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古村落位于湖南省涟源市西南部的三甲乡,建于宋高宗绍兴年间,是一个有着800余年历史的古老聚落。三甲四面环山,墨溪横贯东西,境内现存青砖花瓦房50多栋,建筑形式多样,木雕极富特色。陈远平局长一行重点考察了龙门村世业堂和玉屏村农村居民点。世业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规模宏大,雕饰精美,是三甲民居中工艺水平最高的建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三甲古村落
- 地理位置:湖南省涟源市西南部的三甲乡
- 建立时期:宋高宗绍兴年间
古村历史
三甲古村落的前身叫三衙沖,是梁氏七十世祖太义公的迁徙地。南宋淳熙(1174-1189)初年,公迁至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八百三十多年历史。
梁氏六十九世祖隆公自南宋绍兴二十七年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迁居湖南湘乡县迪坑(今涟源市金石镇迪康村),二十年后南宋孝宗淳熙四年即1177年九月迁居安化马凌良溪(今涟源市六亩塘镇良溪村),不久又迁居到安化大木山三衙沖(今涟源市三甲乡三甲村),至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可以这样说,三甲乡梁姓为第一大姓。
古村布局
民国初期,方圆约十平方公里的三甲,四面环山,双塔屹立南北,墨溪横贯东西,中间是一个筑有东西南北四门,分布三十多座庭院和多种商铺的大屋场,形似蛛网的青石路,将屋场与周围八十多座庭院及宝塔、阁楼、学舍、祠庙、茶亭、水井、拱桥相连,形成了一个风景优美、经济活跃、设施完备、生活方便、社会安宁的极具文化特色的村落群。
三甲古村落有一百二十多座青砖青瓦庭院,大多建于晚清期间,最早的有四百年历史。每座庭院,有书家写的屋名和门联,有竹雕木刻的堂联。全村共有一百三十个庭院名和堂屋名、两百幅楹联。一座庭院一种建筑风格,一个屋名一串立业故事,一副对联一片教子情深。院落组合多种多样,各成体系,外形多姿多彩,具有观赏性。
院落布局大都以正厅为中轴线,一进两横两天井,或两进两横三天井,或三进两横四天井。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马头墙,雕刻彩绘石门框,各个院落都有较宽的庭院空间,包括厅堂、过厅、走廊、天井、庭坪。有的还建公用客屋,里面设定桌椅、茶几、盆炉等家具,挂有名人字画。天井用来採光通风和接受雨水下注,每逢喜庆日子,天井空间铺上特製木板,以便摆设筵席,其他日子均作为居民公用的活动和交际场地。
地理位置
位于湖南省涟源市蓝田城区西南约四公里处湘黔铁路,国道207线,娄怀高速(S70)贯穿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