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猫眼蛇

(2020-01-25 10:47:41) 百科综合
猫眼蛇

猫眼蛇

游蛇科(Colubridae)林蛇属(Boiga)爬行类,约30种。分布于热带非洲至澳大利亚和玻里尼西亚群岛一带,常见于住房的地上或树上。多夜间捕食鸟类。毒性弱,毒牙生在口的后部。因瞳孔呈椭圆形,眼可能为绿色而被称为猫蛇或猫眼蛇。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猫眼蛇
  • 拉丁学名:mangrove snake
  • 别称:猫蛇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爬虫纲
  • 亚纲:双孔亚纲鳞龙次亚纲
  • :有鳞目
  • 亚目:蛇亚目
  • :游蛇科
  • 亚科:黄颔蛇亚科
  • :林蛇属
  • 亚属:游蛇亚科
  • :林蛇
  • 分布区域:热带非洲至澳大利亚和玻里尼西亚群岛一带
  • 亦称:林蛇

生活习 性

黄环林蛇是典型的夜行性树栖蛇类,在野外通常以两栖类、小型蜥蜴、鸟类与小型哺乳类与其他动物的卵为主食,咬囓时会紧咬住不放,本种具有后沟牙 ,有轻微毒性,有时还会注入相当数量的毒液。性情凶勐,遇到威胁常会摆出典型的防卫姿态,并在有机会的时候发动攻击,不过在人工饲养之下,此个性可经由驯化来改善,个性就会变的温驯。

体形特徵

头短而宽,身体粗壮。马来半岛至菲律宾一带的黄环林蛇(B. dendrophila)体表黑色,有黄色条纹,唇与喉部黄色;体长可达1.8公尺(约6呎)。印度和亚洲中部的伽马林蛇(B. trigonata)体长1.2公尺(约4呎),褐色;主要营树栖生活;自卫方法同于其他林蛇,将身体挺立呈S形,前半身膨胀,反覆进攻。棕色林蛇(B. irregularis)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地区,身体固定在树枝时,能跨过很远距离攻击猎物。
体长达1.8~2.5公尺左右,是林蛇属(Boiga)中体型最大的蛇种,也是亚洲最大的树栖性蛇种之一。体型细长而稍呈侧扁,头部大且略成三角形,灰色的大眼睛有着垂直瞳孔,具后沟牙,全身鳞片平滑具有光泽。头部背面为黑色,上唇鳞、下颔和喉部为鲜黄色,身体背部为黑色,体侧有许多条黄色细斑纹,腹部为黑蓝色。

毒性分析

黄环林蛇是一种微毒蛇类,是一种原始毒蛇,毒牙位于后方。黄环林蛇的毒液较多,估计了为了弥补毒性不强的弱点。食 性 本种主要吞食鸟蛋或猎食啮齿类、鸟类、两栖类与蜥蜴,咬囓时会紧咬住不放,具后沟牙。毒 性:微毒

黄环林蛇亚种

黄环林蛇亚种列表: 1. Boiga dendrophila occidentalis - 产于印尼 (巴比、巴珠群岛、妮亚斯、苏门答腊) 2. Boiga dendrophila annectens - 产于印尼 (加里曼丹)、汶莱达鲁萨兰国与马来西亚东部 3. Boiga dendrophila dendrophila - 产于印尼(爪哇岛)与波罗洲 4. Boiga dendrophila divergens - 产于菲律宾群岛 (吕宋岛、玻里洛岛) 5. Boiga dendrophila gemmicincta - 产于印尼 (苏拉威西岛) 6. Boiga dendrophila latifasciata - 产于菲律宾群岛 (民答那峨岛) 7. Boiga dendrophila levitoni - 产于班奈岛 (与其他邻近的岛屿,包括维萨亚斯地区) 8. Boiga dendrophila melanota - 产于泰国南部、马来西亚西部、新加坡、印尼 (苏门答腊) 9. Boiga dendrophila multicincta - 产于菲律宾群岛 (巴拉巴克、巴拉望)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