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岩矿硒

(2020-06-29 19:14:55) 百科综合

岩矿硒

岩矿硒是环境中硒的最初主要来源。岩矿硒的地域分异主要决定于岩石的成因类型。硒与硫的性质颇为相似,最容易进入硫化物的结晶架格,只有硫的浓度明显下降的场合下,才形成硒的独立矿物。目前已知有40多种硒的独立矿物,主要的如硒银矿、硒铜矿、硒铅矿等。

硒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0.05mg/kg(维诺格拉多夫,1962;泰勒,1964)。在各岩类中,火成岩中硒的含量接近于地壳含量,而沉积岩中的页岩及碳质和粘土质沉积物的硒含量较高。我国岩石中硒平均含量为0.073mg/kg(谭见安,1996)。同样,硒在岩石中的分异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在沉积岩或沉积物中差异较大。这与它们的岩性和组成有关,一般含碳质高的细粒岩石或沉积物含硒高,如湖北恩施硒中毒区的碳质页岩含硒量可达280mg/kg,而分布在我国低硒带的紫色砂岩和黄土层,其含硒量多在0.05mg/kg左右。可见岩石中硒的地域分异与岩类有密切的关係。内生作用对于岩石中硒,特别是岩浆岩中硒的分布有主要作用。在岩浆的主要结晶过程中,硒未发生富集,所以造岩矿物的含硒一般接近于克拉克值或者更低。硒的富集发生在岩浆硫化物与硅酸岩浆发生分离的过程中,硒与硫同时进入到硫化物熔离体中,成为岩浆硫化物的杂质元素。因而硫化物的硒含量比克拉克值要高得多,可达数十倍至数乾倍。它在有关矿物中,是以类质同象进入硫化物晶格的。岩浆期后热水溶液活动、气成热液作用、火山和喷气活动等都对硒的富集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影响。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