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板桥镇(贵州省遵义市板桥镇)

(2020-06-17 22:34:36) 百科综合
板桥镇(贵州省遵义市板桥镇)

板桥镇(贵州省遵义市板桥镇)

板桥镇,位于遵义市汇川区北部,紧偎娄山山脉主峰,仁江河、亮石河、汇塘河纵横交错,北接桐梓,西邻遵义县沙湾镇,南距贵阳市180公里,北离重庆市206公里。镇境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1公里,面积132.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46872亩,森林资源98105亩。

现辖15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39.3平方公里,1个居民委员会,124个村民组,总人口25365人,有汉、苗两个民族。平均海拔900米,最高海拔1780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板桥镇
  • 英文名称:BanQiao Town
  • 官方语言:西南官话
  • 人口数量:25365人
  • 下辖地区:7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
  • 所属地区 :遵义市汇川区 
  • 行政类别:乡镇
  • 邮政代码:563117
  • 电话区号:0852
  • 车牌代码:贵C

地理环境

汇川区板桥镇位于革命圣地娄山关脚下,距遵义市中心城区34公里,南距贵阳市180公里,北离重庆市206公里。现辖15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39.3平方公里,总人口25365人。森林覆盖率65.6%,最高海拔1780米,最低海拔900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日均气温14—15℃,极端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4℃,相对湿度82%,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板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初建于清朝康熙元年(1662),史称板桥塘。镇内闻名全省的中寺,又名云龙庵,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毁于文革时期,但精湛的石雕、木雕、诗词、对联等文化长留民众之中,始建于清朝重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云峰寺,古木参天,寺相森严,葛藤缠绕,白鹤栖息,钟磬常鸣,是唯一开放寺庙。原国家林业部部长雍文涛就出生在板桥。

交通情况

板桥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川黔铁路、210国道、渝黔高铁(在建)、崇遵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年货物吞吐量30万吨的货场一个,火车站2个,客车站1个。通讯网路覆盖各村。

自然资源

板桥资源丰富,生态良好,风景秀美。有硫铁矿、煤储量各1亿吨,白云石储量3亿吨;水杉、红豆杉、银杏等珍奇树种20多种,娄山关方竹笋年产100吨以上。以雄伟着称的娄山关,生长着红豆杉、紫菀、血藤、天麻等名贵中药材100多种,其中年产野生天麻2000公斤以上。省级森林公园娄山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峰高达1780米,是大娄山脉的第二高峰,森林公园内峰壑交错,山高谷深,大树挺拔,方竹翠绿,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奇岩怪石,极具旅游、探险、越野和避暑。红军长征过板桥,激战娄山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激励板桥人民继续前进的长征精神,娄山关口有毛泽东同志奋笔书写的《忆秦娥·娄山关》词碑,光耀千秋。小尖山上红军战斗纪念碑永垂青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后人。柏杨村篱笆墙生态旅游区森林覆盖率高,原始生态环境良好,林区面积达3500亩,山高,谷深,林茂,有独特的风景轿子山、猪头山、仙从敦、两扇门、600年古树等,是一个典型的世外桃园之地,适宜进行旅游综合开发。

自然环境

板桥镇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积温4500℃,年降雨量110C圆圆、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较为适宜居住。

矿产资源

板桥接属于喀斯特地容地貌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经 地质部门多次钻井勘测取样探明矿产资源主要种类有硫铁 矿、煤、白云石、高岭土等。
硫铁矿:平均高度2.8米,矿石合硫14%一20%, 储量(D+E)级共1亿余吨; 储量(D+E)级共1亿余吨;
煤:有可开採的煤有两层,主要可采层C1、C6煤,C1厚度0.81—2.87米;C6层厚度为0。78—1.68米。平均灰份28.03%,挥发份12.58%,含硫平均4.4%,储量达1亿吨;
白云石:分布在猫猫岩至点灯山一带。储量为3亿余吨,平均含镁26—28%,含钙16—18%,主要生产轻质碳酸镁和碳酸钙;
高岭土:从AL4(SI2O3) (H2O)8,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经勘测储量以2000万吨。

森林资源

镇内森林资源丰富,有针叶林、阔叶林等木材资源,全镇森林覆盖率高速80%,现右127公顷育林封山面积,其中水杉、红豆杉、银杏为镇内主要珍稀树种,同时竹木资源也较为丰富,竹木资源总存量达15000亩,方竹、刺竹、斑竹、苦竹等竹类品种繁多。

淡水资源

由于该镇森林覆盖率广,无“三废”污染,全镇大面积地区的水质良好。清澈,无水垢和其他有害物质,属于纯天然低矿钠度‘饮用水。其中以娄山关“观音泉”最优,公分钟流量10立方,’含锶(0。581—0。606毫克/升)等微量元素,经检测达到国家饮用矿泉水界限标準(即国标GB8537—87),属低钠低矿化度合锶的重碳酸钙型矿泉

旅游资源

遵义会议,在解放战争中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而娄山关又在其中起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作用。娄山关既有其深刻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又存其瑰丽、逗人和雄奇的自然风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
板桥镇(贵州省遵义市板桥镇)
九八年新发现和开闢的娄山关附近的喀斯特地容地貌洞群一一观音洞,以免斧神工般的自然景现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猎奇的游客,洞中凉风习习,怪诞、奇异石。石像把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典人物描绘得维妙维肖,或以形同,或以神似,简支形如古老的华夏文化中的一本人物宝共。

药材资源

一向以旅游资源丰富而着称娄山关,在其境内生长繁殖的水杉、红互杉等珍惜树种和半夏;紫菀”血藤、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却鲜为人知,二00二年四月经省中药材研究所等几家科研所调查了解,大娄山山脉娄山关段现存的个药材种类达100种之多,珍稀树种和中药材达20种之多。

名优产品

藤编製品

藤製茶几、沙发、逍遥椅、沙发床、茶盘等俏而藤製工苞品,线条柔和、造型典雅、美观大方、做工精细。适合于办公室、酒搂、家居使用。各种藤椅、藤床兼具按摩功效并对心血管病有辅助疗效。板桥新红藤编工艺品市场,年製成品可达4万件(只)以上。产品远销重庆、广州、上海等地。

滷豆腐乾

拥有近50年传统工艺和生产历史的板桥“谭氏滷豆腐乾”,已成为民间颇受欢迎的黔北特色风味小吃,原汁豆腐在加工房内经卤药浸泡加工风乾后,色泽金黄,口感绵软纯正,受到了210国道上南来北往客商的喜爱,是餐桌上的佳肴和可口的零食。

野生天麻

“灵山多妙药”。娄山关野生天麻采自大娄山原始森林中,在省内外中医药界素来享有盛誉,与人工培植的天麻相比,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是真正的天然绿色保健品和名贵中药材,年可采量大2000公斤。

红皮大蒜

板桥镇白果村是红皮大蒜的原产地,白果红皮大蒜以其个大、色鲜、味美、保质期长等特点而畅销、被列为省内外多家大蒜种植基地的选育品种,特别适宜作蔬菜基地生产蒜苗和蒜苔的蒜种’。种植规模已达1000亩。每年都为贵阳蔬菜基地提供蒜种80多吨。曾为《贵州日报》、 《遵义日报》、贵州电视台《发现贵州》剧组等媒体宣传报导。

方竹笋

大娄山山林中的方付,生长于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其什笋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笋肉鲜嫩厚实,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经窑胳和风乾的竹笋製成品史是城市餐桌上的新亮点。

菸酒茶

清末至民国年间,镇境内广种罂粟,罂粟皆呼为鸦片烟,种时,满山遍野;出售时,满行路边;吸时,遍人家也。街市上鸦片烟馆林立,有的家庭也置备烟灯、烟枪,用以自吸或待客。各阶层”瘾君子“长脸青嘴,形销骨立,瘾发时,涕泪交流,呵欠连天,精神萎靡。嗜吸者”甘之苦饴不惜费“,典卖田地房屋,甚至破产倾家,妻离子散,沦为乞丐。外省戏称黔军士兵为”双枪兵“,携步枪、烟枪各一支。1949年前,板桥镇有烟馆20余家。1949年后,政府严令禁止吸菸毒,民兵、儿童团抓烟馆,收菸具,吸毒恶习绝灭。20世纪80年代,有秘密贩毒吸毒者,为数极少。几经公安机关打击教育,无人吸食鸦片。农民吸旱菸,俗称土烟、叶子烟。用长、短烟桿,捲菸叶为短筒吸食。老年人多用三尺以上烟桿,讲究者用铜斗、铜嘴,外出当手杖。解放前,镇上富家居民多备铜质水菸袋,内盛水滤烟气,吸时呼呼有声。解放后,改抽香菸。年轻人学吸菸多,多数中老年人自觉戒菸。
镇境酒坊多,善酿包穀酒、高梁酒。农家自酿”小作酒“、米酒等。办席多要上酒,赴宴称为”吃酒“,亲友相会前来吃酒,席间以各种名义轮番劝饮,猜拳、估子、打”酒官司“,一吃半天,必至客人酣醉而止。年节时,富家设酒席轮流聚饮,碎倒许多”英雄“.农忙时尤要喝酒解乏,特别喝栽秧酒,目的是舒筋活血,驱散疲劳。豪饮者多精于猜拳、酒令。酒量大而有瘾者俗称”酒海“、”酒罐“.父母在世,不可饭后喝酒。父母去世守孝三年内,赴宴不可坐首席。有长者、长辈在位,不能坐上席。猜拳时除空拳外,不能倒拇指,帮会中尤其禁忌。1949年后,酒类消费日渐上升,豪饮酒之风不减。每有酗酒滋事,造成家庭不睦,朋友反目,酒醉渎职,肇事翻车。20世纪80年代后,名烟名酒消费日增,购买高档菸酒者大多不是自己消费,而用作赠礼,联繫业务,打通”关节“,有”酒搭桥,酒开路“之说。
镇境产茶,饮茶较为普遍,旧时多用砂罐熬茶,倒杯碗中饮用。以茶壶泡浓茶汁,称”茶膏“,饮时加开水沖淡,接待贵客则泡盖碗盖,或用瓷杯现泡。农村常饮老鹰茶、苦丁茶、藤茶。夏日,农户用花椒叶、小菊花、苦丁茶泡饮解热防暑。有的人家施茶行善,于寨边路旁设小桌,置敞口坛盛茶,旁放小碗或杯,任人取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