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2020-07-09 10:13:17) 百科综合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是200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耿云志。

基本介绍

  • 作者:耿云志
  • ISBN:9787220075926
  • 页数:541
  • 定价:42.00元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4-01
  • 装帧:平装
  • 丛书: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

内容介绍

研究近代文化转型,第一,要比较清晰地描绘出文化转型的基本轨迹;第二,要揭示出转型的外在条件及其内在机制。做到这两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是相当不容易的。但必须提出这样的目标,我们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自然,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一目标是难以预定的。对于这样一项庞大而複杂的学术工程,我们这样少的人力,水平有限,在短时间内如何着手来做呢?我们只有採取抽样调查研究的方法,选取几个方面作为子课题,分别进行研究。根据我们的具体条件,我们最初选定九个子课题,后因人力有变化,放弃其中一项,剩下八项子课题。这八项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各成一卷书,再加上一个综论性的导论卷,共九卷书。

作者介绍

耿云志,1938年12月生于辽宁海城。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有一天胡适研究会会长,,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尤以思想史研究为主。着述二十余种,主要有:《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上、下,合着)《胡适研究论稿,《梁啓超》(合着)《蓼草集》《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合着)等;编有大型学术资料书和工具书《中华文化辞典》(第一副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主编)等。另外,发表论文和文章二百余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论清未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孙中山与梁啓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中国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趋向》等数十篇。于20世纪90年代初,亲手创立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该室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批重点学科。相继主持院重点课题“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与实践”,院重大课题“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以及上级委託课题“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等

目录信息

绪 论/001
一 本书研究的旨趣与构想/001
二 明清之际传统文化内部的异动/005
三 鸦片战争前清代思想、学术与文化的流变/014
第一章 鸦片战后到洋务运动时期思想文化的演变/026
一 陌生的“蛮夷”/027
二 师夷长技/030
三 太平天国的文化/039
四 近代文化的初基/044
五 “中体西用”的观念框架/057
第二章 改革与革命主导清末社会文化潮流/072
一 “中体”遭遇激烈的挑战/073
二 政治主导文化潮流/085
第三章 清末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初步形成/106
一 戊戌至辛亥时期近代教育的发展/107
二 戊戌至辛亥时期近代社会团体的发展/113
三 近代传媒系统的建立及其他/120
第四章 清末思想文化变迁的几个大趋势/128
一 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128
二 平民主义的文化趋势/143
三 移风易俗的近代俗世文化/151
四 世界化与个性主义观念初萌/162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政治失序与新旧思想的冲突/172
一 民国初年的政治失序状态/173
二 新旧思想的冲突/183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06
一 先觉分子的反思/207
二 新文化运动兴起/213
三 新旧文化的激烈冲突/224
四 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基础/239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的实绩及其主要观念/246
一 五四运动给予新文化运动的巨大推力/246
二 新文化运动的实绩/251
三 新文化的主要观念/271
四 新文化运动的纲领和目标/292
第八章 从文化运动到政治运动/295
一 问题与主义之争/296
二 《新青年》同人的分化/306
三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313
四 国民党的改组/321
第九章 近代文化转型中保守主义的角色演变/334
一 洋务运动时期的保守主义/335
二 从戊戌到辛亥时期的保守主义/341
三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衡派/353
第十章 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367
一 政治与文化的意义界定/367
二 政治觉醒带动文化趋新/370
三 文化觉醒给予政治的重大影响/384
结 语/391
参考文献要目/411
人名索引/425
后 记/434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