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镇位于曲靖城南郊10公里,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总人口59494人,辖12个村委会,72个行政村,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16亿元,人均纯收入2978元。三宝俗称“靖州”古城,因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为奠祭“改土归流”和平息土酋叛乱中阵亡的战士,在三宝镇建立三座圆形坟塔而得名。另外还有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三宝镇信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三宝镇
- 外文名称:Sanbao Township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 下辖地区:三宝村,温泉村等
- 政府驻地:三宝村G326路西
- 电话区号:0874
- 地理位置: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
- 面积:127.5平方公里
- 人口:59494人
- 方言:曲靖方言
- 气候条件: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三宝温泉
- 机场:昆明长水机场
- 火车站:曲靖站
- 车牌代码:云D
乡镇概况
三宝镇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中部,北接南宁街道,西邻寥廓街道,东邻沿江、 茨营两乡,南与越州镇交界,西南与陆良、马龙两县接壤。镇政府驻地距市区中心10公里,属典型的城郊型乡镇。辖雷家庄、何旗、雅户、三宝、五联、兴龙、张家营、温泉、青峰、黄旗、鸡汤、长坡12个村民委员会,72个村民小组,85个自然村。全镇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海拔1854—2430米,年平均气温14.6℃,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烤菸、蔬菜、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是一个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销售业、务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业乡镇。辖区内有曲靖工人疗养院、滇东温泉度假村、曲靖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一汽红塔云南汽车製造有限公司、麒麟区蔬菜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昱安建工集团、一汽红塔云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私营企业。
三宝镇公路

三宝镇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发达的交通,便捷的通讯,优惠的政策,淳朴的民风。
历史沿革
位于曲靖市南郊,东邻茨营乡,南接越州镇,西与潇湘乡接壤,北与环城乡、沿江乡交界,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三宝村,距市政府10公里。
“三宝”一名来历的典故起因,就是因为清代在“南城”中修建了三座佛教宝塔文物,“宝塔”是人们对塔的习惯性爱称。人们喜爱三座佛教宝塔文物中的三个“宝”字,就用“三”和“宝”相连为名,后来就用“三宝”一名,取代了原来的“南城”和后来的“宝塔镇”名称。因南城中建有三个宝塔文物而得此吉祥如意的“三宝”雅名。上述即“三宝”名称的起源与由来,并使用至今的传说故事。但是,在清代初期修建的这三座佛教宝塔文物,“三宝”二字并没有出现和用作当地的地名,“三宝”二字出现并作为当地名称使用,那是建塔275年以后的事了!
“三宝”在民国初期时被设为镇,就将以前的“南城”一名废黜,用城中的三个宝塔为名,取名叫“宝塔镇”。后来觉得不妥,在1959年设公社时,就把三个塔中的“三”字,和“宝塔镇”中的“宝”字提取相连,用“三宝”二字重新命名叫“三宝公社”,这就是“三宝”一名正式出现,并使用至今的由来缘故。
1963年1月设三宝区,12月撤销併入环城区。1964年恢复三宝区,1969年又恢复为三宝公社,1984年又将公社改为三宝区。1987年11月改区设镇叫“三宝镇”至今。
“三宝”的三座佛教超度宝塔文物,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爆炸毁掉,三座佛教超度宝塔文物的遗址尚存,还存在有三个佛教超度宝塔的少许部分塔剎,和印刻有佛像及梵文的塔砖建筑物材料。
“三宝”镇现正在筹备恢复重建被爆炸毁掉的三座宝塔,使三座宝塔重新竖立在三宝镇,以三座宝塔让这个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宝镇”的实物见证。
文物古蹟
三宝文笔塔遗址
文笔塔矗立在三宝旧城东南张家营村的文峰山上,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二十五年(1760)由邑令方天保重修。塔为方形建筑,高三丈五尺。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官绅续修,塔高四丈,砖石结构。文笔塔是为地方官绅、文人墨客游山观景、吟诗作赋所建。1958年拆毁,现仅存塔基和重修碑。
雷云墓雷云墓现存曲靖市三宝镇雷家庄村,墓地四周为房屋,占地约20平方米。墓葬破坏较大,现存封土堆长7米,宽5米,高2米。墓旁有一墓碑立于明正统六年(1441),碑作半圆首长方形,高1.65米,宽0.65米,厚0.18米,沙质石碑。碑额有“大明昭信校尉百户雷云碑”12字,正文12行,每行30—50字不等,均正书左行。
民族服饰

五联烟堆古墓群
五联烟堆古墓群在曲靖城南13公里处的三宝镇五联国小旁,俗称烟堆子,为馒头形大土堆,总面积约80平方米,高6.7米,由人工运土堆积而成,从剖面可分辨出不同土壤和文化层。在古墓群中部,发现大量陶罐碎片,陶片为夹沙灰陶,火候极低,上有简单刻画纹饰,呈不规则几何纹。在古墓群下部约1米处,发现陶鼎残足、有简单提耳的陶罐。1987年9月在古墓东侧距地表1.2米处挖出铜釜、铜甑3件,铜矛3件,五株钱数枚。经省博物馆有关人员鉴定,墓型类似珠街八塔台古墓群。
三宝三塔遗址
三宝“改土归流”阵亡将士遗址在曲靖城南10公里处的三宝旧城址,原为三塔建筑,三宝因此得名。塔在1966年“文革”开始后被炸毁,现仅存遗址和部分遗物。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为祭奠在“改土归流”和平息土酋叛乱中阵亡的将士,在三宝建立三座圆形坟塔—雅户塔、城西中心塔、中心塔。雅户塔:共7层,高约3米,上圆,下方形塔座,古朴端庄,石砖结构,砖上有满文。塔内有阵亡将士遗骨,上贴金箔。
城西中心塔:高约4米,上圆,下方形塔座,造型古朴,砖分大砖、小砖、砖上均有满文。中心塔:位于三宝旧城中央,共4层,顶部为六棱形石柱塔尖,六面均刻有满文、汉文,为座佛龛,每龛上刻有一精緻佛像。塔身用砖筑成,砖上有梵文。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塔尖和塔砖等物,塔尖上的文字依稀可辨。三宝三塔是曲靖市境内唯一的祭祀古塔建筑,三塔相望,似一龙形,远观近瞻,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