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

(2020-04-13 17:54:28) 百科综合
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

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

《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是2009年11月01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
  •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页数:182页
  • 开本:16
  • 作者:华春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2147423

内容简介

《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内容简介:遥望苍穹,白天,我们可以看到光芒万丈的太阳,晚上,我们能看见群星璀璨。那些发光的大多数是一颗颗恆星,它们像一颗颗眼睛一样注视着我们。它们是那样的遥远,那样的神秘,古人说,天上的每一颗星,都代表着一个神,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此呢?人们为了观测方便,把天空中的星星划分成一个个星座或星宿,还赋予这些星座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与故事。近代,科学家早已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它们,发现原来它们也和太阳一样,是个发光发热的恆星,只是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看起来很小而已。这些恆星是从哪里来的?恆星到底是由什幺东西组成的?恆星为什幺会发光发热?浩瀚的宇宙究竟藏着什幺秘密?《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讲述了许多恆星和宇宙的各种奥秘,且配有精美插图,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恆星的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掌握天文知识。

编辑推荐

《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编辑推荐:夜晚的天空,星星点点,特别漂亮,那你知道是什幺让那些星星在我们漆黑的夜晚发出钻石般闪耀的光辉幺?其实,恆星就是这个宇宙中的光明使者、夜空中璀璨的“钻石”。《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从恆星的来源入手,分章节介绍了恆星和各大星系之间的关係,恆星的特性、作川以及和恆星有关的一些小常识。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是青少年的最佳科普读本!《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恆星》由华春编着。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宇宙的明珠——恆星认识篇
第一节 恆星的成长曆程
1.遥远的传说——恆星的起源
2.恆星的幼年
3.恆星的壮年
4.恆星的晚年
5.恆星的末年
第二节 恆星的类型介绍
1.宇宙之骄子——太阳
2.离太阳最近的恆星——比邻星
3.亮度有变化的恆星——变星
4.宇宙爆炸的新产物——新星
第二章 宇宙的奥秘——恆星介绍篇
第一节 遥望星空——恆星的基础知识
1.恆星的质量
2.恆星的温度
3.恆星的运动
4.恆星的分布
5.恆星的大小
第二节 解读宇宙之子——恆星的诠释
1.恆星的距离
2.恆星的“脸谱”
3.星团的秘密
第三章 宇宙之间——恆星探索篇
第一节 恆星与银河系的亲密关係
1.银河系的发现
2.银河系的结构
3.银河系的运动
第二节 心心相印的恆星与行星
1.行星
2.新的行星定义引发争议
第三节 亲密无间的恆星与地球
1.地球的起源
2.地球的年龄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自转与昼夜交替
6.碰撞的美丽——流星
7.恆星星际航行
第四章 神秘的星座——欣赏篇
第一节 春季星座——大熊座
第二节 夏季星座——天琴座·天蝎座·人马座
第三节 秋季星座——仙后座
第四节 冬季星座——猎户座
第五章 动漫恆星——恆星知识篇
第一节 恆星的芳龄几何
1.恆星年龄的测定
2.恆星会死亡吗?
3.濒临死亡的恆星——红巨星
第二节 科学的千里眼——恆星的观测篇
1.伽利略望远镜
2.克卜勒和沙伊纳的天文望远镜
3.牛顿天文望远镜
4.射电望远镜
5.哈勃望远镜
6.遥望太空的眼睛——天文台
7.天象馆
第三节 中国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
1.乾支记时法
2.太初曆
3.大衍曆
4.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文摘

第二节 恆星的类型介绍
1.宇宙之骄子——太阳
(1)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恆星吗?
太阳的一生当中带着许多“最”的头衔:看上去最大、最亮、和人类关係最密切。其实,之所以这样评价它,是因为它离我们最近。其实在数以万计的恆星中,它是十分普通的一员。
在众多恆星中,太阳的个头居中,比它还小得多的是天狼伴星,半径只有5080.7千米,比地球还小;而中子星通常是有一二十千米大小。太阳的体重也是居中的,它的体积是2×10的27次方立方米,是地球的约1.3×10的4次方万倍,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银河系中的一颗中等大小恆星。距离地球1.5×10的8次方千米,半径约69.6万千米,据估算,从地球到太阳上去步行要走3500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20多年。它的平均密度为1409克/立方厘米,质量1989×10的38次方克,表面温度5770K(1K=—272.15℃),中心温度1500万K。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其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2)太阳元素知多少
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6000℃。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看见太阳内部的结构。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物理理论和对太阳表面各种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太阳内部结构和物理状态的模型。但它究竟由什幺物质所组成,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太阳的结构从里向外主要分为:热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大气层。太阳能量的99%由中心的核反映区的热核反应区产生。太阳中心的温度和密度极高,它发生着由氢聚变为氮的热核反应。而该反应足以维持100亿年,因此,太阳目前正处于中年期,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3%,氦约占27%,其它元素占2%。

序言

莽莽苍苍的山川大地,茫茫无际的宇宙星空,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神奇变化的大千世界中。面对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古往今来曾引发多少人的惊诧和探索。它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更是充满了幻想和好奇的青少年渴望了解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系统、全面、準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团结出版社按照国家确定的学生科普知识标準,编辑出版了《青少年科普图书馆》大型丛书,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值得支持和推广的出版工程。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是加快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加快国家发展,要抓紧时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把科教兴国战略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眼于长远,努力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大量优秀的科普读物的出版发行正是科学的教育和普及的基础性工作,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文化基础工程。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同时也是我们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共十七大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是“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特别提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誌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建设和发展的轨道。为持续开展民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自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多年来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坚持不懈的送书下乡活动,推动了科普工作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边远地区和广大青少年中的开展,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适应国家建设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发展的需要,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像《青少年科普图书馆》丛书这样一类科普读物的大量出版,符合广大青少年探究自然科学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慾望,相信一定会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和喜爱。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出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