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朱英,顺天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乾隆19年(1754)至22年任毕节知县。
基本介绍
- 本名:董朱英
- 所处时代:清代
- 出生地:顺天
- 主要成就:扩建毕节县境建筑多达28项、编修乾隆《毕节县誌》等
董朱英任毕节知县期间,在短短三年里规划城区建设,带头捐资修建、重建、扩建毕节县境建筑多达28项,如县城内的文庙、松山书院、翔龙寺、城皇庙、君子祠、关圣庙,城郊的灵峰寺、七星关桥等,在任内董朱英还组织学士编修乾隆《毕节县誌》,成书于乾隆22年(1757),是现存的第一部县誌,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文献资料。董朱英在任职的三年里修建了县城至何官屯、观音桥、鸭池、白家哨的道路;自捐银两购置石缸30余口在城内贮水防火;捐银200两重修善济院和救济孤儿,深得民心。
由于董朱英治理毕节政绩突出,乾隆22年(1757)被朝庭提任为礼部员外郎,离任时县内绅士兵民相拥相送,依依不捨并纷纷捐资建坊,以纪念董朱英治理毕节的功德,由于万人捐资又称“万民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