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是由法国华纳兄弟发行的149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麦可·哈扎纳维希乌斯编剧、执导,贝热尼丝·贝乔、安妮特·贝宁等主演,于2014年5月21日在法国上映。
该片以车臣武装战火纷飞的时代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为非政府组织工作的女人,在邂逅了一个当地小男孩后,事态发生了变化,她必须拯救这个可怜孩子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麦可·哈扎纳维希乌斯
- 编剧:麦可·哈扎纳维希乌斯
- 主演:贝热尼丝·贝乔,安妮特·贝宁
-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
- 对白语言:法语、英语、俄语、车臣语
- 中文名:搜寻
- 外文名:The Search
- 其它译名:搜寻、踏破铁鞋寻觅爱、被遗忘的孩子、车臣孤儿
- 出品时间:2014年
- 製片地区:法国
- 类型:剧情
- 片长:149分钟
- 上映时间:2014年5月21日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2177827
剧情简介
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争,小男孩哈德吉的父母在村中被杀,他逃出来加入了流亡的队伍,遇到来自欧盟代表团的NGO工作人员卡罗尔,男孩逐渐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而男孩的姐姐莱莎同时也一直坚持不懈地在各种流亡队伍中寻找他。
另一方面,20岁的科里亚被警察诬赖藏毒,被要求入伍,成为俄罗斯军队中的新兵,在与车臣的战争中,他逐渐被士兵们同化,最终也加入了杀戮的队伍。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卡罗尔 | 贝热尼丝·贝乔 | ---- |
海伦 | 安妮特·贝宁 | ---- |
Ana | Nino Kobakhidze | ---- |
红十字志愿者 | Nika Kipshidze | ---- |
科里亚 | Maxim Yemelyanov | ---- |
莱莎 | Zukhra Duishvili | ---- |
哈德吉 | Abdul Khalim Mamut.. | ---- |
Elina | Lela Bagakashvili | ---- |
上校 | 尤里·特斯瑞洛 | ---- |
“口袋” | Anton Dolgov | ---- |
哈德吉的爸爸 | Mamuka Matchitidze | ---- |
哈德吉的妈妈 | Rusudan Pareulidze | ---- |
直升机士兵 | Dmytro Tuboltsev | ---- |
柏格森先生 | 布贾内·亨里克森 | ---- |
用手枪的士兵 | Dmytro Rybalevskyi | ---- |
训练官 | Igor Lysiuk | ---- |
The Witnessing Woman | Leila Bekauri | ---- |
被轰炸的人 | Robinzon Kavtarashvili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NikaApriashvili LevanBakhia MariaCestone IrakliChikvaidze MollyConners DanielDelume 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SarahJohnson Redlich 托马斯·朗曼 EmmanuelMontamat ChristopherWoodrow KevinPlank AdrianaL. Randall YvesBouvier | 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 JamesCanal ArmelGourvennec JohanaKatz VladimirMokeriya | 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 Guillaume Schiffman | 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Anne-SophieBion | Hervé Jakubowicz Natalya Krimenskaya | Emile Ghigo | Loïc Barnier Thierry Delettre Jacques Mazuel Sabrina Riccardi Polina Rudchik | Ronald Grauer Philippe Aubry | TamarGuliashvili Sofia Kharebashvili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哈德吉演员:Abdul Khalim Mamutsiev9岁,目睹了父母被杀害的全过程,然后带着还是婴儿的弟弟逃脱了杀戮,选了一户没有被俄军的炮火炸毁的幸运的人家,把弟弟放在了门口。在成群饥饿、疲劳和悲痛的难民中,他得到了几个善良的人的帮助,最终来到了一个由美国人海伦经营的孤儿院。
- 卡罗尔演员:贝热尼丝·贝乔法国人,在车臣当地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她撰写关于这场危机的详细报导,希望联合国相关机构能够前来进行干涉。她非常关心战区的人民,在孤儿院附近偶遇哈德吉,决定收留他。
- 科里亚演员:Maxim Yemelyanov俄罗斯青年。因为持有毒品被逮捕、然后选择服役。在军营,他经历了一场“全金属外壳”式的暴力洗礼,必须通过残忍的行径来证明自身价值,最终成为了一台杀人机器。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
2014年5月25日 | 第67届坎城电影节 | 金棕榈奖-最佳影片 | 《搜寻》 | 提名 |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剧本的灵感来源来自弗雷德·金尼曼1948年的同名影片,该片中,蒙哥马利·克利夫特扮演的美国士兵在二战结束后,帮助一个年轻的奥斯维辛倖存者寻找失散的母亲。该片则把这个故事搬到了俄罗斯入侵车臣一战的前线,这场由一次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激化变成的大规模流血冲突,夺去了数千条无辜的生命。
哈扎纳维希乌斯的意图,是想让这场相对较少有纪录片和剧情片电影人染指的战争多发出一次声音,并儘可能写实地拿出一部观点明确、具备情感冲击力的作品。
製作发行
主创单位
製作单位 | 法国小皇后电影公司、La Classe Américaine、Wild Bunch、法国第4电视台、France 3 Cinéma、Ciné、France Télévisions、Orange Studio、SofiTVCiné、NJJ Capital、Sarke Studio、Westart Invest |
---|---|
发行单位 | 华纳兄弟公司(法国)、GAGA(日本)、Dreamwest(韩国)、安乐影片(中国香港)、01 Rai Cinema(义大利)、Vertigo Média Kft.(匈牙利)、Filmarti(土耳其)、September Film(荷兰) |
影片上映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细节 |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细节 |
---|---|---|---|
法国 | 2014年5月21日(坎城电影节) | 波赫 | 2014年8月18日(塞拉耶佛电影节) |
加拿大 | 2014年9月12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瑞士 | 2014年10月5日(苏黎世电影节) |
土耳其 | 2014年10月11日 | 印度 | 2014年10月19日(孟买电影节) |
罗马尼亚 | 2014年10月24日 | 法国 | 2014年11月12日(阿拉斯电影节) |
法国 | 2014年11月14日(萨尔拉电影节) | 马其顿共和国 | 2014年11月16日(“电影日”电影节) |
法国 | 2014年11月26日 | 比利时 | 2014年11月27日 |
印度 | 2014年12月6日(班加罗尔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15年1月7日(棕榈泉国际电影节) |
土耳其 | 2015年1月23日 | 义大利 | 2015年3月5日 |
塞尔维亚 | 2015年3月7日(贝尔格勒电影节) | 加拿大 | 2015年3月13日(限定) |
立陶宛 | 2015年3月20日(维尔纽斯国际电影节) | 波兰 | 2015年3月27日 |
美国 | 2015年3月29日(索诺玛国际电影节) | 日本 | 2015年4月24日 |
荷兰 | 2015年4月30日 | 以色列 | 2015年5月7日 |
中国香港 | 2015年5月21日 | 爱沙尼亚 | 2015年5月22日 |
丹麦 | 2015年6月4日 | *影片上映参考资料 |
影片评价
用力过猛的导演在电影中注入了过多的个人政治倾向意图,把《搜寻》拍成了一部失败的政治说教片。

战争中的搜寻是是政治的胜利,亲情的团聚还是人性的迷失与救赎,导演似乎并没有给出更高立意的思考与答案,而是将目光停留在了一味的批判与斥责。
批判斥责的意图毫不掩饰地袒露在很多镜头细节上,暴力血腥的表达虽然让人在视觉与思想上感到震撼,但也难免唏嘘作者用力过猛,反而让自己局限在了片面展现战争的残酷面上。三条线索略显凌乱,不过片头与片尾的巧妙联结让人觉得小有惊喜。战争的残酷路人皆知,导演用各个方面的表达最终只印证了这样的事实,未免让人有点遗憾。
导演通过“孩子”的角色,来强化自己对战争和强权政治的控诉力度,难免有卖乖讨巧的嫌疑。小男孩的演技在他的年纪说来算是不易,但哀伤的面庞和悲苦的角色设定让人在观看过程中总是会暗自出戏,感叹演员内心的憋屈。片中有一段哈吉独自在家中随着音乐舞蹈的戏,倒是可以算作整部片中让人记忆深刻的点睛之笔。孩子在战争中的忍耐与压抑中,终于放开自己的天性,随着音乐尽情舞蹈——这样的对比让人内心五味杂陈。不过,对于整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相比,这样的亮点并不足以弥补它冗长和沉闷说教的不足。(网易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