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关于做好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龙政办[2012]370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向社会公布上杭县发展和改革局2012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需要说明的事项与附表共七个部分组成。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2年,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按照制定的《上杭县发展和改革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等制度规範,加强工作领导,完善公开制度,拓宽公开领域,深化公开内容,规範公开流程,做到能公开的一律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成效。2012年全年製作、获取的政府信息总数274条,其中:主动公开信息152条、依申请公开信息3条、不予公开信息119条。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
为确保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今年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公开信息的製作,明确了各股室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同时,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兼职做好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範操作程式。
根据《条例》及县政府有关档案精神,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上杭县发改局信息公开制度》、《上杭县发改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管理制度》、《上杭县发改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制度,保证了信息发布及时、準确、规範、完整,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原制定的《上杭县发改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在内容上进行更新完善,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标準。
(三)拓宽公开渠道,提高工作质量。
一是加强网际网路入口网站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专栏页面访问量1200多人次。二是做好服务视窗信息公开。通过办公楼一楼公开栏,动态发布公开的发展改革工作信息。三是做好来访民众的谘询答覆工作。对直接前来谘询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情况的民众,由专人接待并解答相关谘询。四是加强与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单位、管理服务相对人以及局聘行评代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五是主动做好公开信息档案向县档案馆、县图书馆移交工作。通过各种平台,宣传我局贯彻落实国家巨观经济政策、促进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及区域规划和年度计画的安排落实情况等。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2012年,我局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2条,至此,历年累计公开信息362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
2012年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中, 行政许可目录及办理信息136条,行政事业性收费信息7条,工作动态信息9条。
(三)信息公开的形式
1.网际网路
我局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主要通过“中国·上杭”政府网站、“上杭县发展和改革局”入口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开。
2.档案馆、图书馆
我局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完整地向档案馆、图书馆送交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纸质档案、目录及电子文档,以方便市民查阅。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一)受理依申请公开的数量:2012年度,我局共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3件,3件均为纸质申请,申请公开内容主要涉及申请公开项目审批情况等问题。至此,历年累计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6件。
(二)对申请的办理情况:对受理的3件依申请公开已全部按规定给予办理答覆,其中非本机关政府信息件数3件。
(三)“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有本局内部工作档案、请示性上行文和报请性公文,不予公开原因是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这些公文不属于“与人民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的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2年,我局没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项目。历年来,我局没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项目。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2年度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複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历年来,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012年,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加强了组织领导,拓宽了公开渠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在以下不足和差距: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缺少专职人员,兼职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日常事务工作繁重,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化、常态化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政府信息公开软体进行了升级改版,系统操作的培训应进一步加强。
(二)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2013年,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的指导下,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加强信息公开的时效性、规範性,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力度。一是继续整合相关资源,在没有配备专职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情况下,最佳化配置资源,合理安排工作调试,使信息公开工作能够有序正常进行;二是加强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