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奥地利先令

(2020-02-08 17:23:26) 百科综合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是原奥地利的货币单位。奥地利财政部长凯恩博克因此决定于1923年12月推出名为“先令”的新货币。先令硬币于1924年6月投入流通,纸币于1925年2月发行。现在已经停止使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奥地利先令
  • 外文名:Austrian Schilling 
  • 货币单位:先令、格罗申
  • 原符号:S 或 öS
  • 与欧元兑换:1欧元 :13.7603先令

基本信息

一名称符号
奥地利先令(Austrian Schilling 符号:S或öS. 标準符号:ATS)
二演变历史
1918年奥匈帝国的解体伴随着急剧的通货膨胀。在历时四年的战争期间,奥匈盾的国内购买力丧失十六分之十五,国外币值也下降三分之二。自与匈牙利实行分治后,奥地利1919年创办一家中央银行,仅在本国国土流通的奥匈克朗上加盖“奥地利”的印戳。到了1922年,通货膨胀突破每月100%的速度,美元对奥地利克朗的比价竞超过1914年的14400倍。财政部长凯恩博克因此决定于1923年12月推出名为“先令”的新货币。有人对货币名称感到惊奇,凯恩博克解释说:“与一些人的想法相反,选择这个名称并不是要让人联想起英国的硬币。我们选用‘先令’一词,因为这是奥地利硬币或德国硬币从未用过的一个词。”先令硬币于1924年6月投人流通,纸币于1925年2月发行。1先令兑换1万克朗。
先令当时又名“阿尔卑斯元”。德奥合併后,先令于1938年4月被德国马克所取代。1945年12月,盟军在一周内又恢复了先令,基础汇率为10先令换1美元。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保护”法令于1947年强行把战争期间存入的、名义价值在150先令以上的存款一律按三分之一计算。许多储户因此破产。
奥地利于1948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53年,在26先令换1美元的汇率基础上,奥地利保证先令的可兑换。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奥地利货币当局另闢路径,决定先令与一篮子货币(包括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比利时法郎、荷兰盾、丹麦克朗、挪威克朗和瑞典克朗)相联繫。到了1973年,先令单方面与欧洲货币蛇行浮动挂靠。三年后,德国马克被选为唯一的挂靠货币。这种情形一直到奥地利于1995年1月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兑机制时为止。

票面图案介绍

1982-1988版:
20先令:奥地利画家,雕刻家莫里茨·达芬格尔(1790-1849),维也纳的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50先令: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维也纳的阿尔瑟格伦德的建筑。
100先令:奥地利经济学家欧根·波姆·冯·巴维克(1851-1914),维也纳的奥地利科技专科学院。
500先令:奥地利建筑师,设计师,作家,教育家奥托·华格纳(1814-1918),华格纳的代表作维也纳的奥地利邮政储蓄银行。
1000先令: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丁格(1887-1961),维也纳大学。
5000先令:奥地利古典音乐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维也纳国立歌剧院。
1997年版:
500先令:奥地利画家,音乐家罗莎·梅勒德尔(1858-1938),梅勒德尔的婚礼。
1000先令:奥地利医学家,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1868-1943),兰德斯坦纳在实验室工作。

奥地利先令纸币图片

1982年始发版

面值正面背面
20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50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100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500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1000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1000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5000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1997年始发版

面值正面背面
500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1000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硬币图片

面值正面背面
2 格罗申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5格罗申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10格罗申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50格罗申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1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5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10 先令
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
主币辅币兑换比
纸钞面额有5000、1000、500、100、50、20先令;
硬币面额有1、2、5、10、50格罗申和1、5、10、20、25先令
1先令等于100格罗申(Groschen以前德国的小银币)。

国家介绍

奥地利位于欧洲的中部,北靠德国、捷克,东与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相邻,南部与斯洛维尼亚、义大利接壤,西部是瑞士和列支敦斯登,是中欧大陆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交通枢纽。奥地利面积83,858平方公里,西部和南部是山区(阿尔卑斯山脉),北部和东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带,47%的面积为森林所覆盖。奥地利共有维也纳、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萨尔茨堡、蒂罗尔、福阿尔贝格、克恩顿、施泰尔马克、布尔根兰9个联邦州,首都是维也纳。
奥地利先令
【国名】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k of Austlia, Republik Östelreich) 代码AT。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从上到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地利大公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採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年约瑟夫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
奥地利国旗奥地利国旗
【国徽】为一只鹰。黑色的雄鹰头戴金冠,两爪分别握着金色的锤子和镰刀,胸前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鹰爪上 还套有被打断的锁链。鹰是奥地利的标誌,璧形金冠象徵国民,镰刀和锤子象徵农工,锁链被打断象徵奥地利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奥地利先令
【国歌】《让我们拉起手来》
【国花】火绒草,白雪花,一说金合欢
【国鸟】家燕
【国石】贵蛋白石
【面积】83871平方公里。(资料来源:2004年奥地利统计年鉴)奥地利森林总面积为3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
【人口】790.9万(1992)。811.8万(2006年)。其中外国人75.8万人,占9.4%。少数民族有斯洛维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官方语言德语。7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维也纳(Vienna),人口170万人(2008年)。
【国家元首】总统海因茨·菲舍尔(Heinz Fischer),2010年4月25日当选
【语言】 德语
【国庆日】10月26日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