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是2003年1月1日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
- ISBN:7504930288
- 页数:248页
-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3年1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条形码:9787504930286
- 重量:259 g
内容简介
《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系统归纳、阐述、评析了国内外主要利率理论,比较分析了美、英、德、日等已开发国家以及若干开发中国家的利率政策及改革进程,试图揭示市场经济中利率政策及其改革的一般规律,总结利率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利率政策的历史沿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我国进一步深化利率体制改革,特别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等问题。《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可供金融科研、教学、实务部门的人员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利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古典利率理论
一、从货币利率理论到实物利率理论
二、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一、凯恩斯推翻古典利率理论的原因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可贷资金理论
一、罗伯森等人的可贷资金理论
二、对可贷资金理论的评论
第四节 希克斯-汉森模型(IS-IM分析)
一、希克斯的分析
二、汉森的分析
第五节 弗里德曼的三效应理论
一、流动性效应
二、收入与物价效应
三、价格预期效应
四、弗里德曼三效应理论图解
第二章 利率结构理论
第一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
一、违约风险
二、流动性
三、税收因素
第二节 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一、收益率与利率的变动趋势
二、三种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三节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CIR模型
二、Ho-Lee模型
第三章 利率作用理论
第一节 利率与物价
一、李嘉图-图克之谜
二、魏克赛尔的利率调节物价论
三、吉布森反论及凯恩斯的解释
四、费雪效应
五、利率与物价关係的总考察
第二节 利率与储蓄
一、利率与储蓄的关係——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二、储蓄的利率弹性问题
三、负利率与储蓄增长的并存性——我国的特例
第三节 利率与投资
一、利率与投资的负相关关係
二、利率刺激投资作用的有限性
三、开发中国家的利率与投资
第四节 利率与货币流通
一、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二、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第五节 利率与经济均衡
一、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二、霍曲莱的纯货币商业循环理论
三、凯恩斯的商业循环理论及其演变
第四章 利率政策理论
第一节 利率政策有效性之争
一、利率政策有效性之争的历史回顾
二、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关于利率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第二节 利率刺激效应理论
一、古典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的分析
二、凯恩斯的分析
第三节 一般流动性效应理论
一、从借款人的利率敏感性到贷款人的利率敏感性
二、利率变动的流动性效应
第四节 利率自由化理论
一、早期利率自由化理论
二、麦金农一肖金融发展模型
第五章 已开发国家利率政策及其改革
第一节 美国的利率政策及其改革
一、20世纪30-40年代的利率政策
二、20世纪50-70年代的利率政策
三、20世纪80-90年代的利率政策
四、对美国利率政策历史演变的现实思考
第二节 英国的利率政策及其改革
一、利率结构
二、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
三、英国利率体制的变革过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利率政策的变化过程
第三节 德国的利率政策及其改革
一、利率结构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利率政策的变化过程
三、欧洲货币联盟统一利率政策对德国的影响
第四节 日本的利率政策及其改革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的利率政策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利率政策
三、日本的利率自由化进程
四、日本利率政策的运用给我们的启示
第六章 开发中国家与地区的利率政策及其改革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之前开发中国家和地区的利率政策
一、巴西、智利等国家——失败的金融改革
二、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地区——成功的金融改革
三、对开发中国家利率政策及其改革的现实思考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发中国家和地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阿根廷——失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三、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的启示
第七章 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回顾与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利率政策(1949-1977)
一、国民经济恢复期的利率政策(1949-1952)
二、第一个五年计画时期的利率政策(1953-1957)
三、第二个五年计画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利率政策(1958-1965)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利率政策(1966-1977)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利率政策(1978-1999)
一、利率水平逐步提高阶段(1978-1989)
……
第八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