,谈论的话题是刚刚的那场演出。

指南十八

很多人已经知道,红酒不可以乾杯,要靠看、闻、品来了解酒的好差,然而还是有人喜欢在名贵红酒里加上西瓜片或柑橘片,往伏特加里兑绿茶,见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制止,并且说出美妙的酒应该如何品尝,说出几种价格昂贵的法国酒庄出产的名酒,以及适当指出,红葡萄酒的温度该在15C°或16C°;白葡萄酒的温度该在7C°或8C°最为理想。

指南十九

没错,上等的鱼翅、燕窝都是显示财力的东西,但要知道,这是上流社会瞧不起的暴发户行径,真正的时尚是环保,与动物有关的珍贵食材还是少碰为妙。真正的上流喜欢吃健康美味的有机食品——自家花园出产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乡下农户养的家禽、自己打猎来的野味、游艇外出钓来的海鲜。

指南二十

个人专项的服务成为上流社会最重要的衡量标準之一,从最初的硬体,如私人汽车、私人飞机、私人花园,到后来的软体,如专用司机、专用保镖、专用裁缝、专用管家,再到具有家族传承性质的家庭医生、家庭律师、家庭教师。只要突出“个人专享”,离上流就近了一步。

心理分析

上流社会舞会
上流是这个社会的溢出物,他们不在普通公众的视野,但却与艺术、哲学是近亲。因为艺术与哲学作为精神性的产物同样是社会的溢出物,与实用主义无关。所以有人说,什幺是上流?就是你作为平民的理想都实现后剩余的理想。
人们嘲笑的往往是“半瓶子水”,“半上流社会”,是他们在“扮上流社会”,进入公众视野,企图通过粗俗来媚俗。
当“中产”成为热词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小资”这个群体正在消失,它变成了大学生和刚工作不久的热爱生活的人们的代称。成功人士们则正在躲避“小资”这样的称谓。
扮上流社会的人们是新时代的“于连”,名牌、名人、派对相佐,豪掷自己的资本:青春、身体、才华,或者情商。可能到头来成为“混子”,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什幺都得不到,也可能成功跻入上流。更多的人,是名与利的共谋犯,为了赚钱,或为了出人头地。

中国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是富人们成形的30年。因为一个绝对权力并未被打破,资源配置控制着这个社会富人的形成:城市化使开发商主体成为绝对富豪;沿海、华东的开放使得这些地域先富裕起来;对矿产的开採使得山西煤老闆名扬天下;只有IT富豪是拿着海外VC的风险投资,产生了一批非传统意义上的年轻新富。
準确说来,整个经济运行体围绕着他们转,他们是消费的主体,但却不是上流社会,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耍上流”。“耍上流”要等到他们的子嗣和亲属,也就是“富二代”形成之后,送出国培养、接班、掌管大业。“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一个贵字,标识出了上流社会的心态。唯其贵,方能区别于富。还不能傻,要有文化和艺术的鉴赏力,方能一跃上流。我们刚刚嘲笑完“暴发户”和暴发户心态,还处在对上流社会望梅止渴的地步,一个上流社会的阶层远未形成。
上流社会上流社会
混乱,但却最富有活力。这既是中国当代的指征,也是全球对中国的一致看法。在网上也曾经充斥着关于上流社会的大辩论:易烨卿与周公子的天涯社区论战。前者因鄙视穷人而遭到后者的追讨,两人的“炫富帖”引来了20多万人次的“观战”。

各种定义

网上有网友对上流社会的粗浅的定义,照录如下:上流社会是分地域的,一般通俗来讲就是自己的资产到达一定数值不用工作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或者是每年的工作所赚取的金钱足够你来维持享受生活所付出的高额价格!网友补充了与贵族的区别:区别在于贵族是世袭的!而上流社会的圈子可以通过本人的后天努力而跻身于上流社会!连连使用的感叹号很有意思,似乎在分享与惊叹一个发现。

应有态度

白马非马,上流社会不是社会。所谓上流社会是一种形容,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因此,它必然很难浮现于公众的视野中。但我们可以说,你能在中国的城市中,找到种种“上流美”的痕迹,不择一切手段跻入上流,惟独没学会上流的精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顶天立地,是谓上流。可我们看到的往往相反:富贵必淫,贫贱必移,威武必屈。
要想争上流,需要修习之处还很多,正如杂誌的栏目设定一样:社会、文化、财富、生活方式。还有礼仪。都得学习。中国人的上流前景是令人乐观的,但不知与其道德前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中国人之前穷怕了,21世纪初则是富怕了,所以必争上流。中国人的上流前景不应该往前看,而是往后,运用的是“后视镜”原理。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帝国的礼仪之邦,留下来的都是上流文化。中国人梦想跑步进入上流社会,事实上是一种返祖术。

文化领域

上流社会是不少文学着作的题材,如《茶花女》、《远大前程》、《追忆逝水年华》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皆为代表作。上流社会人士如黛安娜王妃、帕丽斯·希尔顿等,也是时下秘闻杂誌狗仔队追访的对象。

晋身途径

婚姻、资本投资、结拜、遗产、爵位继承、选举、选美活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