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5年8月,现座落于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6号。辖区是青岛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面积30.01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市南区人民法院设立刑事、少年、民事、行政和执行局等部门,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年均审执案件在1万件左右。近年来,市南区人民法院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机关和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範单位等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 区位:青岛市市南区
-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6号
- 邮政编码:266071
- 联繫电话:0532-80880888
- 成立时间:1955年8月
- 全院人数:308人
- 院长姓名:崔巍
法院简介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正式成立于1955年8月,现座落于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6号。全院现有人员308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人员合计167人,其中硕士35人,大本104人。市南区人民法院设立刑事、少年、民事、行政和执行局等部门,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年均审执案件在1万件左右。近年来,市南区人民法院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机关和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範单位等荣誉称号。
机构设定
市南区人民法院共设内部机构17个, 包括:办公室、政治处、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商事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三庭(智慧财产权审判庭)、民事审判第四庭、劳动人事争议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少年案件审判庭、云南路法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研究室、法警大队、监察室。
法院建设
2010年以来,市南区人民法院新一届院党组团结带领全院干警拼搏奋进,开拓创新,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改进审判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审判工作机制等途径,不断提高审判执行工作质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力让辖区民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主要工作创新:一是建立执行工作简讯服务平台系统,被山东省委政法委、山东省高院联合推广。二是推行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多家媒体进行专题报导。三是与交警部门联手实施交通事故案件联动调解机制,相关典型案例获选全国法院优秀调解案例。四是实行医疗案件网路远程视频鉴定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医患纠纷案件当事人的诉讼负担。五是深化诉前调解工作,创建信息化的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另外,还有“离婚证明书”制度、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诉裁衔接联动机制等多项创新举措得到辖区民众的好评。
所获荣誉
最高人民法院授予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全国法院思想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集体二等功;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全省法院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省级文明机关;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範单位。
地理位置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