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三穗大跃进遗存物博物馆

(2019-12-29 21:19:38) 百科综合
三穗大跃进遗存物博物馆

三穗大跃进遗存物博物馆

1958年至1960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那场波及全国城市和农村的“大跃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在老一辈人心中仍然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三穗县至今仍有许多“大跃进”时期的历史遗存。为了以史为鉴,坚持科学发展,三穗县于近日建成了国内首个“大跃进”遗存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三穗大跃进遗存物博物馆
  • 位置: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新穗街
  • 建成年份:2014年
  • 门票:免费

历史现状

2013年6月初开工建设,2013年11月底建成,同年11月被贵州省文物局列为国有博物馆予以注册登记,2014年1月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它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大跃进”专题国有博物馆。建设这个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回顾那段历史,以史为鉴,警示后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958年至1960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那场波及全国城市和农村的“大跃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在老一辈人心中仍然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三穗县至今仍有许多“大跃进”时期的历史遗存。

历史背景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範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三穗大跃进遗存物博物馆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儘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儘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由于计画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一部分学者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饑荒。
三穗大跃进遗存物博物馆

建筑面积

“大跃进”遗存博物馆座落在三穗老县城(新穗街)中心,是“大跃进”时期三穗工业、商业中心地带,该馆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为一楼一底苏式建筑。

展厅设定

博物馆共分9个展厅,前7个展厅主要展呈了1957年末起至1960年,三穗县及全国各地 “大跃进”运动时期的一些珍贵图片,展陈实物有大炼钢铁时代的土高炉、鼓风箱、炼钢铁原料和生产出钢铁,有为农业“大跃进”服务的织布机、碾米房、箩筐和撮箕、米风箱等,有公共食堂(大锅饭)饭桌、大饭锅、碗、盘等。
三穗大跃进遗存物博物馆
从第8个展厅开始,展现了三穗县从1978年至2012年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确立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致力于“项目突破、经济突围、面貌突变”目标,重点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县、商贸活县”三大发展战略,为实现三穗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的积极贡献。

馆内展示

这个博物馆现存各种相关实物、图片、标本资料共400余件套,有体现“大跃进”炼钢的微缩场景、生产的景观模型、雕塑以及电子触控萤幕等。馆内将各种实物、图片、标本资料等分四个部分进行展示,第一部分为“大跃进”运动;第二部分为三穗县“大跃进”历史(包含工业“大跃进”、农业“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其他社会行业“大跃进”);第三部分为历史的功过(包含“大跃进”的教训、三穗县“大跃进”期间的一些成就、历史的决议和研究成果);第四部分为科学发展谱新篇。
三穗大跃进遗存物博物馆

主旨

主旨是要求牢记“大跃进”历史,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发扬将军精神,通过三穗的大交通,运用三穗人民的大智慧,推动三穗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也让人们认识到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过程中,所遭受的重大曲折和挫折,教训沉痛而深刻。历史正反两方面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民族复兴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三穗大跃进遗存物博物馆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