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宏基伟业服装产业园项目由县政府办招商引进,于2011年6月落户红安,项目计画投资10亿元,占地690亩,建筑面积63.5万平方米,项目以配套汉口北为宗旨,以服装生产为核心,打造现代服装产业集群,形成集厂房、办公楼、酒店、公寓等配套一体的现代综合型产业园区,计画2016年实现满园投产,实现入驻企业150家,解决2万人就业,年产值达20亿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红宏基伟业服装产业园
- 外文名:In the red Acer Albert Garment Industrial Park
项目介绍
中红宏基伟业产业集群,计画总投资40亿元,规划总用地3000亩,用五年时间分三期建设。完成招商达产后,年产值200亿元,年可创税收8-10亿元。
园区规划以多层标準化厂房为主导建筑产品,实行产业集群、功能分区的布局,具有“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集约节约用地”两大特徵。该园区已开工面积6余万平方米,主要为多层标準化厂房。
外部合作
3月27日上午,谷川联行有限公司总经理汤一第一行来红安新型产业园区洽谈招商引资合作工作。县领导王映辉、詹才春等陪同考察。
王映辉同志指出,希望谷川联行加强与红安合作,通过打造红安点来辐射全国,以“园中园”模式为切入点解决园区企业目前招商难等问题,以“总部经济”为契机,引领园区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汤一第表示,希望园区积极融入武汉发展,找準差异化发展模式,同时将充分利用企业项目库优势与红安革命老区具有的政策优势等有机结合,通过引进龙头性企业,树立品牌优势,助力打造园区成为新型产业园高科技园区。
据了解,谷川联行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亿元,是专注于政府及工业、商业地产招商领域的专业服务公司,目前已经为10万多家企业提供选址及投资谘询服务。
谷川联行有限公司来红安开展项目对接

项目背景
红安县新型产业园现已形成八大产业集群,分别为:融园家具产业园、振鑫物流园、中国红安和平家居产业城、中国中部轻纺服装之都、宏基伟业创业园、红安高端装备製造园、红安城东工业园。其中佰昌电商批发城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带在全省率先成功上线,119家企业入驻线上电商平台。新型产业园、佰昌电商分别获批“湖北省电子商务示範基地”、“湖北省电子商务示範企业”。
交通区位
红安是武汉“一小时经济圈”的卫星城,处在“1+8武汉城市圈”的紧密圈层,县属五个乡镇与武汉市接壤,素有武汉“后花园”之称。
园区紧邻“一环”、“两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组成现代化主体交通网路,距离武汉市中心40公里、武汉外环红安出口18公里,离武汉天河机场50公里,武汉火车站25公里,长江阳逻货柜专用码头30公里。

横贯武麻、麻竹高速公路,沪汉蓉高速铁路、京广、京九连线线。
生产要素
南部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是红安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驻地朱胜塘历史悠久,是连线省内外各种资源的驿站和中转站,李先念纪念园、天台山、影视城、木兰湖、吴氏祠堂等旅游景点毗邻新区,红安苕、花生、老君眉茶、手工油麵、永河千张、红安大布等特色农副产品源源不断从新区发往国内外。
新区人力资源丰裕,近临武汉百所高校,拥有全省首家能够容纳500名创业人员同时入驻的县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範基地,中雅包装、天弓智慧型、海蓝装备等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建立产学研基地17个、院士(博士后)工作站4家、校企研发中心36个。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十免”、“八支持”、“就业创业培训”、“扶贫攻坚绿色通道”等鼓励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让一大批“科技副总”、海归、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蜂涌而至。
招商环境
投资服务
坚持“热心接待、耐心受理、细心承办、真心服务”,始终把企业、民众满不满意,企业、民众支不支持,企业、民众同不同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準。积极创造条件,减少成本、提高效益为市场主体开闢“绿色通道”,“一站式办结”、“跟我上、搬石头”、“万名干部进万企、创优服务稳增长”、“四为四服务”、“三零五制”、“四节六度”、“五个一批”等一大批助力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亲商、敬商、懂商、悦商、利商氛围蔚然成风。
红安把建设服务配套、交通优越、环境优惠的新型产业园作为吸引企业落户的平台,园区紧邻武汉外环、天河国际空港、武汉新港,横贯武麻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及京广、京九连线线,距离武汉市中心40公里、交通区位优越。自2010年新型产业园建设3年多时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达40亿元,建成了83公里的路网,配套建设了自来水厂、明德国小、园区医院、企业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基本形成园区水、电、路、通信畅通的23平方公里框架,成为项目落户的“孵化”基地和起飞重要平台。
招商机制创新
为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红安创新园区服务机制,实施“企业服务日”,开通服务园区企业“直通车”。通过让县直单位“服务前移”,为落户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从协定签订、开工建设到生产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园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保障。此外,该县出台一系列优惠条件和政策,实行服务性收费打包制,减轻企业运营成本。今年以来,共为企业减少成本1000余万元。
此外,红安县创新招商机制,变单纯招商为招“产业”,实行“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集群招商,以商引商,聚沙成塔,形成产业集群。累计引进了红安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园、中红宏基伟业服装产业园、中红服装产业园、红安中红机电产业园、红安高端装备製造园、红安华中高新科技园、红安食品饮料工业园等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