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是两岸“三通”的简称,是指自2008年开始实施的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
2018年是两岸“三通”十周年,十年来两岸“三通” 对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促进两岸关係和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三通
- 全称:两岸三通
- 出处:《告台湾同胞书》
- 提出时间:1981年9月30日
- 实现时间:2008年
- 实现对象:海峡两岸
- 发起人:叶剑英
遵循原则
两岸“三通”应遵循“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原则。
大三通
“大三通”即“三通”,是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的简 称,最早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告台湾同胞书》倡议海峡两岸应“儘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20多年来,为实现“三通”,祖国大陆做了不懈努力,并提出了“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2008年12月15日,两岸隔绝60年后,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的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台湾大陆真正迈入一日生活圈,宣告两岸大三通时代来临。马英九强调,两岸通航后,台商应积极发展新的经营模式,“交通部次长”游芳来强调,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两岸人民透过直航将有密切的互动与往来,将为两岸带来新的机会、新的希望。
小三通
在岛内各界要求全面、直接“三通”的强大压力下,台当局从2001年1月1日起,分阶段开放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的货物和人员直接往来,这就是所谓的“小三通”。“小三通”只是权宜之计,它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台当局从内心深处就不想“三通”。李登辉和陈水扁说什幺是为了“台湾安全”,但实际上另有所图。他们妄图把本来属于国内事务的“三通”变成“国与国之间的三通”,谋求“主权独立国家地位”。
发展历史
1981年9月30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在新华社发表谈话时,阐述了党和政府对两岸和平统一与两岸往来的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主张,再次呼吁“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定”。

这也是祖国大陆第一次明确“三通”的内容,即由1979年的“通航通邮”与“经济交流”概括为“通邮、通商、通航”。台湾方面则将叶剑英委员长的主要主张概括为“三通四流”(即通邮、通商、通航与探亲、旅游以及学术、文化与体育交流)。
2008年,两岸关係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了协商谈判。两会通过签署相关协定,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实施,大陆企业实现赴台投资,两岸同胞期盼了三十多年之久的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
通邮
在邮政业务方面。1993年,海峡两岸关係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签署《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定》,两岸邮政部门正式互办挂号函件业务。
在电信业务方面。1996年,中国电信与台湾中华电信建立两岸直接电信业务关係。通过1999年、2000年先后建成的中美、亚欧、亚太海底光缆,建立了两岸直达通信路由。两岸电信部门已开办电话、数据通信、行动电话漫游、电视电话等业务。
通航
在海上通航方面。1997年4月,福州、厦门和高雄间的海上试点直航开始运行。2001年初,考虑到金门、马祖民众的需求,大陆方面为金、马与福建沿海地区的海上通航尽力提供协助。双方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採用只挂公司旗的方式,开通了两地海上客运、货运航线。
在空中通航方面。1995年12月、1996年8月,澳门航空、港龙航空分别开闢了澳台、港台航线,实现了大陆经澳门、香港至台湾“一机到底”的间接通航。2003年春节期间,为便利台商返乡过年,大陆方面採取灵活务实的办法,批准台湾6家航空公司共16架次包机,从台北、高雄经停港澳至上海往返接送台商。
通商
在两岸贸易方面。从1979年开始,大陆方面即对台湾产品开放市场,并给予免税、减税等优惠待遇。两岸贸易金额1978年为0.46亿美元,2003年增至583亿多美元。根据2002年统计,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台湾是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
2008年12月15日 台湾《中国时报》12月15日发表社论指出,封阻了近五十年,讨论了近二十多年的两岸大三通,正式从今天开始,迈出了全新的一步。这意味早就升火待发的两岸海空直航及通邮将全面启动,这其中包括海运部分不必再弯靠第三地,已经在实施的周末包机将扩大为平日包机,两岸邮件也将缩短成两天即可送达,这历史性的一刻,究竟能为未来的两岸关係造成怎样的改变,目前真的还很难评估,但可预见对两岸民间的互动,将形成相当深远的效应。
现实意义
航线截弯取直,不必再绕行香港飞航情报区,等于大幅缩短飞航时间。以往来最多的台北与上海航线为例,如今一趟仅需八十三分钟,所谓的上午赴上海开会,下午回台北吃晚饭的“两岸一日生活圈”将正式成为现实。两岸民众已行之多年的绕经港澳第三地中转、金厦小三通、甚至包机都将成为历史。
海运截弯取直,台湾的十一个港口,将与大陆的六十三个港口直接通航,由于不必再弯靠第三地,所节省的时间与航运成本相当可观,据估计,每航次可节省十六到二十七个航行小时,可节省15%到30%的运输成本,初步估计,以目前两岸货柜四千航次计算,最起码可省下十二亿元,未来在航次还可望大幅增加的预期下,所可能创造利润将更多。
可想而知,两岸海运直航将全面改写两岸经贸的互动型态。并且,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互相了解,加强交流与沟通;加强合作,推动两岸的经济发展;缓解两岸紧张局势,促进两岸早日统一。
庆祝活动
2018年是两岸“三通”开启十周年,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018年12月12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两岸“三通”促进了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极大便利了两岸民众往来,广大台湾民众从中受益,为增进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促进心灵契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充分说明,坚持“九二共识”,两岸交流合作就能不断深入,两岸关係发展就有广阔前景,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就能得到维护和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