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

(2020-06-04 08:56:36) 百科综合

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

《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是2000年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温元凯。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
  • 作者:温元凯
  • 定价:150.00元 
  •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中旬
  • 开本:3VCD
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内容简介
面对创业板,7万多家中小型企业,特别是2万多家高科技企业以及广大大中小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怎样在创业板上市、怎样在创业板上进行股票操作,我国证券市场又一为此,我们组织了专业人员编撰了《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该书由企业上市、投资炒股、政策法规三篇组成。
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本书前言
2000年10月中旬,《创业板市场规则》(谘询档案)正式颁布,标誌着中国创业板正向我们走来。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又一个里程碑,是个转折点。
我在美国华尔街工作了3年,对美国经济罕见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有切身的感受。我认为美国经济的“双高一低”是新经济带来的结果。而华尔街正是美国新经济的助推器。正是华尔街以推倒重来之势推移和整合现有的资源和价值,使网景、雅虎、微软能够在纳斯达克市场中“一夜暴富”。所以我回国后向朱总理建议儘快设立创业板。因为首先创业板的设立有助于股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产权结构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由于採用了类别股份,即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这样把股份经济和资本市场这种市场化的东西扭曲为行政化的产物,弱化了证券市场所特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又由于近67%的国有股、法人股无法流通,这不仅违背了股票流动性本性,也造成了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上难以走市场化道路,使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大打折扣。因此,建立创业板市场就把竞争机制引入了股份经济与资本市场之中,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证券市场体系。其次,创业板的设立是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目前,全世界正进行着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转型,.Com的时代已经到来,而这一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比较缓慢。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竞争能力,就必须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来促进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还不足以对高新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行的融资方式渠道狭窄,风险较大,制约了风险投资进入科学技术行业的行为。创业板的设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使创业板成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龙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还应对创业板呵护有加,要採用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来保护投资者,将创业板建设成没有所有制歧视、透明度很高,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法规完善同时又很有效执行贯彻的为高成长型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市场。第三是创业板的设立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提供一个社会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通过创业板使企业进行机制重塑,使上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强者更强,弱者变强,这样将大大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程。另外,即将开设的创业板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民营企业可以借创业板大显身手。
面对即将开设的创业板,当前想上市创业板的企业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有好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中国许多高科技企业最缺的就是好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相当一部分企业做的是重複性工作,而这种非创新性正是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独有的核心技术或产品或服务是上市的基础。美国股市中,“HotMail”就是凭一个好的免费电子信箱卖到3亿美元。首创具有独特的、在世界範围内都得到认同的东西,就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二、需要一批优秀的创业人员。把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变成一个企业、一个商业行为、一个市场、一个有精明强干的管理团队的有序组织,这是很重要的。我们注意到许多中国企业有很好的产品,却缺乏很好的经营、创业家。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那些科技人员出身的老闆,他们可能是掌握好的产品、技术的发明家,但未必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所以要注意吸纳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帮你开公司、管公司,使管理规範化、形成管理团队,这样才有可能有投资人来投资或者买你的股票、帮你上市。我认为优秀的管理者是中国当前最缺乏的,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者很多人是技术人员出身,是高学历的,是硕士、博士,往往自以为是,认为管理读几本书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管理工程本身就是一门科学,需要专业人才和实际操作来掌握。
三、企业上市融资是一件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指导或请谘询顾问公司参与,来形成商业计画、融资的推介报告、召募说明书、联络投资银行、最后完成上市和融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很短,一般要半年或一年以上。我们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大多不明白这个过程,不懂得寻找专业机构为其做包装,写出符合规範的商业企划书、招股说明书,只有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企业才有可能上市。
四、上市过程是企业规範化和再造的过程。企业上市和融资是一个迅速提升产业,使其规範化的过程,不是现有的企业都符合上市要求。上市的过程最好有顾问机构的参与,企业的经营战略、资本运作、市场行销、企业管理、研究与开发、竞争战略、人力资源、公共关係、企业文化、跨国运作,都要有全方位的再造、提升,企业才能和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才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认同。企业上市和融资是分阶段的,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是培育。
就是把你的股票卖给别人再让投资人获得赢利,所以首先企业要能有足够好的赢利点来吸引投资者;
二是私募。
当企业规模不够的时候,可以找一些投资机构或个人进行私募投资。这时企业应该出让比较多的股权来取得第一笔利润,不能太小气。打个比方:你是要吃一个100%的1斤蛋糕,还是吃一个40%的10斤蛋糕,还是要吃20%的100斤蛋糕,还是吃一个10%的1000斤蛋糕呢?就是说只要你把蛋糕迅速做大,哪怕你占有的比例很小,也会有很高的回报。所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总们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以一个更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投资人、顾问机构、资本市场是最重要的。
第三才是上市。
五、上市企业要成气候的另一方面关键是自身人才的提升。尤其是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应抓紧时间接受正规的工商训练,或者请职业经理人参与;再就是吸纳重量级的人士加盟形成管理团队、加强员工的培训、设计合理的产权制度,例如认股权制度,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大都实行这种制度,让技术骨干拥有公司一部分股票,来凝聚员工尤其是凝聚技术骨干和高层的管理者。
面对创业板,7万多家中小型企业,特别是2万多家高科技企业以及广大大中小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怎样在创业板上市、怎样在创业板上进行股票操作,为此,我们组织了专业人员编撰了《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该书由企业上市、投资炒股、政策法规三篇组成。
●在企业上市篇中,介绍了中国创业板的基本知识和创业企业怎幺样获得风险投资,重点介绍了上市创业板的企业有什幺条件,企业怎幺创造条件才能上市;在上市过程中会遇到什幺样的问题,怎幺解决,在上市过程中怎样进行包装,怎样选择中介机构才能降低上市成本,在上市过程中怎样选择保荐人等等。企业上市后怎样进行资本运作和风险防範,并把企业做大,然后介绍了如何到香港创业板、美国纳斯达克、加拿大二板市场、英国另类市场和新加坡二板市场去上市。
●在投资炒股篇中,介绍了怎样在创业板上炒股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在主机板和创业板炒股有什幺不同?特别是介绍一些诸多高手在国外创业板的炒股实战心得,以及在创业板炒作中应选择哪些行业,选择什幺样的时机等等,同时还介绍了风险投资应投资什幺样的行业才能获得投资回报率成倍增长。
●在政策法规篇中,详细彙编了中国创业板上市规则,交易规则,还彙编了香港创业板上市规则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规则。同时还包括企业上市必须熟知的证券法、公司法、会计法等等。是一部企业上市创业板的全过程範本。
由于本书是企业如何上市创业板以及投资者如何在创业板上进行股票炒作的工具书,因 此,对企业、证券机构、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证券中介机构以及证券研究机构来说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
在本书编撰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本人水平的限制,不妥之处请读者斧正。 温元凯 
二○○○年十二月十日
2000年10月中旬,《创业板市场规则》(谘询档案)正式颁布,标誌着中国创业板正向我们走来。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又一个里程碑,是我国证券市场又一个转折点。
我在美国华尔街工作了3年,对美国经济罕见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有切身的感受。我认为美国经济的“双高一低”是新经济带来的结果。而华尔街正是美国新经济的助推器。正是华尔街以推倒重来之势推移和整合现有的资源和价值,使网景、雅虎、微软能够在纳斯达克市场中“一夜暴富”。所以我回国后向朱总理建议儘快设立创业板。因为首先创业板的设立有助于股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产权结构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由于採用了类别股份,即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这样把股份经济和资本市场这种市场化的东西扭曲为行政化的产物,弱化了证券市场所特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又由于近67%的国有股、法人股无法流通,这不仅违背了股票流动性本性,也造成了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上难以走市场化道路,使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大打折扣。因此,建立创业板市场就把竞争机制引入了股份经济与资本市场之中,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证券市场体系。其次,创业板的设立是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目前,全世界正进行着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转型,.Com的时代已经到来,而这一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比较缓慢。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竞争能力,就必须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来促进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还不足以对高新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行的融资方式渠道狭窄,风险较大,制约了风险投资进入科学技术行业的行为。创业板的设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使创业板成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龙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还应对创业板呵护有加,要採用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来保护投资者,将创业板建设成没有所有制歧视、透明度很高,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法规完善同时又很有效执行贯彻的为高成长型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市场。第三是创业板的设立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提供一个社会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通过创业板使企业进行机制重塑,使上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强者更强,弱者变强,这样将大大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程。另外,即将开设的创业板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民营企业可以借创业板大显身手。
面对即将开设的创业板,当前想上市创业板的企业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有好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中国许多高科技企业最缺的就是好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相当一部分企业做的是重複性工作,而这种非创新性正是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独有的核心技术或产品或服务是上市的基础。美国股市中,“HotMail”就是凭一个好的免费电子信箱卖到3亿美元。首创具有独特的、在世界範围内都得到认同的东西,就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二、需要一批优秀的创业人员。把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变成一个企业、一个商业行为、一个市场、一个有精明强干的管理团队的有序组织,这是很重要的。我们注意到许多中国企业有很好的产品,却缺乏很好的经营、创业家。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那些科技人员出身的老闆,他们可能是掌握好的产品、技术的发明家,但未必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所以要注意吸纳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帮你开公司、管公司,使管理规範化、形成管理团队,这样才有可能有投资人来投资或者买你的股票、帮你上市。我认为优秀的管理者是中国当前最缺乏的,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者很多人是技术人员出身,是高学历的,是硕士、博士,往往自以为是,认为管理读几本书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管理工程本身就是一门科学,需要专业人才和实际操作来掌握。
三、企业上市融资是一件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指导或请谘询顾问公司参与,来形成商业计画、融资的推介报告、召募说明书、联络投资银行、最后完成上市和融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很短,一般要半年或一年以上。我们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大多不明白这个过程,不懂得寻找专业机构为其做包装,写出符合规範的商业企划书、招股说明书,只有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企业才有可能上市。
四、上市过程是企业规範化和再造的过程。企业上市和融资是一个迅速提升产业,使其规範化的过程,不是现有的企业都符合上市要求。上市的过程最好有顾问机构的参与,企业的经营战略、资本运作、市场行销、企业管理、研究与开发、竞争战略、人力资源、公共关係、企业文化、跨国运作,都要有全方位的再造、提升,企业才能和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才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认同。企业上市和融资是分阶段的,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是培育。
就是把你的股票卖给别人再让投资人获得赢利,所以首先企业要能有足够好的赢利点来吸引投资者;
二是私募。
当企业规模不够的时候,可以找一些投资机构或个人进行私募投资。这时企业应该出让比较多的股权来取得第一笔利润,不能太小气。打个比方:你是要吃一个100%的1斤蛋糕,还是吃一个40%的10斤蛋糕,还是要吃20%的100斤蛋糕,还是吃一个10%的1000斤蛋糕呢?就是说只要你把蛋糕迅速做大,哪怕你占有的比例很小,也会有很高的回报。所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总们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以一个更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投资人、顾问机构、资本市场是最重要的。
第三才是上市。
五、上市企业要成气候的另一方面关键是自身人才的提升。尤其是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应抓紧时间接受正规的工商训练,或者请职业经理人参与;再就是吸纳重量级的人士加盟形成管理团队、加强员工的培训、设计合理的产权制度,例如认股权制度,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大都实行这种制度,让技术骨干拥有公司一部分股票,来凝聚员工尤其是凝聚技术骨干和高层的管理者。
面对创业板,7万多家中小型企业,特别是2万多家高科技企业以及广大大中小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怎样在创业板上市、怎样在创业板上进行股票操作,为此,我们组织了专业人员编撰了《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该书由企业上市、投资炒股、政策法规三篇组成。
●在企业上市篇中,介绍了中国创业板的基本知识和创业企业怎幺样获得风险投资,重点介绍了上市创业板的企业有什幺条件,企业怎幺创造条件才能上市;在上市过程中会遇到什幺样的问题,怎幺解决,在上市过程中怎样进行包装,怎样选择中介机构才能降低上市成本,在上市过程中怎样选择保荐人等等。企业上市后怎样进行资本运作和风险防範,并把企业做大,然后介绍了如何到香港创业板、美国纳斯达克、加拿大二板市场、英国另类市场和新加坡二板市场去上市。
●在投资炒股篇中,介绍了怎样在创业板上炒股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在主机板和创业板炒股有什幺不同?特别是介绍一些诸多高手在国外创业板的炒股实战心得,以及在创业板炒作中应选择哪些行业,选择什幺样的时机等等,同时还介绍了风险投资应投资什幺样的行业才能获得投资回报率成倍增长。
●在政策法规篇中,详细彙编了中国创业板上市规则,交易规则,还彙编了香港创业板上市规则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规则。同时还包括企业上市必须熟知的证券法、公司法、会计法等等。是一部企业上市创业板的全过程範本。
由于本书是企业如何上市创业板以及投资者如何在创业板上进行股票炒作的工具书,因 此,对企业、证券机构、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证券中介机构以及证券研究机构来说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
在本书编撰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本人水平的限制,不妥之处请读者斧正。
温元凯 
二○○○年十二月十日
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本书目录
上卷
PART ONE 企业上市篇
第一章 中国创业板概要
第一节 创业板先知
第二节 创业板定位
第三节 创业板与主机板
第二章 企业上市创业板之路
第一节 如何获得风险投资
第二节 创业板对企业方面的要求
第三节 企业上市前的準备工作
第四节 企业上市程式
第三章 中介机构的选择
第一节 国内中介机构的选择
第二节 海外中介机构的选择
第四章 海外创业板上市之路
第一节 海外创业板市场比较
第二节 如何到香港创业板上市
第三节 如何进入纳斯达克
第五章 创业企业的管理资本运作和风险防範
第一节 创业企业的管理
第二节 企业上市后的资本运作
第三节 上市企业的风险防範
PART TWO 投资炒股篇
第一章 创业板对主机板的影响
第一节 热点聚焦
第二节 创业板对主机板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二章 如何进行风险投资
第一节 走近风险投资
第二节 硅谷:风险投资创造的神话
第三节 风险投资操作指南
第四节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第五节 风险投资决策的综合分析
第六节 风险投资策略
第七节 二十一世纪中国呼唤风险投资
第三章 投资的行业趋向
第一节 高科技:知识经济的特徵
第二节 值得关注的高科技行业
第三节 应该投资的非高科技行业
第四节 中关村概念股是篇大文章
第四章 在创业板怎样炒股
第一节 创业板:机遇与风险共存
第二节 投资者眼中的创业板
第三节 掌握投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
第五节 认清股市陷阱
第六节 牢记股市金玉良言
第七节 掌握股市兵法
第八节 股市制胜实战经验
第五章 成功个案集锦
第一节 上帝的杰作:DEC
第二节 英特尔:最美的仙童
第三节 微软霸业 谁与争锋
第四节 雅虎:成为一切 提供一切
第五节 网景: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六节 生物技术 前途无量
第七节 IFC:风险投资典範
第八节 数码盈动:李泽锴一天赚够李嘉诚一辈子的钱
第六章 漫漫创业板之路
第一节 创业板面世大事记
第二节 创业板前景展望 下卷
PART THREE 政策法规篇
第一章 创业板规则
第一节 深交所创业板市场规则(谘询档案)
第二节 香港创业板市场规则
第三节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规则
第二章 创业板上市法律法规选编
第一节 证券类
第二节 市场主体类
第三节 税务财会类
第四节 市场秩序类
第五节 涉外经济类
第六节 土地类
第七节 科技类
上卷
PART ONE 企业上市篇
第一章 中国创业板概要
第一节 创业板先知
第二节 创业板定位
第三节 创业板与主机板
第二章 企业上市创业板之路
第一节 如何获得风险投资
第二节 创业板对企业方面的要求
第三节 企业上市前的準备工作
第四节 企业上市程式
第三章 中介机构的选择
第一节 国内中介机构的选择
第二节 海外中介机构的选择
第四章 海外创业板上市之路
第一节 海外创业板市场比较
第二节 如何到香港创业板上市
第三节 如何进入纳斯达克
第五章 创业企业的管理资本运作和风险防範
第一节 创业企业的管理
第二节 企业上市后的资本运作
第三节 上市企业的风险防範
PART TWO 投资炒股篇
第一章 创业板对主机板的影响
第一节 热点聚焦
第二节 创业板对主机板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二章 如何进行风险投资
第一节 走近风险投资
第二节 硅谷:风险投资创造的神话
第三节 风险投资操作指南
第四节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第五节 风险投资决策的综合分析
第六节 风险投资策略
第七节 二十一世纪中国呼唤风险投资
第三章 投资的行业趋向
第一节 高科技:知识经济的特徵
第二节 值得关注的高科技行业
第三节 应该投资的非高科技行业
第四节 中关村概念股是篇大文章
第四章 在创业板怎样炒股
第一节 创业板:机遇与风险共存
第二节 投资者眼中的创业板
第三节 掌握投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
第五节 认清股市陷阱
第六节 牢记股市金玉良言
第七节 掌握股市兵法
第八节 股市制胜实战经验
第五章 成功个案集锦
第一节 上帝的杰作:DEC
第二节 英特尔:最美的仙童
第三节 微软霸业 谁与争锋
第四节 雅虎:成为一切 提供一切
第五节 网景: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六节 生物技术 前途无量
第七节 IFC:风险投资典範
第八节 数码盈动:李泽锴一天赚够李嘉诚一辈子的钱
第六章 漫漫创业板之路
第一节 创业板面世大事记
第二节 创业板前景展望
下卷
PART THREE 政策法规篇
第一章 创业板规则
第一节 深交所创业板市场规则(谘询档案)
第二节 香港创业板市场规则
第三节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规则
第二章 创业板上市法律法规选编
第一节 证券类
第二节 市场主体类
第三节 税务财会类
第四节 市场秩序类
第五节 涉外经济类
第六节 土地类
第七节 科技类
中国创业板上市与投资、融资及股票操作实务全书文章节选
第六则 创业企业的运行管理 一、业务管理
创业企业的业务管理主要包括业务前景分析、业务动态管理两个方面。
1.业务前景分析
创业企业业务前景分析的内容包括所处市场环境的一般分析和某项业务的具体分析。
(1)一般分析。对市场环境进行一般性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目前创业企业所瞄準的市场是否已经发展到了具备开展某些业务的阶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分析市场是否需要某项创新业务来填补空白。这对于一个初创的创业企业特别重要。
一般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该创业企业在当地高新技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②在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上,现存的其他企业生产能力、竞争实力状况如何?各自占有的市场份额是多少?③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容量如何?其他同类或类似企业的参与程度如何?④法律法规对创业企业从事某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创业务是否有资格限制等等。
(2)具体业务分析。在对市场环境作出基本的分析和判断以后,就应该具体分析创业企业所要涉及的高新技术项目。这里不仅要分析哪些开发、研製项目是可行的,还要分析其中最有发展前途及最可能盈利的业务项目,为创业企业构建一个适当的业务结构,这样既可以维持足够的盈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又为将来提高竞争能力做出长远的安排与打算。
对每一项开发项目或业务的具体分析,应该从以下问题入手:①法律上是否有限制?②可能的市场规模有多大?③竞争与市场份额情况如何?④是否具备了该项业务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精通此项业务的人才?开展这一业务对风险资本的需求是多少?可供的资金来源有哪些?资金成本为多少?⑤收益如何?⑥开发该产品项目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2.业务动态管理
创业企业在对业务前景进行可行性分析,按照一定程式开展某项业务之后,由于市场在不断变化,许多未曾料到的新情况、新机会可能会不断地出现在创业企业面前。因此创业企 业应建立起业务动态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修订经营战略,这是创业企业取得经营成功的关键。
创业企业的业务动态管理,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跟蹤研究与管理:
(1)每一项业务是否真有盈利市场?对实际盈利状况与预期的盈利进行比较分析。
(2)有没有在可行性研究中尚未预测到的有吸引力的业务?有没有发现竞争者尚未从事的业务?
(3)创业企业是否已经成功地在客户中赢得声誉?可以再做些什幺来使企业在可能的客户中更为熟知?
(4)创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影响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并损害了创业企业的声誉?
(5)是否存在一些没有预想到的来自外部的监管?是否可能说服主管部门制订更有利的规定,或废除不必要的规定?
(6)新产品的市场行销是否困难?是否与可能的客户取得了联繫?同他们取得联繫的困难是什幺?
(7)竞争是否比预期的更为激烈?是否出现了没有预想到的竞争者?
(8)提供的售后服务是过多还是过少?客户提出过一些建议或表示过不满意吗?职员们能够处理目前业务吗?
(9)创业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如何?各部门之间、主要管理人员之间是否经常出现利益冲突? 二、财务管理
其实财务管理无论对哪一家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正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尤为突出。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月报
在风险投资业中,一般认为按时收到财务月报的重要性,仅次于按时收到创业企业每月偿还的欠债。如果创业企业没有按时送交财务月报,风险投资公司就会认为创业企业经营不力。因为没有準确及时的财务月报,哪个企业也管理不好。延迟财务月报对每个风险投资者而言,都是表示危险的红灯,甚至会成为风险投资公司同创业企业关係恶化的起点。因此, 创业企业必须按时送交财务月报。
财务月报的準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个风险投资者在收到年终财务决算报告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意外。意外有各种类型,常见的是所得过低,即前11个月中显示的利润在年终却大大减少了。这种意外通常是由于年终某些帐目上的调整造成的。问题是调整的幅度和大幅度改变的原因。如果在年终财务报告中有较大的意外将会损害创业企业的信誉。
2.财务状况
一般而言,创业企业家在评价财务问题时是不够现实的。他们常常看不出失败的早期徵兆。创业企业家是乐观的,他们对自己的梦想抱着希望,直到企业的大门被紧锁起来,拍卖 人卖完最后一件设备为止。在所有的可能性中,风险投资公司一般会是首先对创业企业中的警告信号作出反应的人。
(1)延期偿还债务。如果创业企业推迟了到期债务的偿还,很可能就是现金流动非常吃紧的信号。创业企业可能认为,短时间拖欠到期债务,把这笔钱用作企业的流动资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只能带来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企业内在经营问题的怀疑,因此如果可能,创业企业最好不要延期偿还债务。
(2)出现亏损。创业企业,尤其是刚刚创建的创业企业经营上出现亏损,有时并不值得 大惊小怪,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亏损是怎幺造成的?是不是意料之中的亏损?有什幺办法可以儘快地扭亏为盈?
(3)延误财务报告。千万不要无理由地延误财务报告,或者提交準备不充分的报告,因为这会使风险投资公司立即将其作为经营不良的警告。
(4)资产负债表中出现较大变化。如果创业企业应付帐款大幅增加,创业企业应立刻弄清这种变化为什幺发生,并对还款能力进行调查。如果创业企业的存货量变得很大,应立即调查清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3.创业企业家的财务管理
大多数创业企业家都能提出良好的经营计画和坚实的方案,也能理解从银行和风险投资者得到所需资本的价值。但是,只有少数创业企业家能够真正为银行的贷款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负责。
最成功的创业企业家一般是“现金流动的精灵”。他们应能準确地知道为了增加现金流动该怎幺做;在处境艰难时,他们知道到达下一个台阶要多少资金;他们準确地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分配他们难得的资源。每月的利润――亏损报告对他们而言是多余的,因为他们能控制着创业企业每星期、甚至是每天的资金。资金不足问题对小创业企业来说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第六则 创业企业的运行管理
一、业务管理
创业企业的业务管理主要包括业务前景分析、业务动态管理两个方面。
1.业务前景分析
创业企业业务前景分析的内容包括所处市场环境的一般分析和某项业务的具体分析。
(1)一般分析。对市场环境进行一般性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目前创业企业所瞄準的市场是否已经发展到了具备开展某些业务的阶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分析市场是否需要某项创新业务来填补空白。这对于一个初创的创业企业特别重要。
一般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该创业企业在当地高新技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②在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上,现存的其他企业生产能力、竞争实力状况如何?各自占有的市场份额是多少?③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容量如何?其他同类或类似企业的参与程度如何?④法律法规对创业企业从事某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创业务是否有资格限制等等。
(2)具体业务分析。在对市场环境作出基本的分析和判断以后,就应该具体分析创业企业所要涉及的高新技术项目。这里不仅要分析哪些开发、研製项目是可行的,还要分析其中最有发展前途及最可能盈利的业务项目,为创业企业构建一个适当的业务结构,这样既可以维持足够的盈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又为将来提高竞争能力做出长远的安排与打算。
对每一项开发项目或业务的具体分析,应该从以下问题入手:①法律上是否有限制?②可能的市场规模有多大?③竞争与市场份额情况如何?④是否具备了该项业务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精通此项业务的人才?开展这一业务对风险资本的需求是多少?可供的资金来源有哪些?资金成本为多少?⑤收益如何?⑥开发该产品项目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2.业务动态管理
创业企业在对业务前景进行可行性分析,按照一定程式开展某项业务之后,由于市场在不断变化,许多未曾料到的新情况、新机会可能会不断地出现在创业企业面前。因此创业企 业应建立起业务动态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修订经营战略,这是创业企业取得经营成功的关键。
创业企业的业务动态管理,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跟蹤研究与管理:
(1)每一项业务是否真有盈利市场?对实际盈利状况与预期的盈利进行比较分析。
(2)有没有在可行性研究中尚未预测到的有吸引力的业务?有没有发现竞争者尚未从事的业务?
(3)创业企业是否已经成功地在客户中赢得声誉?可以再做些什幺来使企业在可能的客户中更为熟知?
(4)创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影响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并损害了创业企业的声誉?
(5)是否存在一些没有预想到的来自外部的监管?是否可能说服主管部门制订更有利的规定,或废除不必要的规定?
(6)新产品的市场行销是否困难?是否与可能的客户取得了联繫?同他们取得联繫的困难是什幺?
(7)竞争是否比预期的更为激烈?是否出现了没有预想到的竞争者?
(8)提供的售后服务是过多还是过少?客户提出过一些建议或表示过不满意吗?职员们能够处理目前业务吗?
(9)创业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如何?各部门之间、主要管理人员之间是否经常出现利益冲突?
二、财务管理
其实财务管理无论对哪一家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正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尤为突出。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月报
在风险投资业中,一般认为按时收到财务月报的重要性,仅次于按时收到创业企业每月偿还的欠债。如果创业企业没有按时送交财务月报,风险投资公司就会认为创业企业经营不力。因为没有準确及时的财务月报,哪个企业也管理不好。延迟财务月报对每个风险投资者而言,都是表示危险的红灯,甚至会成为风险投资公司同创业企业关係恶化的起点。因此, 创业企业必须按时送交财务月报。
财务月报的準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个风险投资者在收到年终财务决算报告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意外。意外有各种类型,常见的是所得过低,即前11个月中显示的利润在年终却大大减少了。这种意外通常是由于年终某些帐目上的调整造成的。问题是调整的幅度和大幅度改变的原因。如果在年终财务报告中有较大的意外将会损害创业企业的信誉。
2.财务状况
一般而言,创业企业家在评价财务问题时是不够现实的。他们常常看不出失败的早期徵兆。创业企业家是乐观的,他们对自己的梦想抱着希望,直到企业的大门被紧锁起来,拍卖 人卖完最后一件设备为止。在所有的可能性中,风险投资公司一般会是首先对创业企业中的警告信号作出反应的人。
(1)延期偿还债务。如果创业企业推迟了到期债务的偿还,很可能就是现金流动非常吃紧的信号。创业企业可能认为,短时间拖欠到期债务,把这笔钱用作企业的流动资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只能带来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企业内在经营问题的怀疑,因此如果可能,创业企业最好不要延期偿还债务。
(2)出现亏损。创业企业,尤其是刚刚创建的创业企业经营上出现亏损,有时并不值得 大惊小怪,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亏损是怎幺造成的?是不是意料之中的亏损?有什幺办法可以儘快地扭亏为盈?
(3)延误财务报告。千万不要无理由地延误财务报告,或者提交準备不充分的报告,因为这会使风险投资公司立即将其作为经营不良的警告。
(4)资产负债表中出现较大变化。如果创业企业应付帐款大幅增加,创业企业应立刻弄清这种变化为什幺发生,并对还款能力进行调查。如果创业企业的存货量变得很大,应立即调查清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3.创业企业家的财务管理
大多数创业企业家都能提出良好的经营计画和坚实的方案,也能理解从银行和风险投资者得到所需资本的价值。但是,只有少数创业企业家能够真正为银行的贷款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负责。
最成功的创业企业家一般是“现金流动的精灵”。他们应能準确地知道为了增加现金流动该怎幺做;在处境艰难时,他们知道到达下一个台阶要多少资金;他们準确地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分配他们难得的资源。每月的利润――亏损报告对他们而言是多余的,因为他们能控制着创业企业每星期、甚至是每天的资金。资金不足问题对小创业企业来说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