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当期所得税
- 外文名:The current income tax
- 别称:应交所得税
- 表达式: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 性质:金额
计算公式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例】甲公司2007年度按企业会计準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9 7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 000 000元,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为2 200 000元;经查,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100 000元为税收滞纳金。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本例中,甲公司有两项纳税调整因素:一是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标準的工资支出;二是已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但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的税收滞纳金。这两个因素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甲公司当期应交所得税计算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19700 000+【(2 200 000-2 000 000)+100 000】=20 000 000(元)
当期应交所得税税额=20 000 000×25%=5 000 000(元)
与所得税费区别
当期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区别:
当期所得税是从税法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你按照税法的口径计算得出来的应该缴纳给国家税务机关的税额。
而所得税费用是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说的,企业会计準则中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应纳所得税(税法中规定的当期所得税)和由于税法和会计在计算口径上不同(会计用权责发生制,税法多则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而导致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用式子表达: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