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三元区(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

(2019-07-06 21:42:26) 百科综合
三元区(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

三元区(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

三元区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古属延平府沙县、永安县、汀州府归化县)明代中期即为闽中重镇。位于三明市区西南部,东与梅列区相连,西与永安市毗连,南与大田县交界,北与明溪县接壤。介于北纬26°5′,东经117°5′之间。全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倾斜,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的汇水区,沙溪河谷梅列盆地为市区,海拔最高1500米以上。境内沙溪等5条河流汇于沙溪河。鹰厦铁路,南三龙铁路,205国道,102、212省道,福银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三元区境内格氏栲自然保护区为原始森林公园。通行闽中方言永安话。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三元区
  • 外文名称:SanYuan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4街道2镇2乡
  • 政府驻地:三明市三元区崇宁路10号
  • 电话区号:0598
  • 邮政区码:365000
  • 地理位置:福建中部三明市
  • 面积:811平方公里
  • 人口:21.1万
  • 方言:闽中语永安话,闽南语泉州话,客家语汀州话,邵将语将乐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格氏栲自然保护区、万寿岩、忠山十八寨
  • 机场:三明沙县机场
  • 火车站:三明北站
  • 车牌代码:闽G
  • 行政代码:350403
  • GDP:151.30亿元(2017年)
  • 区长:廖卫国 

建置沿革

宋时乃为沙县二十二都的一个小村庄,直至明代中叶才辟墟设镇,明清设三元里,民国后设三元镇。民国28年,从沙县划出设立三元特种区。民国29年,增划毗邻的沙县、明溪、永安县部分地方设定三元县,三元镇改称三民镇。1950年解放时仍称三民镇,属三元县梅列区所辖。1954年,三民镇改称城关镇,仍属梅列区。1956年,三元、明溪两县合併,各取冠首一字,故称三明县;1959年2月,成立三明人民公社,下辖城关、中村、莘口、岩前、雪峰、盖洋、夏阳、胡坊8个农村人民公社。1961年8月,城关人民公社管委会改为城区办事处,下辖城关、列东、列西3个分社;1963年,与明溪县分开建置,改称三明市,隶属三明专员公署;1970年地辖三明市下属城区办事处与陈大、岩前、莘口、中村4个公社管委会和荆西镇政府。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设定市辖县级三元行政区。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三元区在其中。

行政区划

三元区辖4个街道、2个镇、2个乡。
街道/镇/乡直辖
城关街道
红印山社区、复康社区、崇宁社区、凤岗社区、建新社区、新亭社区、新龙社区、下洋社区、芙蓉社区
白沙街道
桥西社区、群二社区、群一社区、白沙社区、长安社区、台江社区、桃源社区
富兴堡街道
富兴社区、新南社区、富文社区、永兴社区、东霞社区
荆西街道
荆西社区、荆东社区
莘口镇
杉口居委会、莘口村、沙阳村、黄砂村、曹源村、楼源村、西际村、柳城村、高山村、龙泉村、后溪村、炉洋村、蓬坑村、清溪村、中央溪村
岩前镇
阳岩居委会、岩前村、吉口村、乌龙村、下寨村、星桥村、欧坑村、增坊村、白叶坑村、眉山村、富源村、忠山村、横坑村
城东乡
荆东村、城东村、城南村、白沙村、台江村、村头村、荆西村
中村乡
中村村、埔头城村、南坑村、居阳村、松阳村、前村村、张坑村、米洋村、吉峰村、大焙坑村、蕉坑村、坑源村、顶太村、草洋村、筠竹村、杜水村、回瑶村、白水村

自然地理

三元区位于三明市区西南部,东与梅列区相连,西与永安市毗连,南与大田县交界,北与明溪县接壤。地处北纬26°5′,东经117°5′。全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倾斜,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的汇水区,沙溪河谷梅列盆地为市区,海拔最高1500米以上。全区大部分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9℃,年平均降雨量1500-19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面积811平方公里。

资源

森林

三元区是福建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国南方林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享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区共有林业用地103万亩,立木蓄积量达550.8万立方米,毛竹林28万亩,立竹量3000多万根,每年提供商品材8万立方米、毛竹200万根,是三元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纸、林化、木、竹系列400余种林产拳头产品。

矿藏

三元区境内有石灰石、萤石、煤、铁、稀土矿和地热等17种资源,矿床、矿点61处,已开发的矿产有13种,有各类矿山企业97家。矿产资源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贮量丰富,仅石灰石储量就达7000万吨。

水利

三元区境内主要有沙溪河、东牙溪、薯沙溪、渔塘溪等5条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达80亿立方米。全区水利资源可供开发发电装机容量达12.5万千瓦,已开发建成的水电装机容量8.9万千瓦,水电站38座,其中沙溪河规划梯级开发电站中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三明竹洲水电站3台机组已併网发电,年发电量可达1.89亿千瓦时。
东牙溪水库东牙溪水库

社会

教育

2007年,三元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完成白沙国小新校址建设,完善东霞国小、建设国小等一批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实施了乌龙国小的撤点并校。
2010年,三元区扎实推进中国小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启用新建的城关国小、莘口中学,新建实验国小教学综合楼、长安国小教学楼、星桥中心国小宿舍楼,加固改造三明四中旧教学楼。加快幼稚园布局调整和建设步伐,新建莘口中心幼稚园和星桥中心幼稚园。
2012年,三元区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4.99%;重新调整新农合补偿比例,新农合人均筹资标準提高至290元,参合率达99.90%。
三明一中三明一中

卫生

2007年,三元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0.13%。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至10家。
2010年,三元区做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加强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网路建设,开工建设荆西街道、白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严格药品採购配送管理制度。争创“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区”,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力争村级计生服务室100%达标。
2012年,三元区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区”为抓手,实施校舍新建、学校设施修缮工程,完成了长安国小、莘口中心幼稚园等项目建设,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强区”督导评估验收。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人口

截至2010年11月1日,三元区人口达198958人,占三明大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7.00%上升至2010年的7.95%。《三明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经济

2014年三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55亿元。

农业

2007年,三元区落实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经济作物面积5.92万亩,蔬菜、水果、家禽出栏等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皆有不同程度增长。2010年,三元区农业总产值11.1亿元,比2009年增长6.0%。
2012年,三元区重点抓好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现代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项目。恆祥农牧、吉口农牧获国家级生猪养殖标準化示範场称号;新创了“蓬仙岩”、“雾中天”两个茶叶品牌,提高了茶业生产知名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新成立专业合作社8家,吉口农牧被评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南农庄、麦尔食品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饲料-养殖-产品加工产业链。推进设施休闲农业建设。建成岩前600亩观光提子园、中村500亩奶油西瓜示範片;红鱼谷休闲山庄被评为首批省级“水乡渔村”称号。2012年,三元区农业总产值14.73亿元,比2011年增长5.3%。

工业

2007年,三元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82亿元,比2006年增长38.4%,区属规模企业新增17家,总数达83家,实现产值25.57亿元,增幅高达62.6%,高出全部规模工业产值增幅24.2个百分点。全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增长近30个百分点。2010年,三元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4亿元,增长33.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3.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2012年,三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9亿元,比2011年增长19.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2.73亿元,占全部固投总量的69.1%,同比提升8.3个百分点。

商业

2007年,三元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亿元,比2006年增长20.2%。
2010年,三元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3亿元,比2009年增长19.3%。“家电下乡”销售额7000多万元。蔬菜、水果、钢材等亿元专业市场年交易额比增近20%。
2012年,三元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亿元,比2011年增长18.0%;出口总值1.12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增长55.7%,完成计画141.6%;实际利用外资3200万美元,比2011年增长增长11.1%。

文化

三元区原属沙县辖境,其地名由来已久。远在唐代,因当地有一安氏产下三胞胎,长曰龙元,次曰狮元,末曰豺元,英杰有名于世,而取地名为三元。
三元区十八寨民风淳朴,民俗活动内容丰富,除传统节日外,每年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节日活动主要有:农曆正月初五的“急脚尊王”庙会、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九”和五月二十五日“谢神节”等活动。此外,还有不定期的“迎神取火”、祭奠先贤、婚嫁习俗等,从古至今一直流传。节日小吃主要有:糍粑、米果、圆子、年糕、米冻等。
文化民俗园文化民俗园

交通

公路

2009年泉南高速公路泉州三明段通车,大幅缩短三明至泉州厦门的路程。
长深高深贯穿三元区连线泉南,福银高速公路,将三明至福州路程缩短到2小时。
2015年12月,湄渝高速公路三元明溪段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三明至明溪的路程。
国道205改线,省道306改线预计2016年底完工。
泉三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

铁路

鹰厦铁路(建成)设三明站
南三龙铁路(在建)预计2017年底通车,设三明南站(三元区台江)
兴泉铁路(在建)预计2020年通车,设三明西站(岩前)
三明火车站三明火车站

旅游

三元区有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区”称号的格氏栲森林公园,有“福建省最美乡村”之称的十八寨,有被称作南方“周口店”的岩前万寿岩18万年前旧时器时代文化遗址,有享誉省内外的横坑温泉度假村,以及普禅山佛光、莲花峰日出、锣钹顶云海等生态旅游景光。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格氏栲自然保护区
三元古蹟
境内发现的万寿岩18万年前古人类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称为“南方周口店”,忠山古民居群被评为福建历史文化名村,中村回瑶宋代古窑址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还有建于北宋元丰六年的蓬仙岩、明天启元年的八鹭塔等历史文化古蹟。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
万寿岩万寿岩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明市西南30多公里的三元区莘口楼源小湖村,有格氏栲森林一万亩,储材量20余万立方米。这样集中成片的格氏栲林,为中国国内罕见,是世界上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区之一。1964年被林业部列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还有樟、楠、木荷、建柏、黄杞、山肉桂等木本植物100多科600余种,麦冬、砂仁、金线莲、七叶一枝花等中草药材上面种;林中还栖息着小鹿、黑熊、果子狸、飞鼠、白鷳、长尾雉、足鸡等珍禽异兽。自然保护区景观奇特,不仅是一座天然风景区,还是科学研究基地。
万寿岩
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的石灰岩孤峰上,属旧石器时代遗址。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