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轨电车THZ1线(全名为广州市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线路)是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捷运总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的线路之一,是广州市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海珠有轨电车试验段(万胜围站-广州塔站)于2014年12月31日10点开通试乘,其中琶醍站于2015年10月21日开通。开通初期行车间隔13分钟,运营服务时间9点至21点,全线票价2元。2017年全年客流量为306.45万人次,準点率达99.99%,尖峰时段最短行车间隔缩短为5分25秒。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广州海珠环岛有轨电车工程
- 外文名:Guangzhou Haizhu Roundabout Tram
- 编号:THZ1
- 母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 所属公司: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
- 线路长度:7.7km
- 车站数量:10个
- 控制中心:磨碟沙公园控制中心
- 车辆基地:磨碟沙停车场
- 未来规划:广州塔—洲头咀—洛溪渡口
- 年客流量:306.45万人次(2017年)
线路介绍
线路全长约7.7千米,均为地面线;共设定10座车站,均为地面站;设定车辆基地一座,位于琶洲大桥附近。广州海珠环岛有轨电车工程在广州塔~会展东路段沿江边绿化带行驶,通过黄埔涌时将加建一座跨涌桥樑供电车通行。在琶洲塔站-万胜围站段转至马路中央行驶而且在广州塔附近未来还将建设一条中轴线新型轻轨。该工程于2013年开工,于2014年底竣工。琶洲大桥南站区间、南风站至琶醍站区间。
广州海珠有轨电车THZ1线路图




共2张
线路始于万胜围站,止于广州塔站,均为地面线。该段线路长约7.7km,共设定10座车站,均为地面站,在磨碟沙公园内设定车辆段一处;平均站间距0.784km,最大站间距1.2km,为琶洲塔站至会展东路区间;最小站间距为0.535km,为广州塔东站至广州塔站区间;其中与捷运换乘站2座,为万胜围站(与广州捷运4号线、广州捷运8号线接驳)和广州塔站(与广州捷运3号线、广州捷运APM线接驳)。试验段设车辆基地一处,位于磨碟沙公园内。控制中心位于车辆基地内部。
车站概况
站名 | 首班车发车时刻 | 末班车发车时刻 | 换乘线路 | 所在行政区 | 车站形式 | 开门方向 | |||
---|---|---|---|---|---|---|---|---|---|
往广州塔站 | 往万胜围站 | 往广州塔站 | 往万胜围站 | 往琶醍站 | |||||
广州塔站 | - | 7:30 | - | 22:00 | 23:30 | 广州捷运3号线, 广州捷运APM线 | 海珠区 | 地面侧式站台 | 右侧 |
广州塔东站 | - | - | - | - | - | - | |||
猎德大桥南站 | - | - | - | - | - | - | |||
琶醍站 | - | - | 23:30 | - | - | - | |||
南风站 | - | - | - | - | / | - | |||
会展西站 | - | - | - | - | / | - | |||
会展中站 | - | - | - | - | / | - | |||
会展东站 | - | - | - | - | / | - | |||
琶洲大桥南站 | - | - | - | - | / | - | |||
琶洲塔站 | - | - | - | - | / | - | |||
万胜围站 | 7:30 | - | 22:00 | - | / | 广州捷运4号线,广州捷运 8号线 |
站名 | 所在路段 | 启用时间 |
---|---|---|
广州塔站 | 滨江东路 | 2014年12月31日 |
广州塔东站 | 阅江西路 | |
琶醍站 | 2015年10月21日 | |
南风站 | 阅江中路 | 2014年12月31日 |
琶洲大桥南站 | 阅江东路 | |
琶洲塔站 | 昭悦路 | |
万胜围站 | 新港东路 |
使用车辆
使用列车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属下广州南车城轨基地製造。现在该线路有7列有轨电车,于株洲与广州市城轨基地生产。列车特点:採用西门子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技术平台、钢轮钢轨、区间无触网、储能式有轨电车。车辆利用储能装置实现无接触网运行,车站设有充电受流系统,当车辆进站时,通过车辆上的被动式受电器对储能系统充电,从最低电压到完全充满的站内最大充电时间(含动态及停车充电)不大于30秒。广州市海珠环岛有轨电车车辆为世界首列超级电容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于2014年5月29日在株洲下线,按照计画,有轨电车于2014年7月份运抵广州进行动态调试,2014年9月份上线联调,2014年12月正式运营。该车採用三动一拖四模组编组,车辆长度约36.5米,最大载客量为368人,最高运行速度为70公里/时。
据介绍,由于採用了无化学反应的物理性大容量超级电容,无爆炸、起火危险,其充放电次数可达100万次,使用寿命可达10年。该车节能环保,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车辆顶部採用进站受电的方式,可有效消除供电网的视觉污染,避免暴雨季节漏电的危险。”此外,该车採用100%低地板技术,车门口地板距地面仅325毫米,方便老人、小孩、孕妇以及残障人士上下车。因此,琶醍站在开通试乘期间暂缓开通,待建成后儘快投入使用试乘期间行车间隔13分钟,运营服务时间9时至17时。
主题列车
为了吸引游客乘坐有轨电车,广州海珠有轨电车推出第一辆主题列车——儿童列车
南都讯 记者罗苑尹 “开往万胜围方向的儿童列车欢迎您。”昨天开始,海珠有轨电车推出了儿童主题列车,粉色车厢、童声报站广播让列车充满童趣,孩子们还可跟藏在车厢不同角落的玩偶玩“捉迷藏”。
儿童列车的车头画满Q版卡通绵羊图案。除外形“萌萌哒”外,儿童列车的车厢分为粉蓝色和粉红色,车厢内、座位上到处贴满绵羊卡通图案,扶手、验票机都有可爱的吉祥物玩偶。
昨日上午,打扮成吉祥物的人偶刚在车厢出现,就有不少小朋友求合照。据悉,人偶还将不定时出现在儿童列车里。“我第一次坐这幺可爱的车!”8岁的琪琪说。
2015年2月12日至3月12日为期一个月,儿童列车每天都会在珠江边宾士,每天发车15班。
第一辆主题列车上线后,有轨电车陆续推出更多的主题列车,包括新儿童列车、广府情怀列车、阅读列车等。
刚开始的主题列车只是在列车车头贴上主题涂装,后来发展到全车身贴上主题涂装。有些主题列车还会在车内布置主题贴纸,增加扶手的装饰,使用特别的报站语音(如阅读列车介绍书店特色,喜羊羊列车邀请喜羊羊配音员录製报站等),在车内设定主题用品(如儿童列车会有儿童玩具,阅读列车有书本等),还会邀请合作伙伴在车内举办活动。
车辆基地
广州市海珠环岛有轨电车工程停车场选址位于猎德大桥与珠江帝景之间的磨碟沙公园里,停车场占用公园东北角,约1.5公顷。总占地16846.6平方米,约占公园30%的面积。该项目已于3月9日启动围蔽施工,截至2014年3月26日已完成绿化迁改,正进行地表平整等前期工作,预计2014年10月满足停车条件。取而代之的站名分别为磨碟沙隧道站、南风西路站以及琶洲大桥南站。选址由来
据了解,经多番比较和论证,由规划专家最终确定磨碟沙公园作为海珠试验段停车场地址。因为选择磨碟沙公园,不涉及拆迁,对周边建筑无影响,复绿后对周边影响较小,工程造价较低、工期较短,排水、交通、出入线等较容易解决,既符合海珠生态城控规,也满足珠江景观协调。
有轨电车公司介绍,磨碟沙停车场与传统意义上捷运车辆段、汽车停车场、福苑东工业厂房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式,按照有轨电车主题式公园的基调进行区域布局,让建筑整体融合在公园中。该停车场位于磨碟沙公园内东北角,总占地16846.6平方米,约占公园30%的面积,满足试验段7列新型有轨电车的停放、维修等需要。市民还可入内参观。届时此处将不仅满足停车需求,还可面对广大民众举办活动。
根据设计方案,停车场内部工艺流线和人员检修、办公区域流线严格按照功能进行设计和布置。其中,靠近猎德大桥的停车场东侧为停车区和临修库。试验段开通后,新型有轨电车将经阅江西路向南驶入停车场。面向公园开放区域的停车场西侧将分为办公区和后勤服务区,两区之间设有市民参观入口。未来,有轨电车公司将综合娱乐、休憩、观光和科普教育等功能。有轨电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入有轨电车停车场后的磨碟沙公园,有望被打造成现代工业文化和休闲娱乐空间结合的景观新篇。有轨电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建成以后除了满足市民休憩需求外,还是一个分享广州历史和文化、感受各类音乐体验、推广节能环保的公众平台,未来还将是广州捷运与全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生态科普课堂所在地。
广州有轨电车公司有关负责人于2014年3月26日介绍,有轨电车海珠试验段停车场按照打造有轨电车主题式公园的基调进行区域布局,让建筑整体融合在公园中。未来,有轨电车公司将结合公园的开放空间,综合娱乐、休憩、观光和科普教育等功能,设计动静结合的参观动线。

未来发展
洲头咀—洛溪渡口段
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洲头咀-洛溪渡口段 是 海珠区环岛有轨电车系统的一部分 。西南段线路起于洲头咀公园,沿规划环岛路东行,上跨珠江涌后进入环岛路,在海傍内街处设海傍内街站,出站后沿路东行,转入太古仓路并设太古仓站,后沿太古仓路东行,在光大花园东侧设光大花园站,后沿规划环岛路东行,下穿鹤洞大桥后设鹤洞大桥站,在南石路东侧设南石路站与规划广州捷运11号线换乘,出站后继续沿规划环岛路东行,在广纸片区西侧设棣园站,在南箕村南侧设南箕村站,在丫髻沙大桥西侧设丫髻沙大桥站,在大干围仓库附近设大干围站,在工业大道南路处设工业大道南站,后转入振兴大道沿路东行,在南天批发市场设洛溪渡口站与海珠环岛有轨电车侖头段相接。全长约8.3km,均为地面线,共设定 11 座车站(不含洛溪渡口站),平均站间距为 0.75km ,与捷运接驳站1座,为南石路站(与广州捷运11号线等接驳),设停车场一座,充电站 8 座。

洛溪渡口—侖头段
西段线路起于洛溪渡口,沿振兴大街东行,在与西村大街交叉路口设定西村大街站,出站后沿路东行,在沥滘设定沥滘站与捷运三号线换乘,出站后继续沿南洲路东行,在新光大桥处设定新光大桥站,沿路在番禺大桥处设定番禺大桥站,在小洲村设定小洲村站,上跨官洲水道后进入侖头环村南路,设定侖头站与海珠环岛有轨电车新港东延伸段相接。全长10.2公里,均为地面线,共设定 12 座车站,刚启动前期研究。
新港东路延伸段
西段线路起于侖头站,沿侖头环村南路东行,上跨黄浦沖,沿路转入新港东路,沿路西行,在新洲村设定新洲站与规划捷运八号线东延段换乘,出站后沿路西行,在凤浦公园设定凤浦公园站与规划捷运八号线东延段换乘,出站后继续沿新港东路接入海珠有轨电车试验段万胜围站。全长3.9公里,均为地面线,共设定 3座车站。
琶洲西区加密线
该段与规划与广州捷运8号线、广州捷运18号线和广州捷运19号线换乘。全长3.1公里,设站6座。
滨江路段
东段线路起于海珠有轨电车试验段广州塔站与捷运3号线和APM线换乘,沿滨江东路西行,在红梅路设定红梅路站,在上渡路设定上渡路站,在中大码头设定中大码头站,在海印公园设定海印公园站,出站后沿滨江中路西行,在大元帅府设定大元帅府站,在纺织码头设定纺织码头站,在海珠桥设定海珠桥站,出站后沿滨江西路继续西行,在海幢码头设定海幢码头站,在鳌洲码头设定鳌洲码头站,在人民桥设定人民桥站,出站后沿滨江西路西行,转入洲咀路,在洲头咀公园接入洲头咀—洛溪渡口段,设站10座(不含洲头咀站)。
若以上建成建成,海珠有轨电车将成环岛之势。

列车票价
全线票价2元,可使用羊城通。
大事年表
- 2013年11月11日 工程东段(万胜围—会展西)开始建设;
- 2013年11月28日 新型有轨电车首节车体涂装完成;
- 2014年2月22日 首段样板轨亮相;
- 2014年3月 工程西段(会展西—广州塔)开始建设;
- 2014年05月29日 首列有轨电车在湖南株洲下线;
- 2014年06月18日 首列有轨电车从湖南运抵广州南车基地,并于当天下午3时顺利完成卸车。
- 2014年12月31日 10时:海珠有轨电车试验段定于开通试乘(琶醍站暂缓开通)。据了解,开通试乘期间行车间隔13分钟,运营服务时间9时至17时。从2015年2月12日起,根据系统设备磨合情况,试验段将根据有关规定程式视条件逐步转入全线试运营阶段,并逐步提高运营服务水平;
- 2015年10月21日 琶醍站开通。
未来发展 - 往南进入琶洲网际网路创新集聚区,沿着区内主要道路绕行一周。
- 根据招标档案,琶洲加密线的走向和站点如下:沿规划琶洲东大街向南,于规划路路口设定琶洲东大街站。后拐入琶洲南大街向西,于规划海洲路直路口设定琶洲南大街站。出站后继续向西,于育华中学前规划路路口设定育华中学站。然后拐入琶洲西大街向北,于双塔路路口北侧设定省中医院站。拐入磨碟沙大街,设定广州日报站。出站后继续向东,于海洲路路口西侧设定海洲路站。出站后继续向东,拐入规划琶洲东大街向北,新港东延长线线路起始于新洲,沿新港东路敷设,于新洲大堤路口设定新洲北站,与捷运8号线东延线接驳。出站后向西,于黄埔村牌坊东侧、海珠科技大楼前设定凤浦公园站,与8号线东延线接驳。出站后继续向西,穿过新洲立交后设定新洲立交站。
使用车票
2014年09月14日,广州首列新型有轨电车试运行,有轨电车车厢内近车门处均设定刷卡、验票设备。工作人员介绍,未来有轨电车支付车资有3种方式:羊城通刷卡、二维码车票及手机二维码电子票。二维码车票是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小纸条,上车后将其放在指定验票位置扫描,听到“嘀”的一声,便是完成了验票。
未来有轨电车车站不像捷运、BRT设定进站闸机验票后才能入闸,而是遵循国际範例,设定类似公交站台的敞开式站台,先上车后验票。有轨电车每列车4节车厢共设5个车门,车厢内靠近车门处均设二维码车票验票和羊城通感应的设备,都可以上下车。不像无人售票公车那样乘客需从前门驾驶位上车。如此设定会否被人钻空子逃票?工作人员称,运营后车站将安排工作人员巡查,加强车票的查验。此外,广州市有轨电车公司也在研究新型验票模式,但目前尚未确定能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