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毁约弃耕

(2020-02-09 09:26:09) 百科综合

毁约弃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毁约弃耕
  • 外文名:This abandoned

毁约弃耕前因

工商资本下乡,的确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模式,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但类似“毁约弃耕”这样的风险却不得不防。
河北某地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原料供应,去年在近50个村庄流转土地7000余亩,约定给农户每亩流转费用1680元。但不到一年时间,在农户还没见到足额土地租金的情况下,企业就提出了退地。而且,由于退地时间错过了耕作时间,部分土地撂荒了。这种工商资本大面积流转土地又“毁约弃耕”的情况,还不只出现在河北,一些中东部省份也存在类似现象。土地流转者单方毁约甚至“跑路”,地租难以兑现,退回的土地要幺地界匿迹,要幺机井、管道严重损坏……
近两年,现代农业的投资前景被广泛看好,工商资本下乡在不少地方都进行得红红火火。某某领域的“大鳄”又进军农业了,某某企业又承诺给农民“天价”土地租金了,类似的讯息时常见诸报端。据农业部统计,近3年来,流入企业的承包地面积年均增速超过20%,截至2014年底已达到3882.5万亩,约占全国农户承包地流转总面积的10%。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涌中,“毁约弃耕”现象的发生,不啻一针“清醒剂”,提醒人们冷静思考这热潮背后的风险。
表面看,这些工商资本退地都有其客观原因,或是资金鍊紧张难以支付土地租金,或是生产线出现问题难以消化大量原材料。但从更深的层次讲,一方面是这些下乡资本忘记了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度”,一味贪多贪大,形成新的“规模不经济”,步子迈得太大,而相应的管理人员、管理经验却跟不上,因此“闪了腰”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则不得不说这些不善稼穑的人们无知者无畏,对农业的基本属性、’对农业投资的複杂性、长期性及高风险性估计不足,盲目跟风,导致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市场变化等,相关人员应对失措。不少种田的“老把式”就对企业敢于将地租一涨再涨颇多质疑:“这光靠种粮食能赚这幺多?”

毁约弃耕后果

纵然说“毁约弃耕”是因为下乡资本赔了钱,但更为受伤的还是农业和农民。面对受伤的农民和撂荒的农田,不得不说“毁约弃耕”的背后也暴露出目前土地流转监管方面尚存短板。相当一个时期,资本下乡“拿地”时间、面积没有上限,对下乡资本流转资格、项目审查以及风险保障制度没有明确规定,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也尚停留在“挂了牌子、发了档案”的阶段,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走得稳才能走得远。针对工商资本下乡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及时引导,对症下药。近日,农业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档案,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範。档案不仅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时间和面积提出进行上限控制,也鼓励各地依法探索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制度,并要求建立分级备案制度。这对于引导工商资本有序进入农业,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农业生产不受影响,意义不可谓不大。
现代农业这样说,欢迎工商资本下乡,但请你们来之前认真做好功课,不要让“毁约弃耕”的事再度发生。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