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商务公函

(2020-02-22 07:03:23) 百科综合

商务公函

商务公函是用来商洽工作、联繫业务,询问和答覆有关具体实际问题的一种公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商务公函
  • 对象:商洽工作、
  • 对应:询问和答覆
  • 属性:公文

特点

1.多向性。在公文中,商务公函的使用最为灵活,行文方向没有严格的限制,主要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单位之间,有时也适用于平级机关、上下级机关之间的行文。
2.多属性。商务公函的适用範围很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行“通知”、“报告”、“请示”、“批覆”的功能。如在乎级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需要告知有关事项,不宜使用“通知”行文时,可用商务公函。又如下级向上级机关询问或请示一般性问题,以及上级机关对这些一般性问题给予答覆或批准时,由于询问、请示、答覆、批准的问题比较简单,可不必使用“报告”、“请示”与“批覆”,可用商务公函行文。

分类

按行文方向分,可分为去函(又称“来函”)、复函。去函,即主动发出的函;复函,即被动发出的函。按内容分,函有商洽函、询问函、答覆函、请示函、知照函、催办函、邀请函、批准函等。商务公函中的请示函、批准函,一般用于机关、企业单位与主管业务部门之间(相互不存在隶属关係),请求批准某一事项时使用。这类函,不能误用为报告、请示、批覆,需要注意。

格式与要求

公函是平行文。在写作时,一般包括四大部分:标题、行文对象、正文、落款。
1.标题一般採用公文规範标题法,即标题由发函机关、事由、受函机关和文种组成。也有的只有事由和文种。
2.行文对象是指公函受文者,写在事由之下的第一行左边,顶袼,后面加冒号。
3.正文是公函的内容即事项,是发函者要告诉对方的具体事情,由三部分组成,即发函因由,发函事项以及结语等,事项部分基本上是叙述和说明的方法,如有要求部分则要根据行文内容来安排,不可过多。结语多使用“特此复函”。
4.落款。包括发函单位的名称和主要负责人的签名以及日期。

撰写注意事项

(一)函的主旨要集中
一般要求一函一事,当然也可写出此“事”的几个方面,但函件宜短不宜长。去函要有鲜明的目的性,复函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不要把一些不相关或离题较远的事写进去,显得主旨不突出。
(二)行文要开宗明义
函件来往都要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开头要注意礼貌用语,但也要摒弃不必要的客套、无须讲的道理、空洞无味的套话。表达要简洁明快,直奔主题。
(三)语言要有分寸感
函件应注意措辞,语气要委婉、平和、恳切、分寸得当,不可强人所难,既要符合本机关职权身份,又要尊重对方,讲究礼节,忌用指令性语言。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