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海底餐厅

(2020-01-01 16:43:18) 百科综合
海底餐厅

海底餐厅

海底餐厅,是指在海平面以下6米处的餐馆,餐厅外层是透明的有机玻璃,可容纳12人同时就餐。餐厅只提供午餐和晚餐,从早上11点到午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海底餐厅
  • 外文名:Undersea Restaurant
  • 容量:可容纳12人同时就餐
  • 名称:马尔地夫“Ithaa”餐馆
  • 营业时间:早上11点到午夜
  • 开业时间:2005年4月15日

构造

世界首家海底餐馆是马尔地夫“Ithaa”餐馆,该餐厅位于希尔顿度假酒店(the Conrad Maldives Rang ali Island),在海平面以下6米处。
外层是透明的有机玻璃,可容纳12人同时就餐。餐厅只提供午餐和晚餐,从早上11点到午夜。
这家别具一格的餐厅名为“伊特哈(Ithaa Undersea Restaurant )”,当地语意思为“珍珠”,其四壁完全由玻璃製成,位于温暖的印度洋水下5米处。餐厅被颜色艳丽的珊瑚暗礁环抱着,各种海洋生物在珊瑚礁间穿梭往来。该海底餐馆长9米,宽5米,可容纳14人同时就餐,外层为透明丙烯有机玻璃屋顶,通过弧形屋顶可以欣赏到270°的海底景色。餐馆为总部设在纽西兰的M.J莫菲舍设计顾问公司设计和建造,2005年4月15日开始营业,膳食价格在120美元(午餐)至250美元(正餐加客房费)之间。餐馆入口处为设在一码头末端茅屋亭内的螺旋楼梯,2004年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海浪最高距离楼梯入口不到0.3米,但并未对餐馆造成任何损害。
海底餐厅海底餐厅

建造经历

2004年2月马尔地夫皇冠公司与M.J莫菲公司进行了接洽,要求建造一家独特的海底餐馆,伦格里岛所有人皇冠公司将该岛租借给马尔地夫希尔顿餐馆,皇冠公司最初构想将该海底餐馆建成直墙和玻璃窗样式,后来同意M.J莫菲公司麦克-莫菲(MikeMurphy)的丙烯有机玻璃通道的设计模式,这种通道是为吉隆坡国家科学中心设计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馆通道。 “珍珠”的技术设计和製图工作于2004年正式开始。莫菲最初计画在伦格里岛海滩建造这个餐馆,建成后,将餐馆通过绞盘置入海中,但建造总重175吨的餐馆结构遇到很多技术挑战,加上马尔地夫资源有限,又没有相关的质量监製,所以最终决定将建造餐馆结构的地点设在新加坡。
海底餐厅海底餐厅
2004年5月,建造工作正式开始,同年10月竣工,包括安装5米宽的丙烯有机玻璃拱顶,空调和电线。2004年11月,“珍珠”被吊至一艘远洋驳船运往马尔地夫,16天后抵达,这时的“珍珠”重175吨。
2004年11月19日,在85吨装沙子压舱物的帮助下,“珍珠”被沉到海底,它被精确地放置在打入海床4至5米深的4根钢柱上,然后用混凝土牢牢固定在钢柱上。该餐馆预计寿命为20年。马尔地夫-希尔顿饭店占地两个私人岛屿,里面有9家餐馆,其中包括便包括这家独一无二的海底餐馆。

造价与花费

该水下餐厅造价3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163万),重达175吨,修建于新加坡,随后被完整无缺地放置于印度洋中,因此内部未曾进水。餐厅共设有14个座位,人均花费190英镑(约合人民币1900元)可享受一顿美妙晚餐——包括鱼子酱和龙虾在内的六道当代欧洲美食,餐厅还提供便宜一些的四道菜午餐和鸡尾酒等。由于建在清澈湛蓝的水下,餐厅光线太过充足,侍者和顾客被要求戴上太阳镜。

最新新闻

2015年12月22日,在位于合肥蜀山区的海洋主题餐厅内,“美人鱼”在为顾客表演。当日,安徽省合肥市的首家海洋主题餐厅正式营业。顾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可观看海洋生物及“美人鱼”在餐桌旁游弋。

评价

thaa被《纽约每日新闻》评为“全球最美丽餐厅”。餐厅发言人表示:“ Ithaa被设计成水族馆风格,以让顾客直观地感受到印度洋的多彩、纯净和美丽而不用打湿双脚。”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