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机械基础(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图书)

(2020-04-26 21:56:42) 百科综合

机械基础(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图书)

《机械基础(第二版)》是2007年5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宗福 。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基础(第二版)
  • 作者:曾宗福 主编
  • ISBN:978-7-122-00118-4
  • 页数:288页
  • 出版时间:2007年5月
  • 装帧:平
  • 开本:16
  • 版次:2版1次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以及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重新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本书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反映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并採用当前最新国家标準。本书基本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突出套用性,强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培养高等技术套用性专门人才之目的。此外,为了便于学生熟悉专业英语辞彙,在本书第一次出现专有名词时,力求注出相应的英语辞彙。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静力学基础知识、力矩和力偶、力系基础知识、平面力系;材料力学概论、构件的内力分析、构件的应力和强度、构件的变形和刚度;钢和铸铁、非铁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新型工程材料;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平面四连桿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齿轮机构、齿轮系;联接、挠性件传动、轴、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支承和导轨、弹性元件、示数装置。每章后均附有本章小结、思考题和习题。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三年制、二年制及(国中后)五年制化工类、电气电子类、工业自动化类、热能类、精密机械及仪器类、经济管理类等各专业及其他非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

图书前言

本书是在总结第一版使用经验的基础上修订的,根据几年来各院校的使用情况,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的实际,对原书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精选和更新,删去了一些偏难而对非机械类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又很少用到的内容。第二版修订的原则是:以继承为主,既保持原版本的特色和风格,又考虑“拓宽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等新的教改精神,对全书内容进行整体最佳化与整合,总体上降低了难度,以增强教材的适应性。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引言1
第二节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目的和
方法2
第三节机械科学发展简史3
第一篇静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6
第一节力的概念6
第二节静力学公理7
第二章力矩和力偶11
第一节力对点之矩11
第二节力偶及其性质13
第三章力系基础知识15
第一节力的平移定理15
第二节约束和约束反力15
第三节研究对象及其受力图18
第四章平面力系21
第一节平面汇交力系21
第二节平面力偶系25
第三节平面一般力系26
第四节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30
第二篇材 料 力 学
第五章材料力学概论37
第一节概述37
第二节桿件变形的基本形式39
第六章构件的内力分析42
第一节构件的内力和截面法42
第二节桿件的内力和内力图43
第七章构件的应力和强度53
第一节应力的概念53
第二节桿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53
第三节桿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57
第四节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59
第五节构件的强度计算63
第八章构件的变形和刚度79
第一节桿件拉伸与压缩时的轴向变形79
第二节桿件剪下时的变形82
第三节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条件82
*第四节梁弯曲时的变形和刚度条件84
第三篇工 程 材 料
第九章钢和铸铁88
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工程性能88
第二节钢的热处理89
第三节钢的分类与发展趋势90
第四节结构钢92
第五节工具钢94
第六节特殊性能钢94
第七节铸铁95
第十章非铁金属材料98
第一节铝及铝合金98
第二节铜及铜合金99
第三节轴承合金101
第四节金属零件的表面精饰102
第十一章非金属材料106
第一节高分子材料106
第二节常用工程塑胶107
第三节橡胶材料109
第四节工业陶瓷材料110
第五节粉末冶金材料111
第六节矿物材料112
第七节複合材料114
第十二章新型工程材料117
第一节新型结构材料117
第二节新型功能材料118
第三节高分子功能材料122
第四节纳米材料123
第四篇常 用 机 构
第十三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28
第一节平面机构的组成128
第二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129
第三节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31
第四节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的注意
事项133
第十四章平面四连桿机构138
第一节平面四连桿机构的类型及其套用138
第二节铰链四桿机构的基本性质143
第十五章凸轮机构148
第一节概述148
第二节常用的从动桿运动规律149
第三节移动从动桿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
图解法设计151
第十六章间歇运动机构154
第一节棘轮机构154
第二节槽轮机构157
第三节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158
第十七章齿轮机构161
第一节概述161
第二节渐开线及渐开线齿轮163
第三节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準
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165
第四节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
传动171
第五节齿轮机构的回差172
第六节斜齿圆柱齿轮机构174
第七节直齿圆锥齿轮机构178
第八节蜗桿蜗轮机构180
第十八章齿轮系185
第一节概述185
第二节定轴齿轮系的传动比186
第三节行星齿轮系的传动比188
第四节齿轮系的功用190
第五篇常用机械零部件
第十九章联接194
第一节键联接195
第二节销联接198
第三节螺纹联接199
第四节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203
第五节仪器仪表零件的联接206
第二十章挠性件传动213
第一节带传动的理论基础213
第二节普通V带标準和普通V带轮216
第三节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218
第四节套筒滚子链传动218
第五节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布置和润滑221
第二十一章轴、轴承、联轴器和
离合器224
第一节轴224
第二节滑动轴承228
第三节滚动轴承231
第四节联轴器和离合器237
第六篇精密机械和仪器中常用零部件
第二十二章支承和导轨243
第一节圆柱支承244
第二节圆锥支承246
第三节轴尖支承247
第四节其他滑动支承248
第五节滚动摩擦支承250
第六节导轨253
第二十三章弹性元件255
第一节概述255
第二节弹性元件常用材料257
第三节圆柱螺旋弹簧258
第四节片簧和热双金属片簧259
第五节游丝和张丝261
第六节膜片和膜盒263
第七节波纹管和弹簧管265
第二十四章示数装置268
第一节概述268
第二节标尺指针示数装置269
第三节示数装置的误差和精读273
第四节数字显示装置276参考文献278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