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论文集》一书的出版社是中国宇航出版社,作者是赵少奎 着,出版时间是2010-06-01。
基本介绍
- 书名:工程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论文集
- 作者:赵少奎 着
- ISBN:9787802187542
- 类别:图书 > 科技 > 工业技术理论
- 页数:552
-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6-01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工程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论文集》从航天大系统的角度出发,对複杂工程系统开发的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全书共收录了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报告36篇,按照所讨论问题的範围和性质分为总论、工程系统发展研究、飞弹与航天系统总体设计、飞弹与航天系统试验研究、武器装备採办技术管理、系统工程.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飞弹与航天科技译文选等8个部分。适合航天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领域的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赵少奎,高级工程师、研究员,航天技术与工程系统工程专家,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1964一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飞弹工程系;同年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工作。在航天系统工作期间,负责我国第一种自行研製的弹道飞弹改进型的总体设计工作,任原第七机械工业部飞弹系统定型试验队总体组组长;负责我国第一种洲际火箭的总体设计,是飞弹系统的主管总体设计师,参与了多种运载火箭和航天运输系统的方案论证工作,是国家“863”航天领域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专家组技术组成员,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多项国防科学技术成果奖。1989年12月调入第二炮兵总体论证所,负责型号发展研究与採办技术管理工作。在第二炮兵工作期间,担任某型号飞弹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同型号总师)、某型号飞弹系统定型试验队总体组组长等工作,获多项国防科技成果奖。现兼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与海洋分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
前言
工程系统开发与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适时地做出对工程开发与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决策,诸如工程系统发展与立项决策、工程开发最优总体方案的抉择,以及考虑周全、切实可行的工程系统生产计画、试验与鉴定计画、技术保障计画以及系统开发的风险管理计画的制订等。
工程开发决策是一个永攀高峰的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过程,涉及到工程系统开发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制订工程发展战略与规划,进行工程立项研究与决策,採办方与研製方共同确定工程开发的总要求,筹划工程系统开发工作的优先保障序列,选择能够满足工程开发要求的总体设计、生产、试验和综合技术保障方案,以及决定工程开发是否可以转入下一个研製阶段等。工程开发的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工作是一项多学科、多工程专业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过程,对于我国飞弹与航天系统而言,通常称其为总体论证与总体设计工作。
在我国飞弹与航天事业发展的50多年中,不乏工程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的範例。诸如20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百业待兴,经济、科学和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通过对国家发展的背景与需求的系统分析,钱学森院士独具慧眼地提出优先发展我国“航空工业(实际为‘飞弹与航天事业’)的建议书”,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建立与发展;60年代,集众多航天领域专家、科学家的智慧,为探索、研究我国弹道飞弹和运载火箭的发展途径,由谭忠愚研究员执笔写出着名的“8年4弹”发展规划的第一稿卜雨亭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光选,金城出版社,2008.5,第61~62页,促进了我国第一代弹道飞弹和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70年代,在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和建立较为独立、完整的运载火箭技术体系的需求分析,由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的科技人员首先提出发展我国高能上面级运载火箭的建议和技术方案,为独立自主地发射我国同步定点轨道卫星和形成今天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系列”奠定了基础;70年代到90年代初,在我国第一代洲际火箭长达20多年的发展和定型方案论证过程中,通过实事求是、科学的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创见的改进与定型试验方案,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90年代以来,经过一代航天人多方案、多技术途径的发展论证,我国“863”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专家组首席科学家钱振业研究员等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与系统研究,明确地提出了我国载人航天应採取“飞船起步,平稳发展”的战略构想,把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引入了正确的发展道路……钱振业、杨广耀等,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1990.10,从“航空工业建议书”到我国载人航天“飞船起步,平稳发展”的战略构想的提出,我们应当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全面、实事求是的总结。
複杂工程开发的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工作是一项多学科、多工程专业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过程,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对複杂工程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从总体上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人才,当前更需要出版一些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有比较深厚实践基础的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的着述。本人自1964年4月到1989年12月,在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总体室工作,1989年12月在部队武器装备发展论证总体单位从事总体论证、总体设计和採办技术管理工作,有幸参与了我国多种型号飞弹和航天系统的发展研究和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工作。这里选择其中部分已经公开发表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论文及报告,按照研究报告与论文所讨论问题的範围和性质分为8个部分,以“工程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文集的形式出版。其中第一部分:总论——从工程大系统的角度、比较广阔的领域讨论了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的广泛问题;第二部分:工程系统发展研究——讨论了工程系统发展研究的职责、内容和基本方法;第三部分:飞弹与航天系统总体设计——侧重于弹道飞弹和运载火箭系统设计有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飞弹与航天系统试验研究——重点讨论弹道飞弹和运载火箭试验的程式和方法;第五部分:武器装备採办技术管理——从武器装备採办方的角度讨论工程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工作;第六部分:系统工程——收集了作者讨论系统工程有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第七部分: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钱学森科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系统科学思想,这部分收集了作者研究钱学森科学思想的心得和体会;第八部分:飞弹与航天科技译文选——收集了作者自1975年以来发表的有关美苏飞弹与航天技术研究报告的译文。限于作者的工作经历和水平,本书只能是作者、包括与同事们从事工程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点滴收穫的初步综合和概括,遗漏或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请同行专家、学者不吝赐教。谢光选院士在百忙之中审阅了大部分书稿,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凌福根研究员审阅了全部书稿,他们提出了中肯、宝贵的修改意见。对他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作者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鑒于本书从航天大系统的角度出发,对複杂工程系统开发的系统分析与探索研究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讨论,内容比较丰富,对航天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也会有所裨益。如果本书的出版能为研究生层次的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将是作者的最大欣慰。
作者
2009年8月22日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对我国现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考
工程系统开发複杂性的讨论
中国飞弹、航天事业五十年
对我国工程科技人才育用战略的思考
从源头上保护原始性创新
第二部分 工程系统发展研究
中国航天运载技术发展的决策思考
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起步”的战略思考
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思路
武器装备发展研究的内涵、程式与方法
战略研究探索
发展研究的巨观谋划管理
第三部分 飞弹与航天系统总体设计
弹道式飞弹结构偏差特性的分析计算
推力线偏差的分析与测量
对改型设计的探讨
第四部分 飞弹与航天系统试验研究
试验系统工程初探
弹道飞弹的飞行试验程式与方法
弹道飞弹的飞行试验与精度鉴定
弹道飞弹的试验区
飞弹与航天系统的研製
第五部分 武器装备採办技术管理
武器装备的开发过程与使用方的职责
对战略飞弹研製决策程式的思考
完善战略飞弹定型办法的研究
工程系统工程的决策
第六部 分系统工程
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与系统工程
航天系统工程
工程系统工程
第七部 分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
钱老的风範
学习钱学森,沿着钱老开闢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探索研究的道路前进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科技50年
钱学森系统科学的战略思考与科学实践
科学技术与国家发展需要理论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第八部分 飞弹与航天科技译文选
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处理飞行试验数据
民兵飞弹试验中的弹着点误差校正
结构不对称性对探空火箭飞行性能的影响
对火箭发动机启动时有时观测到的侧向力的研究
苏联在太平洋的火箭与飞弹试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