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穷国的国富论(上·下卷)

(2020-01-28 11:57:55) 百科综合
穷国的国富论(上·下卷)

穷国的国富论(上·下卷)

《穷国的国富论(上·下卷)》是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埃里克·S.赖纳特。

基本介绍

  • 书名:穷国的国富论(上·下卷)
  • 作者:埃里克·S.赖纳特
  • ISBN:9787040202748
  • 页数:701
  • 定价:68.00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1

内容简介

《穷国的国富论:演化发展经济学论文选(上下)》主要内容:自文艺复兴以来,在经济学中就形成了一种由重商主义、德国历史学派、马克思经济学、美国制度主义、熊彼特经济学等一直延续到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思想传统。这是一种把生产、知识、创新、协同、报酬递增和由此所引致的制度变迁看作是经济发展核心机制的“以知识和生产为基础的替代性教规经济学”。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之所以相继崛起,就是因为当她们处于穷国地位时就接受了这种“替代性教规经济学”的基本法则。
《穷国的国富论》上卷包括两编:基本经济理论和技术、制度与经济发展。第一编的第一章勾画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替代性教规经济学的历史,也说明了替代性教规经济学怎样与标準的教科书经济学迥然相异。第二章讨论了标準的教科书经济学试图把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转变为数量一数学科学所存在的理论和哲学问题。第三章把西欧经济成长的起源追溯到整个社会对创新态度的改变:西欧创新文化的诞生。第四章收录的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文版中所没有但作为德文初版的第7章:“作为整体的经济”,这一章目前仍不被我国读者所了解。作为基本理论篇的结尾,第五章讨论了熊彼特在处理形式化的经济学体系与替代性教规经济学之间关係上的“精神分裂症”。

目录

第一编 基本经济理论
第一章 替代性教规:文艺复兴经济学史——论以非物质和生产为基础的教规在经济思想史和经济政策史中的作用
1 经济理论的类型与两种教规的基础
2 文艺复兴经济学教规的家族世系图
3 两种教规的比较
4 两种教规:选择性使用、方法论的精神分裂症和机会主义的无知
5 文艺复兴经济学中的交流和基础设施
6 教规战役:正面的对抗(从第一次到第五次的方法论之争)
7 国际贸易政策与两种教规
8 现代经济学中的两种教规:理论和实践政策

第二章 社会科学定量化和数学化初探:主要以经济学为例
1 引言
2 物理学
3 数学
4 定量分析倾向
5 真理和方法
6 方法
7 结论

第三章 经济创新起源探究:作为经济成长前提的宗教格式塔转换及发明责任
1 引言
2 经济学中创造力与形式主义的对峙
3 探索经济成长的源泉并不断地发现新的增长
4 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冲突的历史根源
5 宗教格式塔转换——从宗教阻碍经济成长到宗教促进经济成长
6 格式塔转换与英国的工业化
7 莱布纪茨和沃尔夫体系:单子、责任和对经济学的总体态度
8 沃尔夫“责任体系”中的人类意志、发明和创造力
9 结论:对经济成长的理解——沃尔夫与大胆地突破以交换为中收的经济理论的责任
附录:沃尔夫论经济变革和创新
第四章 作为整体的经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遗弃的第七章

第五章 两种经济学教规之间的熊彼特
1 熊彼特与马克思:在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学的海洋中迷途的水手
2 熊彼特思想的“精神分裂症”
3 经济理论的类型与熊彼特的二重性
4 熊彼特与哈佛大学的其他教规
5 结论性的评论:熊彼特复兴及其脉络

第二编 技术、制度与经济发展
第六章 技术演化、範式转换与社会一制度变迁
1 对技术及其演化模式的理解
2 作为常识模型的技术经济範式使得生产领域发生转变
3 经济结构变化与社会制度的惰性
4 技术组织範式引导社会制度领域的变革

第七章 古代的、老的和新的制度主义:制度与不平等发展的历史透视
1 文艺复兴和熊彼特式制度的诞生
2 现代发现争论背景之下的制度和经济学传统
3 制度和神的归来:地理、气候和疾病
4 制度建设与发展:协同演化和因果箭头的方向
5 不同的理论与不同类型的制度:哈耶克式与熊彼特式
6 阻碍变迁的制度:制度僵化与制度过量
7 结论:将生产和制度一起带回来
附录1:熊彼特重商主义制度与政策:推动和保护新知识的文艺复兴的经济政策
附录2:经济发展阶段

第八章 制度在经济变迁中的作用
1 引言
2 制度变迁原因与结果的概念化
3 韩国发展型国家的(兴起与)衰落
4 全球层次上的制度建设: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例
5 结语——迈向经济变迁的一种制度主义研究思路

第九章 银行业与发展融资:熊彼特与明斯基的观点
1 引言
2 熊彼特、彭罗斯和明斯基的企业理论:以知识为基础的理论和现金流理论
3 熊彼特在融资、创新和增长能力等方面的观点
4 明斯基对银行、金融和流动性的看法
5 银行业的竞争、监管和创新
6 全球化、金融脆弱性与开发中国家
7 从德国和美国的经验看金融政策与发展
8 小结

第三编 经济史与当代欠已开发国家
第十章 技术在富国和穷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熊彼特体系中的尔发达问题
第十一章 重商主义与经济发展:熊彼特动态、制度建设与国际评价基準
第十二章 评价成功的基準:同时代的欧洲经济学家对荷兰共和国(1500-1750)的观点
第十三章 竞争力及其思想先驱:五百年跨国比较的视角
第十四章 大陆、国家和次国家的创新体系:互补性与经济成长
第十五章 技术变迁与作为移动目标的发展机会

第四编 欠已开发国家经济问题的思想史
第十六章 作为发展经济学的德国经济学: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七章 义大利的政治经济学传统:启蒙运动时期半边缘化地区的发展理论与政策
第十八章 早期的国家创新体系:以舍拉1613年的《简论》为例
第十九章 经济学中的创造性毁灭:尼采、桑巴特和熊彼特
第二十章 卡尔·比切尔与技术经济变迁的地理学维度:以生产为基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