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与改革》是2008年1月1日由华中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本书就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三个核心问题,即课程综合化、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以及“术科”课程範式的转型进行了研究,其结论也是颇具建设性的。
基本介绍
- 书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与改革
- ISBN: 7562237905, 9787562237907
- 页数:291页
- 出版社:华中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1月1日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与改革》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我国的制度化体育教师培养肇始于1904年。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培养体育师资的高等学校专业的名称几经变化,直到l988年在新的专业目录中才明确为“体育教育”这一名称,并沿用至今。一百多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无论是在全国的区域分布面,还是在专业点的数量上,它始终排名第一,是体育学类中培养体育人才数量最多的专业。作为体育学类中规模最大、发展相对成熟的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直接决定着我国体育教师的质量,而且还间接影响着其他体育专业的发展。社会需求是高等学校专业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zzjj}
图书目录
序
总论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与改革研究
一、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心转移
(二)“师範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制度性转轨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专业化发展
(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中的典型问题透视
(一)教育性质的“通才”与“专才”
(二)价值取向的“理论型”与“实践型”
(三)专业口径的“宽”与“窄”
(四)课程方案的“指令性”与“指导性”
(五)课程结构的“刚性”与“弹性”
(六)运动技能的“高”与“低”
(七)术科课程目标的“技术性”与“教学性”
(八)体育教师教育重心的“前倾”与“后移”
(九)体育教师教育机构的“各司其职”与“一体贯通”
(十)发展取向的“自主”与“仿外”
三、结论与建议
(一)把握教育潮流,深化课程改革
(二)推进专业化进程,明确“专业”定向
(三)超越“运动技能”本位,凸显“专业知能”基点
(四)着眼教学智慧,培养教学人才
(五)辨析问题真假,重塑“术科”模式
(六)实施课程综合,精炼课程体系
(七)致力融会贯通,实现前后对接
(八)夯实学科基础,强化专业支撑
(九)着眼未来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十)贯彻免费教育,致力模式创新
第一章 反思与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历史背景与国际视野
第一节 依附与自主: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百年省思
一、后发外生: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依附发展
二、特色凝练:中国体育教师教育基本走向
第二节 问题与思路: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现实抉择
一、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现状综述
二、中国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的十大论争
三、专业定向:体育教师教育的基本取向
第三节 特徵与趋向:主要已开发国家体育教师教育概览
一、国外体育教师教育现状
二、国外体育教师教育的当代特徵与趋势
第二章 学会教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致力点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运动技能”取向的超越
一、运动技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价值取向
二、体育教师专业“运动技能”取向的局限性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重新定位
一、教学知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
二、体育教学知能的特徵
第三节 从经验到科学再到艺术:体育教学的三种境界
一、体育教学的三种层次
二、体育教学的内部特性分析
三、对体育教学的几点认识
第三章 专业化: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基本取向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
一、专业及专业化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与师範教育专业化取向
一、教师的专业化
二、教师专业发展及师範教育专业化取向
第三节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及策略
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必然性
二、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行动策略
第四章 夯实基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典型问题
第一节 “体育教育类”课程问题辨析
一、体育教育学科的发展与体育教师职业的演变
二、体育教育类课程问题剖析
三、体育教育类课程的重构策略
第二节 “术科”类课程问题探究
一、术科的来源及辨析
二、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内部问题检视
三、“术科”课程建设理路与策略
第五章 综合化: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
第一节 综合化: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取向
一、课程综合化的背景
二、课程综合化的实质及意义
第二节 课程综合化对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体育科学的综合性决定体育专业课程的综合性
二、体育教师的複合型要求呼唤体育专业课程的综合化
第三节 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综合化
一、课程综合化的限制
二、课程综合化的方式
三、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综合
第六章 走向贯通: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体化”改革
第一节 实用性与唯理性: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观辨析
一、实用性:传统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观认识
二、唯理性:当前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观误识
三、转识成智: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观的再认识
四、新实践观对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第二节 基础体育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对接与整合
一、立足于中国小体育教师确立培养目标
二、观照基础教育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
三、把《新课标》纳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之中
四、高校师资养成与中国小教师连结
第三节 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研究
一、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共赢关係分析
二、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剖析
三、促进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
第四节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认识
一、“扩容”导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透视
二、成人学习: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设计的理论依据
三、有效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特徵
第七章 创新型人才: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新要求
第一节 创新:现代教师专业的核心要素
一、创新教育:现代教育的本义和灵魂
二、创新与教师工作的关係
三、实施创新教育: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关键
第二节 创新型人才与创新型教师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二、创新型教师的个性结构
三、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基本特徵
第三节 创新型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模式建构
一、模组整合式课程:创新型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定
二、灵活多样化管理:创新型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体制
三、创新型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学习要求
第八章 模式创新:“免费教育”回归下的体教专业改革的现实选择
第一节 “师範生免费教育”回归: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政策动态
一、“师範生免费教育”的历史变迁
二、“师範生免费教育”政策要点
三、教育部直属六所试点师範大学实施师範生免费教育办法概览
第二节 “师範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理性审视
一、师範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自身限度
二、师範生免费教育面临的实践困惑
三、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的现实挑战
第三节 “师範生免费教育”回归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创新
一、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二、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选择
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以华中师範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模式创新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