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座落在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1号,与重庆市自然博物馆毗邻,为重庆市文化系统九大博物馆中唯一的民营博物馆,也是重庆市旅游系统指定的定点旅游参观点之一。该博物馆是经重庆市文化局批准、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备案的中国唯一民营民间医药博物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
- 外文名称:Chinese Folk Medicine Museum
- 类别:历史类
- 地点: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1号
- 竣工时间:1996年
- 开放时间:每天9:00-17:00
- 馆藏精品:青花风鳞研钵、古铜炼丹炉
发展历史
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始建于公元1996年。由着名中医研究员、教授刘少林与着名中医副研究员、副教授、科普作家、重庆中医药实业家刘光瑞共同创办。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同仁致电恭贺;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现国家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国家党政领导张爱萍、徐志坚、宋平等皆遥寄祝贺,中外媒体更是将中国第一个民营民间医药博物馆创立广为传播。
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生前题辞

建筑布局
全馆建筑一共11层共3400余平方米,为中国古典式现代建筑,其石雕壁画飞檐绕壁,为中外游人、建筑学家讚叹不已。其平街4层楼上悬空而立的18吨重的两幅石雕壁画已申请金氏世界纪录。
馆藏文物
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分诸展厅展出,其中含“文物馆”、“历代名医名着馆”、“名方、名药展示馆”、“少数民族医药特色馆”、“历代民间药物炮灸、工艺、工具陈列馆”、“民间中草药动植物标本、仿古药房、药膳小食展示馆”等。涵盖中国5000年以来的中国民间医药展示,其中包括中国新石器时期以及殷商、先秦、秦汉、唐宋、金、元、明、清各时期民间医药文物、图片、标本等,也包括中国佛教、道教、藏、蒙、维、壮等民族民间医药。
馆藏基本陈列有:医史类、药史类、製药类、标本类、少数民族医药类、佛道教医药文化类。藏品有古医书12000册、瓷器282件、青铜器60件、汉砖145块、植物化石50块、文献资料10000份、标本4000份。其中部分为稀世珍宝,如“青花风鳞研钵”、“古铜炼丹炉”、木刻或活字印刷的古医书、新石器时代的“碾药槽”、西周“青铜熏炉”、汉朝“巫医诊疗器”等。
机构设定
机构设定为:民间传统医药交流部、民间医药培训部、中医药研究部、旅游接待部。博物馆职工人数已达60人,其中副高以上的有10人。
作用价值
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研究功能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古医古法。基础理论研究“如中医地理学”。2、名药炮製,传统工艺、现代生物製剂研究如“唐妃纯中药产品系列等。3、疑难杂症,如肿瘤、糖尿病、肾虚、肾亏、不育、眩晕、痛症、中风等的临床治疗及预防的研究。4、民间传统医术,针灸、推拿、刮痧、敷药、熨烫、淋浴等的运用疗效研究。
重要活动
从1996年19月12日开始接待中外参观者四年以来,已先后接待美、德、新、日、韩、法、俄等20多个国家上百万人次,先后与美国、德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关係,在中国成功举办“中德民间医技交流研讨会”,2000年中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以馆组成“中国中医药历代发展史展览团”赴美巡展四周,深受美国观众、中医界、患者好评。
馆长介绍
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法人代表刘光瑞先生的10余部民间医药专着已流行东南亚、欧洲、美洲等中医界及患者群,36项发明已有18项分获中国专利发明证书,现刘光瑞先生为中国重庆市渝中区中医开业医生协会会长,德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留学生导师,新加坡中医研究所教授。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每天9:00-17: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