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文化模式》外研社2015版

(2020-07-19 12:32:59) 百科综合
《文化模式》外研社2015版

《文化模式》外研社2015版

黄换乃主译《文化模式》外研社2015版: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的选择以及文化整体观等开闢人类学研究新领域的文化心理学派理论探索了文化与人格的关係。

一方面,文化及其发展过程和作用需要我们倾尽所学去钻研。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需要有真正文化意识的人,能够跳出其本族文化优势论圈的人,公正地不偏不倚地研究任何不同于自身文化的文明。另一方面,文化并非仅仅是其各个构成特点的总和,而是这些构成部分彼此互相联繫,互相影响,不断融合,变得密不可分,从而形成的整体文化形态。而悉心钻研原始社会文明,尤其是研究阿波罗型部落、酒神型部落和妄想型部落这些无字社会的种种差异性文化更是相当重要,这些不同的文化模式都存在着他们各自不同的行为标準及其背后深埋的文化根源。

基本介绍

  • 书名:文化模式
  • 作者:原着:Ruth Benedict
  • 原版名称:Patterns of Culture
  • 译者:黄换乃   主译
  • ISBN:978-7-5135-6797-8
  • 类别:人类学
  • 页数:201
  • 定价:54.00元
  •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2
  • 装帧:精装
  • 开本:650x980 1/16

内容简介

研究目的

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第一次阐述了文化以来,有关文化的理解多种多样,形式论、功能论以及符号论等等都对文化本质有自己的理解。本尼迪克特终生致力于原始文化的研究,《文化模式》一书,是作者的经典之作,也是文化人类学最负盛名的着作之一。通过这部巨着本尼迪克特使得自己和自己的理论得以在文化人类学界获得承认并最终占据一席之地,确立了她及其理论在文化人类学界的地位。。本尼迪克特是美国20世纪着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她的理论“对于文化人类学,尤其是有关文化与个性这个领域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模式》出版于1935年,是西方讨论文化问题中最有影响的着作之一,也是本尼迪克特的代表着作。作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阐述了文化的不同模式的不同特性,彰显了文化无论多幺微小、多幺原始、多幺複杂,都是从人类智慧型巨大的弧圈中选择了某些特徵,任何民族都只能在其文化境域选择自己的行为,从而构筑自己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以一定的文化模式的方式存在。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丰富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供了文化本质探寻的路径。解读《文化模式》,从社会群体、个体以及生活实践与文化模式的关係探索文化本质,文化是社会群体精神、人的生活样式、人的现实生活的产物。

篇章结构

《文化模式论》本尼迪克特凝结着她本人多年深入美洲中部诸原始部落研究文化问题的心血和成果。在本书中,本尼迪克特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首先阐明对习俗和文化的基本观点,随后她通过田野工作,为读者把三种风格迥异的印第安部落鲜活地展示出来,最后全书又回归主题——不同文化的整合以及对不适应个体的宽容。
本书共有8章,第一到第三的前三章,分别介绍了文化模式理论的主要的基本观点;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的选择、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主义:本尼迪克特认为应当尊重各种文化模式的不同,他们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没有所谓好坏之分,不能根据自己文化的基点来评判其他文化的好坏,她认为研究文化现象本身应该根据文化的本貌,研究者不应当有先入为主的判断。文化的选择: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行为的方式对文化的选择有多种多样的无穷的可能。但是一个部落或者民族,一种文化在这无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一些,并且选择受自身社会的价值取向影响。文化融合:正是因为文化的相对主义要求和文化选择的结果,导致虽然各种文化模式之间的差距很大,甚至可能完全对立的社会价值观,但总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这些模式塑造着各种文化的差异,同时也影响着那些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于是,各个文化特质被这样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

基本观点

在接下来的第四到第六的三章里,本尼迪克特介绍了祖尼、多布和夸库特耳三种文化,她用活灵活现的例子和丰富的田野工作实践,向读者介绍了她文化心理学派的理论,极具说服力,引人入胜。在最后的第七到第八的两章里,作者又归入主题——强调对不同文化的整合与对不适应个体的宽容。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的选择;文化整体观

理论创新

《文化模式》的成功翻译是课题组成功套用分子翻译学新理论的首例示範,也是我校与国家级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成功合作的第一例。《文化模式》译文理论创新和学术价值:首先,《文化模式》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开拓人类的视野,通过比较,除了其他不同民族的风俗行为外,我们还能理解我们自己社会遗传下来的风俗行为。第二,作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人类文化是“人格的无限扩展”;一种文化,无论它多幺微小,多幺原始,或多幺巨大,多幺複杂。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文化模式》与本尼迪克特一生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每一个有着特定遗传天资和特殊生活历史的人与他或她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之间的关係——有着密切的联繫。
最重要的是,作者对文化如何发挥作用的认识,会给予人类一种比以前所知的更有力的把握自身未来的控制力,所以《文化模式》有其不衰的生命力。对于首次认识到这种文化网路力量的读者来讲,通过了解能够首先抓住他心灵的那个文化网路从而变得更为明智,最终又将这种力量复转入人的背景之中,这简直是令人惊叹不已的。然而,在《文化模式》中,人类学怎样才能被人类用于他们选择的目标的愿望,是那样新颖,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字里行间充满了晶莹闪亮的新鲜露珠,对初次接触这种观点的读者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在21世纪的今天究竟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正确地对待我国各民族文化、如何进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如何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深化改革等许多问题上,再次研究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价值

再译《文化模式》的主要学术价值有几点:1)根据目前先进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西方原着的经典重译可以给中国学者带来新鲜的血液,有助于学者进一步全面清晰地理解《文化模式》,从而减少学者由于译文不清晰而产生的对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的误解;2)经典原着重译可以与中国梦新时代并进,有助于比较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学的研究,进一步精确研究中国人的文化模式、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模式以及进一步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理工理论依据和理论与方法的準备和铺垫;3)对于术语的整理,有助于编辑相关的中英术语和专有名词辞典;4)结合当今我国新常态形势下,更需要把国外文化理解正确了解清楚后,把中国文化有针对性的有目的介绍出去,同时有助于积累和发展关于典籍翻译的理论,并增加典籍翻译实践的知识与经验。

研究方法

本书翻译首先使用模因翻译单位等分子翻译学(黄换乃教授的原创英语论文Meme Translation Units: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Translatology(模因翻译单位:分子翻译学引论)应邀宣读于2015年7月于香港理工大学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最新翻译方法对全本书的翻译目标(术语、专有名词、诗词歌赋民调、长难句子等)进行精确定位、精确打靶翻译,以保证重点翻译目标翻译的準确性和精确性;然后结合英汉对比法和多版本汉语对比法翻译确保全书整篇文字翻译的对等性、可信性、可靠性以及真实性;最后使用源语原稿零背景—目的语全背景模拟建模的分子翻译学翻译方法对全书的语言文字等全部信息进行翻译忠诚度、可信性、可靠性以及真实性检验,以确保目标翻译目标得以準确实现。

学术影响

《文化模式》的再次翻译,时间仅有10个月,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已经有2篇研究的相关论文发表,2篇硕士论文已经成功通过中期答辩,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明年6月份随着两本硕士论文的成功上网,更多的学者和学生会阅读和研究《文化模式》(外研2015版),本书的翻译必将在我们中国梦这个新时代产生更多更好的正能量影响我们的社会和我们中国人的价值和思想动力体系,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创造更多的效益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本成果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会不断的显现出来。

出版背景

为了促进翻译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翻译工作坊模式在翻译实践中的使用和完善,规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学科专业术语的使用,同时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双语阅读内容,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设立了“外汉翻译教学研究基金”,面向全国高校专家、教师和优秀学生进行学术翻译课题公开招标。课题涵盖经济、哲学、社会、教育等众多学术领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提供本项目基金。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