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额平均法是人们对证券的投资,为要保全财产并儘量获取收益,就必须讲究证券投资的方法。金额平均法是定式法的一种做法。它是指于一定期限购买一定金额的一定种类股票的方法。例如薪水收入优厚的人,每月领到薪金时就可匀出2000元购买股票,依此法,须规定一定时期按期购进股票。同时,股票的品目也须事先确定,如果认为A股票前途良好,可决定A股票为投资对象,按期购进,而且购买的金额必须为一定数,例如,我们决定投资额为10万元,购买市价每股200元的股票计500股,如果该股票于下一次投资时期涨价一倍而为每股400元,只能购进250股,反之,如果跌至半价100元,就可购进1000股。这样,随着股价变动,购进的股数也不同。
金额平均法要规定于一定时期购买一定股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获取涨价利益,如果购价太高,不合算,应于股价偏低时期购进,才合乎证券投资的原则。但是,究竟何时才是偏低时期? 实属难题,未来行情的预测,很难判断準确,因此,金额平均法採取分次投资,尽力减少时期误差的风险性。其所以规定保持一定数,是含有“自动减少高价买进的股数,而增多低价买进的股数”的意思,就是说,其主要目的在于使股票的平均购价常能保持一种低价状态,问题是在股票品目的选择,某特定品目的股票一经确定为投资对象,便须坚持继续购买,如果任意变换,就失去了金额平均法的原意。可见,金额平均法的成功关键,是在于投资对象的股票品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