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三杯茶

(2019-07-21 08:47:24) 百科综合
三杯茶

三杯茶

《三杯茶》是2009年1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葛瑞格·莫顿森和大卫·奥利佛·瑞林。

基本介绍

  • 书名:三杯茶 
  • 作者:葛瑞格·摩顿森、大卫·奥利佛·瑞林
  • 原版名称:Three Cups of Tea
  • 译者:黄玉华(译)、严冬冬(校译)
  • ISBN:9787807027157
  • 类别:纪实文学
  • 页数:257
  • 定价:28.00元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第一版)、南海出版公司(全新插图版)
  •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整篇故事以一次东方失败的经历为起点,故事的主人公无意中来到异国他乡的小镇,在得到当地村民热情招待的同时,为当地资源的匮乏深感遗憾。为了帮助他儘早恢复健康,村民们不惜使用正规的甜茶、棉被等物品,这些经历对主人公而言记忆犹新。在亲眼目睹当地村民所忍受的痛苦与疾病,以及孩子们为了能够接受教育,在白雪之中学习以后,这让主人公十分感动。恢复体能了的他向村民郑重承诺:一定要为这里建一所学校。
回国以后,他并没有就此享受安逸的生活。为了能够徵求到更多的救助资金,他向社会寄出数百封求助信,然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想像中的顺利。经过他不断的尝试与努力,终于在亲自体验社会动荡局势以后,在雪山之巅建立起了第一所学校。他的事迹被当地村民敬佩,这个过程即便再漫长、再艰辛也是值得的。由于当地战乱不断,他和小伙伴们只能在炮火声中寻求建立学校的机会,久而久之,竟建立了近六十几所学校。让当地的年轻人接受到了正规的教育以后,可以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命运,也正是由于教育的出现,让当地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促使爱更广泛的传播。当他以陌生人的身份喝上第一杯茶时,并没有感觉不同;在喝完第二杯时,他们成了朋友;终于饮到第三杯茶以后,彼此坦露心声,成了家人,成了可以用生命互相保卫的伙伴。
小说《三杯茶》为人们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巴尔蒂人交朋友,都是以“三杯茶”的方式,敬你第一杯茶,证明你是我的朋友,敬你第二杯茶,证明你是我的客人,敬你第三杯茶,说明我已经把你当成我的家人,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作者以此做线索,展开论述,阐述了人性的美好。

作品目录

一 失败
二 河岸迷途
三 “进步与完美”
四 个人储藏室
五 五百八十封信,一张支票
六 在拉瓦尔品第的屋顶上
七 艰难的回家路
八 被布劳渡河击败
九 人民在说话
十 造桥
十一 六天
十二 哈吉·阿里的课
十三 “笑容不该只是回忆”
十四 平衡
十五 摩顿森在行动
十六 红色的丝绒盒
十七 沙地上的樱桃树
十八 裹尸布里的人
十九 一个叫纽约的村子
二十 和塔利班喝茶
二十一拉姆斯菲尔德的鞋
二十二 “真正的敌人是无知”
二十三 把石头变成学校

创作背景

葛瑞格·莫顿森是一位登山爱好者。1957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早年随支援非洲的父母生活于坦尚尼亚。1993年,为纪念早逝的妹妹,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途中发生意外,在巴基斯坦巴尔蒂人的全力营救下死里逃生,从此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情缘。2006年,他将自己这段经历,以及十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书。

作品鉴赏

专业书评
“令人震惊的情感与承诺。”——《时代杂誌》:2006年度亚洲之书
“当代最令人震惊的故事之一。不只是作者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建校的艰辛令人颤动;它还证明了,具有良善本性与正确抉择的‘一个人’,真的可以改变世界。”——NBC资深主播
“对很少得知中亚生活的人们来说,这是扣人心弦的第一手报导。”——华盛顿时报
“令人神魂颠倒‘充满悬疑性,成功的描写愤怒以及难能可贵的友谊,这本书将会赢得许多读者的心。”——出版人周刊
“太迷人了……真希望美国政府决策者,也能读这本书。”——美国读者
“戏剧化、冒险、迷人与行动的故事。”——读者
《三杯茶》这是一本堪供借镜反躬自省的好书,我们能为我们的孩子做什幺?我们能送给我们的孩子最宝贵的礼物吗?我相信读了这本书,会让我们深思谦卑反省,“顽廉懦立”。是的,波斯俗谚:天空越暗的时候,你越能看到星辰。只要我们肯择善固执,“莫忘初衷,善爱善爱|”。——李素珍
《三杯茶》是一本好书,我看的爱不释手,我也一直梦想着有一天有能力的时候,可以为家乡盖一栋图书馆,但作者却是在穷苦潦倒的时候,去实践这个承诺,还碰上一群不可爱的人,这不禁让我回想再三,是什幺样的力量,什幺样的人,可以有如此的高度与坚持……
——陈昭珍

相关版本

第一部分

我计画建一座有五间教室,可以容纳五个年级一百个学生的学校。”摩顿森用食指敲着打字键,“当我在巴基斯坦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时(我没登到山顶就是了),我请教过当地专家,如果使用当地材料和工匠,用一万两千美元应该就能把学校建好。”
《三杯茶》 五百八十封信,一张支票(1)
《三杯茶》 五百八十封信,一张支票(2)
《三杯茶》 五百八十封信,一张支票(3)
《三杯茶》 五百八十封信,一张支票(4)
《三杯茶》 五百八十封信,一张支票(5)
《三杯茶》 在拉瓦尔品第的屋顶上(1)
《三杯茶》 在拉瓦尔品第的屋顶上(2)
《三杯茶》 在拉瓦尔品第的屋顶上(3)
《三杯茶》 在拉瓦尔品第?屋顶上(4)
《三杯茶》 在拉瓦尔品第的屋顶上(5)
《三杯茶》 在拉瓦尔品第的屋顶上(6)
《三杯茶》 艰难的回家路(1)
《三杯茶》 艰难的回家路(2)
《三杯茶》 艰难的回家路(3)
《三杯茶》 艰难的回家路(4)
《三杯茶》 艰难的回家路(5)
《三杯茶》 艰难的回家路(6)

第二部分

《三杯茶》 被布劳渡河击败(1)
《三杯茶》 被布劳渡河击败(2)
《三杯茶》 被布劳渡河击败(3)
《三杯茶》 被布劳渡河击败(4)
《三杯茶》 被布劳渡河击败(5)
《三杯茶》 被布劳渡河击败(6)
《三杯茶》 被布劳渡河击败(7)
《三杯茶》 人民在说话(1)
《三杯茶》 人民在说话(2)
《三杯茶》 人民在说话(3)
《三杯茶》 人民在说话(4)
《三杯茶》 造桥(1)
《三杯茶》 造桥(2)
《三杯茶》 造桥(3)
《三杯茶》 造桥(4)
《三杯茶》 造桥(5)
《三杯茶》 造桥(6)
《三杯茶》 造桥(7)

第二部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三杯茶2:石头变学校》作 者:(美)格雷戈·莫顿森着,闫雪莲,武建博译
三杯茶
出 版 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10-1
开 本:大32开纸 张:胶版纸 印
包 装:平装定 价:¥25.00
内容简介
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
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
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
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当摩森顿于攀登K2峰迷路,科尔飞村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当地的居民生活艰困,糖是如此稀少珍贵,他们却为他煮了甜茶,让他恢复力气。此后,从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从陌生人到愿意以生命守护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们之间珍贵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诺,也是一个旅人,改变世界的开始。
摩顿森原来是个登山家,1993为了纪念早逝的妹妹,展开了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旅程,却发生意外,与 队友们失去联络,只留下他一人,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十分幸运地,他在巴基斯坦山区的一个偏僻小村落被救起,而且在村民的细心照护下,他的身体得以康复。
那里景色如画,看似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人间仙境,但,却不是想像中的伊甸园。村民的善良所感动的摩顿森发现,村落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过一岁生日,最近的医院得走上一星期的路,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一间有屋顶的学校。在寒风里,当地小孩只能跪在户外霜冻的土地上,或坐在髒污的泥地上上课。村民穷到没钱聘请老师。摩顿森于是承诺,他一定会回来为他们办所学校……
在过去的十二年,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区,六十所学校陆续成立,最特别的是,这些学校让原本无法上学的女孩开始接受教育。摩顿森守护妹妹的信念,改变了一群女孩的生命,是她们不再藏匿于面纱之后,有勇气面对世界,甚至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当我们怀疑,一个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变世界时,摩顿森做到了。为了坚持理想,即使受到恋人的遗弃、社会的漠视、巴提人的拐骗,即使与妻儿分隔两地、被军阀囚禁,即使遭逢美国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在悲伤、沮丧、孤独与滨临死亡之时,他从来没有遗忘他的承诺,他愿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
目录
导言
第一部 承诺
引子
第一章 路尽头的人们
第二章 残手异人
第三章 零年
第四章 和平的声音
第五章 风格决定一切
第六章 吉尔吉斯可汗的印章
第二部 大灾难
第七章 黑暗深处传来的咆哮声
第八章 不知道该做什幺
第九章 法尔扎纳的课桌
第十章 萨夫拉兹的承诺
第十一章 机不可失
第三部 世界屋脊之上的学校
第十二章 一位美军上校的电子邮件
第十三章 从加洛扎难民营来的人
第十四章巴达赫尚巡迴之旅
第十五章 两位勇士的会面
第十六章 重回原点
第十七章 最后的最好的学校
后记
致谢
重要人物表

媒体推荐

《北京晚报》
一个美国人“改变世界”?
《纽约时报》眼下正在力推一本名为《三杯茶》的书。相关评价极尽讚誉之词:“《三杯茶》是我们时代最精彩的冒险故事之一……它告诉我们,一个平凡人只要兼具了人格和决心,也能真正改变世界。”“《三杯茶》写得极其精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辜负了他们的学生。摩顿森的工作给最贫穷的学生提供了基本的教育,让他们更难被极端主义的伊斯兰学校招收了。”
《三杯茶》的故事看起来很符合美国人的口味。主要作者是一位探险家葛瑞格·摩顿森,与他合作的是知名记者大卫·奥利弗瑞林。该书记述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1993年,摩顿森跟随登山同伴尝试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巴基斯坦的K2山峰,不幸失败,流落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偏远地区,他筋疲力尽,饑渴交加,又迷了路,在空蕩蕩的山区里无遮无蔽,幸而得到巴基斯坦村民的搭救,在那里恢复了健康。在那里养病过程中,他注意到该村的84个孩子坐在门外,用小木棍在泥地里扒拉着识字上课。这村子穷到连一天花一美元雇名教师都做不到。摩顿森离开村子时,他立誓一定要回来,为恩人们建所学校。
我们时代最令人叹为观止的人道主义壮举之一便由此拉开了序幕。摩顿森踏遍了这片塔利班的主要发源地,亲手创建(主要针对女孩的)学校,以此对抗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他并没有把握一定能实现自己的诺言。一开始他试图写信给580位名人、商人和其他美国精英人士筹集钱款,结果只收到100美元。他只得变卖家产,才又筹得2000美元。但是,当威斯康星州福尔斯河国小的一批学生捐赠给了他总共623美元的分币时,此事终于引起了成年人的注意。12年后,摩顿森建起了55座“希望国小”。
摩顿森的工作是用铅笔取代枪炮,用阅读取代叫嚣,他凭藉着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丰富知识,用书籍而非炸弹对抗恐怖主义,最终成功地把教育和希望带到了中亚的荒僻村庄里。他和记者瑞林一起写下了这段经历——在世界上一个最恐惧和憎恶美国人的地区,美国人是如何兑现自己的誓愿的:在此期间摩顿森遭遇过一次绑架,受到愤怒的毛拉(伊斯兰学者)的指控和多次死亡威胁,还与妻子儿女关係破裂。但他最终成功了。今年,摩顿森援建的学校可望吸纳24000名当地孩子念书。《三杯茶》既是一场令人难忘的冒险经历,又是关于一个人如何改变世界的激动人心的真实故事。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主要写给美国人看的故事,其中含有美国官方主流思想喜欢的要素:既有代表文明与人道的美国人对抗中亚宗教极端势力的核心主题,又充满了孤胆英雄深入虎穴一类的戏剧性要素。不过此书究竟是否能够凭本身的道德和文字魅力最大限度地打动一般中立读者,主人公的精神人格是否能够真正超越意识形态屏障而征服大众,乃至成为“感动世界的故事”,应该还是值得拭目以待的。

获得荣誉

美国销量已达500万册
在美国非小说类中销量已超新总统欧巴马的着作
美国亚马逊图书销售榜第一名
美国巴诺书店图书销售榜第一名
纽约时报非小说类畅销榜第一名,长达90周之久
加拿大亚马逊图书销售榜第一名
华尔街时报精装小说榜冠军
出版者周刊精装小说榜冠军
华盛顿邮报精装小说榜冠军
Target连锁卖场不分类书籍榜冠军
尼尔森公信榜不分类小说榜冠军
台湾诚品书店文学类第一名
台湾金石堂文学类第一名
2007太平洋西北独立书店书卷奖
2007年第11届桐山环太平洋文学奖
班夫山图书展奖
蒙大拿纽西兰图书奖

新闻事件

造假争议
日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导了美国畅销书《三杯茶》内容涉嫌造假的新闻。该书作者葛瑞格·摩顿森在书中所称建造女童学校、让60000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偏远地区女孩上学的“励志”故事顿时显得疑窦丛生,而该书全球销售已逾300万册。虽然摩顿森百般推託为“文学加工”,但读者却已对这种“伪书”的行为嗤之以鼻!
作为一种出版界的“潜规则”,伪书在国内图书市场并不少见。在见怪不怪的年月,地摊书贩卖盗版书成了畅销的“初级阶段”,只有炮製出畅销的高级“伪书”,才是作假的“高端境界”。从攒手——策划人——书商——出版社,这条产业链揭示了伪书的牟利流程。
国际畅销书涉嫌造假
《三杯茶》的故事源自作者的一段经历——身为户外登山运动爱好者,葛瑞格·摩顿森在一次攀登喜马拉雅山麓喀喇崑仑山脉的途中,因为迷失方向,撞进一个巴基斯坦的高原深山小村落,亲眼目睹村中孩子学习条件极为艰苦,他在获救后深受村民们无私帮助的感染,承诺将会重返这个村庄为孩子们建一所学校,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关于诺言、信任、智慧和大爱的故事。按书中描述,这个温柔男子用十几年时间到处募捐、演讲,在深山峡谷里建立了60余所学校,让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们得以上学。《三杯茶》2006年第一次由企鹅集团发行,出版后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4年,译成47种语言,销量超过300万册。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4月17日晚报导,一些读者在读了《三杯茶》后对摩顿森书中涉及的内容产生质疑,根据跟随摩顿森在巴基斯坦登山脚夫的观察,表示摩顿森当年根本没有走失。他们说,摩顿森只在一年之后拜访过科尔飞村一次。摩顿森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兴建的许多学校,不是不存在,就是由其他人兴建。4月18日,英国《Independent》一个栏目以“说了一个好故事,却不真实”为题,称这个事件是很大的丑闻。
摩顿森随后透过“中亚协会”网站发表声明称,他与戴维·奥利弗·瑞林共同撰写了这本书。他进一步否认书中所涉事件为杜撰和撒谎,只承认对事实做了一些“文学加工”。
《三杯茶》作者身陷诚信危机
据悉,这本书出版后多次入选年度纪实类畅销榜单,很大程度上是仰赖书中所叙经历和感受的真实性,而跃升畅销作家后的摩顿森忙于在世界各地演讲。该书在中国曾于2008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引进出版简体中文版,併入选年度十大好书。与世界各地读者热捧该书相似的是,豆瓣网上无数中国读者飙泪推荐《三杯茶》。一位网友留言说:“一个美国人十多年奔走,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穷孩子办学校的真实故事,实在太动人了。感动我的还有当地村民的淳朴和善良。”
《三杯茶》作者身陷诚信危机的讯息迅速在微博上扩散,不少读者对作者在纪实作品中撒谎的行为表示不齿和愤怒。然而,记者却在某出版社一个编辑的微博上发现了这样的观点:“国内图书市场每年都有假书,规模或大或小。当然那些挂名评职称的所谓专着不计在内。其实只要励志意义做到了,能给人一种生活的启发,故事的真假就不用追究了,这个世上不能缺少谎言。”而从回帖看,段洁的想法在出版圈内也有一定代表性。
作者之一自杀身亡
当地时间11月14日,畅销书《三杯茶》合着者之一,美国作家大卫·奥利弗·瑞林,于俄勒冈州自杀,年仅49岁。
这一讯息由当地验尸官最先公布,他宣称大卫·奥利弗·瑞林为自杀,死因为头部致命伤,但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大卫·奥利弗·瑞林本职是记者,2006年他和葛瑞格·摩顿森合着《三杯茶》。这本书讲述了摩顿森如何由一次偶然的登山事件,完成了从登山家到致力于减少贫困,推动巴基斯坦、阿富汗女性教育的人道主义者的转变。这本书推出后获得极大成功,连续9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名。目前为止已经卖出四百万册,版税多用来运营摩顿森1996年建立的中亚协会。据相关数据显示,该协会已经资助修建了171所学校。
但就在去年,《三杯茶》所述的真实性却遭到质疑。美国CBS的王牌新闻节目《60分钟》指出该书涉嫌造假。作家乔恩·科莱考尔也发表文章《三杯茶谎言》,披露其中有许多捏造的事实。
今年4月,地区法官驳回由4名读者提起的诉讼。这4名读者认为《三杯茶》的两位作者、出版社和慈善机构合力将摩顿森打造成一个虚假的英雄,以此来卖书并为中亚协会筹钱。法官则认为这一起诉不準确,缺乏说服力。大卫·奥利弗·瑞林本人从未公开对这些指责表态。
大卫·奥利弗·瑞林家人在接受採访时说,大卫·奥利弗·瑞林本人受抑郁症的困扰,这最终夺去了他的生命。大卫·奥利弗·瑞林在生前刚完成另一本书的写作,该书讲述了两个医生致力在第三世界治疗由白内障引起的失明的故事,计画在明年春天由兰登书屋出版。

作者简介

Greg Mortenson
葛瑞格·摩顿森凭《三杯茶》与村上春树分获2007年第11届桐山环太平洋图书奖。
他1958年出生在明尼苏达,3个月时随父母到坦尚尼亚,十几岁又回到美国。他原是登山家,1993年,他因救援同伴,攀登乔格里峰失败,后被巴尔蒂人救起,从此和当地人结下情缘。为兑现给巴基斯坦穷困的村庄建学校的承诺,他辛苦奔走,历时1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60余所学校。他目前是中亚协会负责人。
David Oliver Relin
大卫·奥利佛·瑞林,是个游历世界的专栏作家,其作品曾获奖无数。
译者:黄玉华,英国牛津大学比较文学暨普通语言学哲学硕士、波士顿大学行为神经科学博士。
校译:严冬冬,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珠峰火炬手。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