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27 09:43:55) 百科综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原名阜新矿业学院,在六十年代初期经院校调整,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是原煤炭工业部隶属的两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素有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学校由辽宁省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先后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画实施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等。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4240亩,其中阜新校区占地1900亩、葫芦岛校区占地2340亩,校舍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学校建有国际会议中心、科技大厦、大学生活动中心、羽毛球馆、网球馆、图书馆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无线网路覆盖校园。在册学生3.3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2.5万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80(含专业学位)
  • 博士点:27
  •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阜新&葫芦岛
  • 主管部门:辽宁省人民政府
  • 学校官网:http://www.lntu.edu.cn
  • 中文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英文名: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 简称:辽宁工大、辽工大、lntu
  • 创办时间:1949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
  • 属性:全国重点大学
    省部共建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画
  • 现任校长:梁冰
  • 知名校友:马兴瑞、付建华、丁向阳、胡富国
  • 博士后流动站:4个
  • 校训:诚朴求是,博学笃行
  • 校歌:《永远为你创造辉煌》
  • 主要院系:矿业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 国家重点学科:1
  • 学校地址: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 学校代码:10147
  •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
  • 双聘院士:4人
  • 长江学者:4人
  • 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历史沿革

矿院初建

1949年,为了适应东北工业建设的需要,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相继开办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
1958年7月15日,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在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阜新煤矿学院,隶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煤矿学院。(图册:)
1961年4月至63年6月,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範学院、鸡西矿业学院和阜新煤矿学院,四校合併,校址选于辽宁省阜新市,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
1978年3月1日,阜新煤矿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

方兴未艾

1978年,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阜新煤矿学院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
郭沫若与叶剑英题写校名郭沫若与叶剑英题写校名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矿业学院。
1983年,阜新矿业学院章梦涛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煤与瓦斯的统一失稳理论。
1987年3月16日,日本《工业新闻》刊登文章《煤炭技术上的先驱与积极的国际交流》,向世界各国介绍阜新矿业学院。
1987年7月20日,阜新矿业学院与东龙口矿区指挥部及煤科院北京建井所协作进行的“混凝土帷幕法凿井工艺及理论研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继往开来

1996年,阜新矿业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大阜新中华路校区辽宁工大阜新中华路校区
1997年6月,该校徐志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重大课题“岩巷锚喷支护技术的完善与提高”的子专题“新型锚桿研製”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财政部评定为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并获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A类奖。
1998年由原煤炭工业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2002年5月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葫芦岛接见了该校党委书记邢贵和,校长石金峰,副校长马壮,副校长聂忠义,饶有兴致地为该校题词,并为葫芦岛软体学院题写了院名。
辽宁工大葫芦岛校区辽宁工大葫芦岛校区
200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9月20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篮球学院挂牌成立,这标誌着中国第一家具有本科学历的篮球学院正式成立。
2008年9月27日,学校成为教育部、财政部第二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画高校。
200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王继仁教授主持的“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套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画立项学校。
2009年10月8日,学校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校友韩英、副部长校友张宝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校友王显政出席庆典大会并讲话;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校友付建华代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读了发来的贺信;校友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北京市副市长校友丁向阳、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校友张喜武回母校参加建校60周年庆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庆典标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庆典标誌
201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潘一山教授主持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0年10月21日,经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批准认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1年3月30日,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中国代表处揭牌仪式在该校隆重举行,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第六专业委员会主席俞昶兴决定把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主席办公室暨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中国代表处设在该校。
2011年5月6日,学校成为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倡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试点单位。
2011年9月29日,学校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高校。
2012年8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签字仪式在葫芦岛举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分别代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协定。
国家安监总局与省政府共建辽宁工大国家安监总局与省政府共建辽宁工大
2013年1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王继仁教授主持的“大同矿区複杂开採条件煤炭火灾防治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5月22日,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014年1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潘一山教授主持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深部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12月,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批覆,同意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牵头单位,协同重庆大学、神华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煤炭企业,组建“煤矿重大动力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2016年12月,学校成为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7年1月,辽宁省《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确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矿业工程为一流学科。
2017年2月,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
2018年5月17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腾讯云人工智慧学院揭牌成立。腾讯云人工智慧学院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墨桐花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28个教学单位,开设116个本科与高职专业(其中本科专业68个)。至“十五”末期,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拥有工、管、理、经、文、法、农、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可同时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统招专升本、留学生及成人生等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国家重点大学。
校园位置学院名称本科专业名称
阜新校本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採矿工程、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理论与套用力学、工程力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
数学与套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物理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法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体育类)
阜新北校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
建筑学(五年制)、交通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道路桥樑与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套用工程、土木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闻学院)
广播电视学、动画(艺术类)
(中共阜新市委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加挂新闻学院牌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套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职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职升本)、金融学(专升本)、软体工程(经济管理类)(专升本)
葫芦岛校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矿山通风安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慧型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慧型控制、自动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体学院
软体工程、网路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行销管理学院
市场行销、电子商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技术学院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中职升本)、自动化(中职升本)、工程管理(中职升本)、能源与化学工程
更多内容参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招生网-2015年招生计画
(注:採矿工程、安全工程(矿山通风安全)两个专业只招男生,英语专业只招英语)
研究生院(2012年12月报备)(校本部)
继续教育学院(校本部)
(说明:截至2014年12月,除表格中21个学院外,还有以上学院,总计23个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教师总数1947人,专任教师1867人,其中教授196人、副教授554人,外聘教师160人,生师比17.3:1。学校拥有双聘院士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4人,辽宁省攀登学者5人,辽宁省特聘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86人,3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名教师荣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60余名教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名教师被确定为省级学科带头人,26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3名教师被确定为千层次人选,31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学校一批教师分别被确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各类学会与学术期刊编委会委员。学校聘请一批国内外着名学者作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如着名数学家汪培庄,牛津大学终身教授由衷,世界数据分析学创始人操龙兵,南非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夏小华,美国韦伯州立大学乐桃文、万乐教授等。(图册:)

学科建设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17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
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分类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分类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辽宁省重点学科
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学院
2
辽宁省重点学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3
辽宁省重点学科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4
辽宁省重点学科
採矿工程
矿业学院
5
辽宁省重点学科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
6
辽宁省重点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7
辽宁省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
8
辽宁省重点学科
工程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9
辽宁省重点学科
矿业工程
矿业学院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序号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矿业工程
矿业学院
2
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3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4
安全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级学科博士点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学院
1
0801
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2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3
0819
矿业工程
矿业学院
4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
5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6
0810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
7
0802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博士点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081901
採矿工程
矿业学院
2
080104
工程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3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4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5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学院
6
081603
地图製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7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学院
8
0819Z1
矿山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9
0837Z1
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1201Z1
院校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11
1201Z2
最佳化与管理决策
工商管理学院
12
0816Z1
矿山空间信息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
13
0819Z3
矿物材料与矿用材料
矿业学院
14
0819Z2
矿山机电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15
081401
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
16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17
081803
地质工程
矿业学院
18
080102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力学与工程学院
19
080103
固体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20
080104
流体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关于学科建设信息可阅读参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导航)
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学科全国排名
省内参评机构排名
0801
力学
67
27/40
2/6
0802
机械工程
67
61/102
6/13(并列1所高校)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64
84/98
9/14(并列5所高校)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63
39/46
3/6(并列3所高校)
0808
电气工程
63
41/41
2/2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63
68/74
4/5(并列1所高校)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64
72/83
8/16(并列8所高校)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4
77/120
5/15(并列9所高校)
0814
土木工程
67
42/69
3/6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69
8/18
1/1
0819
矿业工程
71
10/19
2/3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64
78/84
9/13(并列3所高校)
0835
软体工程
64
74/106
3/15(并列11所高校)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72
11/22
1/5(并列1所高校)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69
47/102
4/16(并列1所高校)
1202
工商管理
65
89/115
6/19(并列6所高校)
(说明:并列高校以安全科学与工程为例,省内共5所机构参评,“并列1所高校”指5所参评机构中,有1所学科整体水平得分与该校相同,剩下机构排名从3/5开始。更多内容参见: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教学建设

学校先后有80余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省部组织的课程统考和教学质量检测及各类大赛中,该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该校获得“优秀”成绩。1999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2000年及2009年,学校两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拥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专业、2个本科重点支持专业(採矿工程、测绘工程)、6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8个辽宁省示範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5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17门省级精品课程、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序号
学科分类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测绘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2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工程力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3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软体工程
软体学院
4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学院
5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6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土木工程(地下建筑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
7
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资源勘查工程
矿业学院
8
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部、省级工程教育与认证学科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专业
序号
学科分类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专业
採矿工程
矿业学院
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专业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3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4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矿业学院
5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专业
软体工程
软体学院
6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专业
测绘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7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专业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9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10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12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软体工程
软体学院
13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通信工程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通过时间
1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2012、2015、2018年
2
採矿工程
矿业学院
2009、2012、2018年
3
测绘工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2014、2017年
4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控制与工程学院
2018年
5
资源勘查工程
矿业学院
2018年
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认证)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通过时间
1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2017年
教学团队示範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名称
学院名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教学团队
力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教学团队
序号
教学团队名称
学院名称
1
安全工程教学团队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
机械工程学院
3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团队
机械工程学院
4
测控技术与仪器教学团队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工商管理学院
6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理学院
7
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团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
高等学校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矿业学院
9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课教学团队
矿业学院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示範中心名称
学院名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力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序号
示範中心名称
学院名称
1
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採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矿业学院
3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4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力学与工程学院
5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理学院
6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7
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8
软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软体学院
9
煤矿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辽宁省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践教育中心基地
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教育部第一批)
序号
名称
共建高校
1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
吉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3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4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序号
名称
共建高校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竞迈环保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生获奖情况
在2004年全国第五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该校学生获得辽宁赛区冠军;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该校参赛队伍获得国家二等奖,辽宁赛区一等奖;在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画竞赛中,该校学生作品获得全国银奖;在2013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慧型车竞赛东北赛区决赛中,该校参赛队伍均获得一等奖;在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该校参赛队伍获得二等奖;该校三名学生曾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
学校师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决赛学校师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决赛

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
学校与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中平能化集团、大同煤业集团、山西焦煤集团、东软集团、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2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实质性校企合作协定,与阜新、朝阳、营口、铁岭等市签订了市校共建合作协定。学校拥有国家安全培训一级资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一级培训资质和全国煤炭行业经营管理干部工商管理培训资质。在省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拥有董事会单位120家。(图册:)
国际交流
学校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道路,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南非、越南、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的39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校际联繫和学术交流关係,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南非比陀利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日本秋田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定,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聘请世界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名誉教授。学校聘请了一批外籍教师和专家为学生上课,培养了一批外国留学生,与国外科研院所合作承担了数十项科研课题。学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美国西阿拉巴马州立大学、越南矿业学院、越南广宁工业大学等大学共同开办了“1+4”、“3+1”、“3+2”、“2+2”等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德国克劳斯达尔技术大学签定了联合培养人才协定,与美国劳伦斯科技大学签署“3+1+1”学生交换项目合作协定。(图册:)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炭行业煤矿重大动力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开採与安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育部、科技部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範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科技支撑平台、18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06亿元。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名称
学院名称
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建)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名称
矿山液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
实验室分类
实验室名称
学院名称
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国家级中心实验室
矿山通风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名称
煤矿重大动力灾害及火灾防控技术科技研发平台
煤炭行业协同创新中心
名称
煤矿重大动力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
序号
名称
1
煤矿重大动力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2
辽宁煤矿採掘装备与液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3
工程科学计算协同创新中心
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
序号
名称
1
高端综采装备动力学测试与大数据分析工程研究中心
2
矿山火灾监测与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序号
名称
1
高解析度对地观测系统辽宁遥感技术套用中心
2
辽宁省矿山装备智慧型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辽宁省採矿与矿物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辽宁省煤制天然气工程中心
6
辽宁省化石能源低碳工程研究中心
7
辽宁省数位化矿山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辽宁省矿山安全数据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
辽宁省地矿工程特种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10
煤炭行业矿物材料与矿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11
矿山动力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
序号
名称
1
煤矿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2
煤炭资源安全开採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分类
实验室名称
学院名称
1
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煤炭工业採矿工程重点实验室
矿业学院
2
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煤炭工业矿山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院
3
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煤炭工业测量工程重点实验室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4
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煤炭工业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5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6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大型工矿装备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院
7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
力学与工程学院
8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物加工与利用实验室
矿业学院
9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10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导航与位置信息服务实验室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11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大型工矿装备实验研究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12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套用实验室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13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信息与管理工程实验室
工商管理学院
14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矿山沉陷灾害防治实验室
土木工程学院
15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工矿电气设备与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16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
力学与工程学院
17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矿物加工与利用实验室
矿业学院
18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採矿工程实验室
矿业学院
校级研究院(所)
研究院(所)名称
矿山灾害治理研究院
计算力学研究所
时空分析与建模研究中心
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
会计研究院
爆破技术研究院
水土保持生态研究院
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矿物加工与利用设计研究院
管理工程研究院
冲击地压研究院
职业安全与健康工程研究院
耐磨堆焊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院
安全工程技术研究院
设备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院
化工研究院
电气自动化研究院
矿业技术研究院
地质调查研究院
矿业节能减排研究院
图像与信息处理研究院
数据科学与产业研究院

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画、“973计画”、“863计画”国家高新技术等各类科研课题3500余项,24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6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奖,2014年科研经费3.98亿元。
学校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关键技术,在矿山灾害治理、安全技术与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製造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在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煤炭自燃火灾防治、矿区开採沉陷治理、“三下”採煤、地质动力区划等许多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学校建有二万七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纸质藏书174.12余万册,电子图书475万册,电子期刊22550多种,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各类资料库35种。
学术刊物
学校编辑出版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2012年“中国科技论文线上优秀期刊”自然科学类二等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12年“中国科技论文线上优秀期刊”人文社科类一等奖)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进入CSTA国家资料库和EI检索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并首批进入中国核心期刊。

学术交流

学校成功参加了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三次获得“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组织奖”。先后举办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十二届大会、第三届现代採矿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中俄矿山深部开採岩石动力学高层论坛、第一届国际测绘与地球空间信息研讨会、第四届国际矿山安全学术研讨会等近百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国际知名度。(图册:)

文化传统

文化活动

学校以挂职锻鍊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的表彰。学校是首批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画试点高校,构建实施了将第一、第二课堂有机整合的素质拓展学分化新模式——双嵌入素质拓展学分模式,形成了以“一节”、“两月”、“三类讲座”、“四项工程” 和“十五项赛事”为框架的校级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学校团委连续两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是辽宁省唯一两次获得该称号的高校。2006年,学校的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团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第三届全国高校十佳学生标兵社团”,这是辽宁高校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社团。(图册:)

文化标识

  • 学校精神
太阳石精神: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
学校始终以“太阳石精神”为脊樑,弘扬勤勉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忠教爱生、严谨治学的教风,顽强刻苦、拼搏向上的学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将“太阳石精神”与现代意识、科学技术交融,形成了浓重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辽宁工大太阳石之光辽宁工大太阳石之光
  • 校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校徽外形採用圆形的设计风格,中心图案在阜新矿业学院时期所流传下来。校徽的正下方为英文 "L.N TECHNICAL UNIVERSITY"。校徽正中形似“钻头”图案,其中黑色的色调与钻头图案相辅相成,体现了辽宁工大的地矿特色,寓意着朴实无华、不畏艰难险阻、勇于钻研的精神。
辽宁工大校徽辽宁工大校徽
  • 校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训是:诚朴求是,博学笃行。
校训告诫师生们轻视、鄙薄铅华俗气,脚踏实地,孜孜以求,一步一个脚印,进入真才实学的境地。
辽宁工大校训辽宁工大校训
  • 校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歌——《永远为你创造辉煌》
辽宁工大校歌辽宁工大校歌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邢宝君
校长
梁冰
副校长
毛君,马修泉,周志强
纪委书记
白鸥
(图册:)

历任领导

姓名职务任期姓名职务任期
邢宝君
党委书记
2015.8~至今
刘明新
校长
1996.4~2002.3
梁冰
校长
2017.6~至今
院长
1989.7~1996.4
潘一山
党委书记
2013.6~2015.6
吴大章
院长
1985.7~1989.7
校长
2008.6~2013.12
吕福臣
党委书记
1985.4~1996.2
王继仁
校长
2013.12~2017.6
刘伟东
院长
1981.10~1985.7
倪国玉
党委书记
2006.9~2013.6
刘震
党委书记
1977.10~1984.9
石金峰
校长
2002.12~2008.6
院长
1977.10~1981.10
副校长
2002.4~2002.12
卜明
党委书记
1965.10~1966.12
邢贵和
党委书记
1998.6~2005.5
李椽
党委书记
1962.11~1965.5
党委副书记
1996.12~1998.5
张世韩
代理院长
1961.9~1967.2
赵子德
党委副书记
1996.4~1996.10
谭伯
党委书记
1958.11~1962.9
党委书记
1996.2~1996.4
更多内容参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史展-前言(图片二、三)

校区建设

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
即校本部、南校区,位于阜新市中华路47号,邮政编码:123000。(图册部分图片来源:)
阜新校区玉龙校园
即北校区,位于阜新市玉龙路88号,邮政编码:123009。
北校区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一个占地550亩、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2010年)的新校区已屹立在玉龙新城,成为玉龙新城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土木与交通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套用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已成建制搬迁到北校区。
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
位于葫芦岛市兴城市龙湾南大街188号,邮政编码:125105。
校区北依首山,南临海天一色的渤海辽东湾。共设有8个二级学院、2个研究院所,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已达12000余人。校区现有专任教师 55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9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66人。教学区主要由静远楼、尔雅楼和耘慧楼组成。

杰出校友

科学界
田会
原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张春良
德国核工业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王建国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瀋阳研究院院长
姚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张彦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书记、副院长
柳铁林
煤炭工业部重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界
徐惠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阳升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柳贡慧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潘一山
辽宁大学校长
孙鹤旭
河北科技大学校长
邢贵和
瀋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赵国刚
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张星臣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
孟上九
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校长
马云东
大连交通大学校长
时力华
华北理工大学副校长
马念杰
中国矿业大学採矿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建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院长
李仲学
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张宝生
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梁栋
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
于广明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院长
王永岩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
政界
王显政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纪委委员
胡富国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原山西省委书记,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韩英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张宝明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常委
马兴瑞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程安东
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陈必成
原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丁向阳
国务院副秘书长
付建华
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中央纪委委员
潘利国
瀋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王君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赵明鹏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黄玉治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
杨富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
曹元
辽宁省政协机关党组成员
李金柱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侯纯禄
黑龙江工会副主席
张树森
阜新市副市长
张家渔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赵明鹏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原辽宁省科技厅厅长
工商界
王安
中国国际工程谘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延江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灏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洪宇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仲田
神东天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韩有波
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金智新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常委、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喜武
原神华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文义
天津中隧通风机有限公司总经理
樊庆峰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