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里以整体观研究人格理论,强调人格是由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认为人格是个人需要与环境限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需要则是脑区内的某种具有生化性质的力量,这种力量能组织知觉、智慧型和动作等等,使现存的、不如意的环境朝着一定的方向改变。
默里把个体需要和知觉压力与环境在某一行为片断中的相互作用称为“主题”,人格就是在这种主题中显示出动力性作用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默里人格理论;需要——压力理论
- 外文名:Murray's personality theory
概述
默里.亨利(Murray,HenryA.1893-1988)美国心理学家。
默里人格理论(Murray's personality theory)又称“需要——压力理论”。默里于1938年创立的人格理论。主张用人格学代替人格心理学。
理论认为,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源于某种需要,同时人的行为也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外部环境刺激也能引发人的动机。人的行为是在个体的需要与环境压力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动机,进而派生出实际的行为。
受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童年期的重要性以及人格结构的观念的影响,但是更重视人格的社会因素。与弗洛伊德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格的研究对象,默里研究正常人的人格,而弗洛伊德以患者为研究对象。
默里以整体观研究人格理论,强调人格是由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多种因素所决定的。默里将人格界定为有目的的、动态的、连续的活动模式,这种模式贯穿于人的一生髮展过程中。
重要概念
在默里的人格理论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即需要和压力。
需要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它能引起一系列的行为反应。人与人之间存在人格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需要结构不同,人与人之间不仅有不同的需要,如在一个人身上被强烈体验到的需要,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终生未被体验过;而且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强度顺序不同,如成就需要,在有的人身上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另一些人身上可能处于不重要的地位。
默里提出作为人基本要素的心因性需要(psychogenicneeds):在特定情境中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潜能或倾向。
默里的心因性需要清单:
·对抗需要:重新奋斗,以求反败为胜;克服弱点,压制恐惧;用行动恢复名誉;寻找障碍和困难来克服。
·恭敬需要:钦佩并拥护上级;吹捧、尊敬或颂扬别人;适应风俗习惯。
·躲避羞辱需要:离开尴尬的处境以避免羞辱,或避开可能贬低自己的情况;因为害怕失败不做出行动。
·养育需要:同情并照顾无依无靠的人,用各种方式帮助有困难的人,使其摆脱困境。
·游戏需要:喜欢笑,喜欢开玩笑;为了开心而寻求愉快的事情;寻求愉快的事情以缓和紧张。
·抵制需要:对卑下的人排斥、抛弃、加以驱逐或漠不关心。
·求援需要:得到别人的培养、支援、供养。
·了解需要:提出或回答一般问题;对理论感兴趣;思索、形成条理、分析和概括。
默里认为同一个人的不同需要之间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关联的形式有四种:⑴优势原则,有的需要占优势,有的不占优势;⑵融合原则,不同的需要融合在一起,引起同一种行为后果,如成就需要和表现需要可能融合在一起;⑶辅助原则,一种需要可能服务于另一种需要而起辅助作用,如一个自卑的人,当然也有交往的需要,但他习惯于以毕恭毕敬的态度去接近别人,这样,恭敬的需要就成为交往需要的辅助因素; ⑷冲突原则,不同的需要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如自主需要和恭敬(顺从)需要之间有可能相互冲突而又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把一个需要环划分为3个环节:⑴难以驾驶的周期,没有什幺刺激能够唤起这种需要 ⑵可诱导的或準备的周期,需要本身处于不活动状态,但适当的刺激容易唤醒它 ⑶活动的周期,需要支配着整个有机体的行为。
默里还引入压力这一概念,认为压力是指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以决定行为的一种情境势力。
情境分为两种:
现实情境(亦称α压力):实际的环境刺激所形成的压力,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描述
虚拟情境(亦称β压力):个体在该情景中所觉察到的环境压力。-个体的β压力是每个人对当时环境所持的独特看法或感受。
默里认为个人需要与压力相结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需要和压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力系统。需要是倾向性的因素,压力是促进性的因素。可以将需要与压力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压力可以分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压力和阻挠人满足需要的压力,前者如升学的压力,后者如糟糕的学习条件。压力可能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也可能只是主观体验到的,若二者不一致,就使人陷入困境,如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觉得周围的人都对他怀有敌意(被害妄想),若二者相一致,即主观和客观相一致,这个人的人格就是健康的。
默里还在弗洛伊德“超我”概念启发下,提出“自我理想”这一概念,指个人的希望,即个人对未来某一时刻的自我所持的看法,并称其为人格的第四个方面。
缺陷
默里的人格理论导致了后来大量的研究,但这一理论亦有明显的缺陷:一是未注意到学习对行为变化的影响,二是没有解释需要发展的过程,三是该理论难以进行经验主义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