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式瓦作也是房屋瓦作的形制之一,是与大式瓦作相对而言的。小式瓦作主要在不重要的、一般的建筑中使用。小式瓦作的特点是多用板瓦(小青瓦)骑缝,作为合瓦使用,也有极少数使用筒瓦作为合瓦的;屋脊上没有吻兽等装饰构件。小式瓦作从材料上来说,只能使用青瓦,也就是“黑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小式瓦作
- 套用领域:建筑学房屋瓦作
- 套用:不重要的、一般的建筑中
相关概念
瓦
原始土屋阶段还无法生产出瓦件,夏、商时代虽然已轻脱离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但建筑的发展是依技术与艺术的发展逐渐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此时还没有“瓦”的出现,所以即使贵为帝王宫室,依然多为“土筑草覆”,较为低级、原始。当然,在建筑结构上是趋于完整的。
经过周代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瓦”开始广泛用于宫殿建筑。同时,各诸侯、霸主开始竞相营造高台宫室,如战国时的齐都临淄城,赵都邯郸城中,都有高台宫室遗址。高台是由夯土筑成,台上为木构架建筑,这与屋顶瓦料结合,使宫殿建筑终于摆脱了原始的土屋状态。
瓦的产生还是比较早的,这从《史记》中就可以得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秦军鼓譟勒兵,武安屋瓦尽振”的描写,这就非常清楚地说明在战国时代瓦已有所套用,并且还较为普遍。后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瓦出现了多种材料类型,包括有青瓦、铜瓦、金瓦、铁瓦、明瓦等。
板瓦
中国的屋瓦除了以材质来分,有青瓦、铜瓦、金瓦铁瓦、明瓦等区别之外,从形状上来分,还可以分为板瓦和筒瓦两大类。板瓦和筒瓦这两种形式主要是由青瓦做成。板瓦,简言之,就是看起来比较平整的瓦。準确来说,板瓦是横断面小于半圆的弧形,并且瓦的前端比后端稍稍一些的瓦。据考证,西周时期的板瓦长约55cm,宽近30cm,而清代时的板瓦长宽只有20cm左右,尺寸的逐渐减小主要出于实际需要是便于施工,二是破裂时易于更换。

合瓦
合瓦是相对仰瓦而言的,也就是铺设屋面时,凹面朝下的瓦。合瓦盖合在每两列仰瓦之间的缝隙上,以防雨水渗入屋瓦下腐蚀木质的梁架。合瓦可以是板瓦,也可以用筒瓦,但要依据建筑等级而定,普通民宅房屋一般只能用板瓦,而上等官家房屋和皇家宫殿可以用板瓦也可用筒瓦。

大式瓦作
大式瓦作是房屋瓦作的形制之一,多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大式瓦作的特点就是用筒瓦骑缝;屋脊上有特製的脊瓦,同时脊上还有吻兽等装饰构件。大式瓦作从材料上来说,除了可以使用青瓦之外,还能使用琉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