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镇为四川省三台县辖镇,位于县城以东35公里处,是省丘区农业科技综合开发示範镇、县小康示範镇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三元镇
- 外文名称:Sanyuan Zhen
- 别名:杨家井,东风乡。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 电话区号:0816
- 邮政区码:621111
- 面积:72.45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3022人(2017年)
- 车牌代码:川B
基本概况
三元镇,位于县城以东35公里处,是省丘区农业科技综合开发示範镇、县小康示範镇之一。治地坐标北纬31°13',东经105°14'。镇东邻盐亭县,南接秋林镇,西接富顺镇和石安镇,北靠塔山镇和龙树镇。据传此地杨姓多,峰下有口井,泉水旺盛,由此得名杨家井。境内以浅丘为主。幅员面积72.45平方千米(2017年),辖2个办事处、20个行政村、174个合作社,耕地24907亩,总人口13022人(2017年),场镇常住人口4600人。场镇面积1平方公里。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74个居民小组。有耕地22172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985亩。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元镇
人口数据
13022人(2017年)。
资源环境
主要河流2条,魏城河最大,全长10.7公里。森林面积4.4万亩,森林覆盖率99.5%。年均降水量784.8毫米,年均气温16.9℃,无霜期280天。境内有魏城河、杨家河,有塘、库、堰、微水池253口,能蓄水402万立方米,有提灌站54处,装机共170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7400亩,占耕地面积的70%。境内有装机205千瓦的红星堰发电站,年发电 75万千瓦时;年生产用电85万千瓦时,生活用电82万千瓦时。地下资源有丰富的膨润土、食盐矿、天然气等。
经济发展
在农业发展上,该镇突出发展棉花、油料、生猪、家禽、蚕桑、草食动物等高产、优质、高效为主导的农业项目,帮扶和培育了一系列规模经营基地,重奖了一大批专业大户,镇上还引进了沙参、苍溪雪梨、日本藤梨、板栗、核桃等一系列走俏市场的品种,仅武引工程沿线的“昆灵”果园挂果后,年产值就可达50余万元。到1999年,全镇油料、生猪、肉牛羊、家禽、水果分别达到1460.5万公斤、2.5万头、1500头、22万只和20万公斤,均比上年增加。全镇先后培养各类专业大户189户,初步形成了“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加工—销售”和“开荒—造林—加工—销售”的农业产业化雏型。
基础建设
作为三台“东大门”的三元镇场镇建设关係到三元自身形象和对全镇20个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镇上以“建街扩街、培育市场、完善功能、净化环境”为重点,努力完善好自来水和天燃气的配套建设,并与四川大学星通公司实施集有线电视、无线和广电于一体的广播电视“村通工程”,做到水、电、气、邮、路畅通。还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来镇上投资办厂、经商和建房,目前,已有8户在新街建房,桥头到三元国小的环形新街道已具雏型,“三盐”公路一修通,这里将成为具有无限商机的黄金口岸。
政策措施
镇上首先从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抓起。先后建立了廉政自律“十不準”、“联繫村社”、奖励考核等10余项制度,在村社干部中,开展争创“三满意干部”,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并实行机关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整顿财经纪律,严格财经支出……短短几月下来,党政班子更加团结、坚强,干部形象焕然一新。
在抓乡镇企业上,採取“卖为主、送为辅、不卖不送就划股”的企业转制措施,上求下联,进一步规範了7户镇办企业的转制工作。并以优惠的政策对外招商引资,外引内联。停产多年的三元绸厂、芦桥丝厂被浙江客商租赁承包后运作良好,三元丝厂的缫丝能力还比过去扩大了200绪。同时,镇上还从审批、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千家万户大力发展私营企业,支持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参股、控股乡镇企业,努力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在镇域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全镇民营企业总数已达20家,民营企业产值(按新统计口径)达5680万元,占全镇企业总产值的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