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2020-03-27 21:08:35) 百科综合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18日,是苏州大学为适应长三角地区,尤其是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联合筹建的一个套用性工科学院。 学院与国内多家着名交通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教学科研合作关係,多个项目参与到苏州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当中,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8月,学院由苏州大学北校区整体迁入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同时,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城市轨道交通系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併入;2017年8月8日,学院名称由“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调整为现名“轨道交通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 外文名:School of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 学院院长:朱忠奎
  • 党委书记:杨清

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18日,是苏州大学为适应长三角地区,尤其是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联合筹建的一个套用性工科学院。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逐步兴起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除上海、南京已有建成捷运外,苏州、杭州、无锡已进入建设阶段,宁波、常州等城市也正在筹划建设。学院将充分利用苏州大学强大的教学资源和苏州市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重点建设和发展“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而将学院打造成为苏州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与韩国又松大学达成双方2+2双学历学生共同培养协定。根据双方合作协定,我校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学生在完成两年学业以后,可申请至韩国又松大学相同或相近专业继续学习2年。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双方大学教学规定的课程,符合双方大学的毕业要求,可以获得双方大学的毕业证书。符合双方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按规定获得双方大学的学士学位。今后,学院将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学科建设为龙头、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基础、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开拓创新,把学院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高水平实验基地、以及高层次决策谘询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以上资料于2013年摘自该学院官网)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教职工43人,专任教师26人,其中正高6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24人,海外学成归来8人,实验室5人。专业领域布及交通工程、工程力学、交通规划、通信信号、车辆工程和土木工程等。
以下为全体教职工名单:汪一鸣,朱忠奎,姚林泉,肖为周,陈甦,吴戈,陈红仙,鞠华,陈蕾,陈蓉,何英萍,李双,张瑾,王志强,黄伟国,谢门喜,杨勇,张勇,郑建颖,毛凌锋,朱灿焰,张立军,季爱明,冯建光,李成,孙玉娥,江建洪,沈纪苹,谢锋。
(以上资料于2013年摘自该学院官网)

人才培养

至2013年,学院共设定以下六个专业:
通信工程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工学·电气信息类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4年
1、培养目标
此专业培养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宽广基础,掌握数据的採集、传输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接受过电子与信息工程分析、设计与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现代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现代通信系统的分析和套用技术,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与系统等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套用、测试维护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一)、普通物理(一)、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位讯号处理、高频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系统原理、无线通信、信息理论与编码、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路、电子线路实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基础、列车运行自动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信号检测技术、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城市轨道综合信息系统、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与GPS等。
3、就业前景
此专业着眼轨道交通通信、信号领域的最新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体套用和开发能力、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毕业生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与电子信息科学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工学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4年
1、培养目标
此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运营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运营企业等单位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
运筹学、管理学、运输经济学、轨道交通车辆原理与构造、轨道交通工程概论、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轨道交通故障诊断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财务管理、物流规划与管理等。
3、就业前景
此专业的学生具有轨道交通的运营 、票务、站务、投融资的扎实理论基础,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后将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设计、规划、和管理工作。
环境工程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工学·环境与安全类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4年
1、培养目标
此专业是一门与轨道交通、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化学、生物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轨道交通安全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管理知识的综合型专业人才。毕业生将具备解决安全、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及其管理素质,掌握有关安全、环境的事故预防及管理手段,能够有效防止事故、减少环境污染、并进行事故后损失控制和环境污染处理。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胜任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环境管理”领域的各项工作。
2、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一)、普通物理(一)、大学化学、安全科学、化学品安全、安全学原理、环境工程学、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管理与法规、环境规划、安全评价、安全系统工程学、物理污染控制、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学、安全控制实验、环境污染治理实验、工程製图等。
3、就业前景
此专业学生熟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环境管理,具有轨道交通安全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管理知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面广、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工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将主要从事与轨道交通工程系统相关的公共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研发、设计、维护和管理工作。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工学·电气信息类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4年
1、培养目标
此专业是集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为一体的宽口径专业,主要学习机车运行的电力驱动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系统设计与维护、列车运行相关数据的採集与综合处理,掌握现代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使用、维护和设计,培养能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并具有研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
现代工程製图、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资料库原理、感测器与检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故障诊断、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轨道交通运行管理等。
3、就业前景
此专业适应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的快速发展,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城市轨道交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机电设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技术和实践动手能力。毕业后将主要从事面向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机电技术及其装备的操作、运行、检修、维护和管理等套用型技术工作。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工学·机械类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4年
1、培养目标
此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工程基础知识与套用能力,并注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相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掌握有关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理论和车辆工程原理与结构以及轨道交通运输过程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发展需要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
现代工程製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套用、创新学原理及其套用、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轨道交通车辆故障诊断与处理、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与製造基础、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基础、轨道交通运行管理等。
3、就业前景
此专业贴近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学生知识结构覆盖机电和车辆系统等专业领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训练严格,职业技能较强,毕业生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强,就业面广,将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的研发、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工程类
学位授予门类:工科类
修业年限:4年
1、培养目标
此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 、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套用能力,掌握系统理论和最最佳化理论,运筹学、统计学基本知识,能在城市轨道交通各级管理部门从事线路运营系统设计和最佳化,实施信息系统分析以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一)、数据结构、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运筹学、管理学、运输经济学、作业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算机通信与网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
3、就业前景
此专业的学生具有轨道交通的运营、票务 、站务、投融资的扎实理论基础,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后将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领域技术和管理工作。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工学·土建类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4年
1、培养目标
此专业培养学科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后能从事对地下建筑环境(如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进行调节、监测、控制以及对地下相关设备和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安装、运行和管理,能从事地下的通风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与维护等的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就业方向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商场、会所、人防工程以及井下、隧道工程等领域的设备安装、运行和管理等岗位。也可以进入相关领域的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
2、主要课程
普通物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暖通空调、室内污染控制与空气品质、通风空调气流控制技术、建筑环境测试、建筑火灾安全工程。
3、就业前景
此专业学生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扎实 、知识结构面广、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工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将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工程系统的建设、检修、保养和维护等部门的研发、技术和管理工作。
(以上资料于2013年摘自该学院官网)

学院领导

职位
姓名
学院院长
朱忠奎
党委书记
杨清
学院副院长
戴佩良
党委副书记
阴浩
(以上资料于2013年摘自该学院官网)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