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

(2020-07-06 21:19:31) 百科综合

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

《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下)》收集的突发事件几乎每一个都具有标誌性意义,其中有不少是属于共和国史上的“第一”:共和国史上第一次农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1956-1957年农村闹社事件;共和国史上死人最多的矿难——山西大同老白洞矿难;共和国史上第一个导致副总理被处分的生产安全事故——“渤海二号”石油沉船事故;共和国史上第一个导致部长被撤职的生产安全事故——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历史经验。

基本介绍

  • 书名: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
  •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 页数:622页
  • 开本:16
  • 定价:68.00
  • 作者:程美东
  • 出版日期:2008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801998618, 9787801998613
  • 品牌:中共党史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下)》集中、系统地研究了1949至2005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所发生的40多起重大突发事件,详细地介绍了这些事件发生的经过,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其中有哪些经验教训。《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下)》注重史论结合,史实叙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而学者点评则汪洋恣肆、鞭辟入里、发人深省。《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下)》让人在愤激满怀、怒火中烧的同时,也能充分享受到剪除罪恶、伸张正义的快感。这是一部沉甸甸的学术着作,也是一本浓酽酽的通俗史话。

作者简介

程美东,男,安徽无为人,法学博士、教授。已出版《现代化之路——20世界后20年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全面解读》、《邓小平的思维世界》、《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等着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图书目录

前言:突发事件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第一篇
韩战的爆发与抗美援朝的决策
一、韩战的爆发:建国初期的一个重大突发事件
二、抗美援朝: 一个重大战略性决策的产生
三、抗美援朝的决策机制
点评:
1956—1957年农村地区的“退社”与“闹社”事件
一、湛江地区有有57户社员退出合作社
二、农民为什幺要退社
三、应对与处置
点评:
1959年西藏叛乱
一、西藏叛乱始末
二、政府採取措施平叛
点评:
“九一三”事件
一、波起庐山上
二、林彪仓皇出逃
三、中央的紧急处置
点评:
1989年拉萨骚乱
一、拉萨骚乱始末
二、中央政府採取措施平息骚乱
点评:
“两国论”与1995—1996年的台海危机
一、李登辉的“两国论”
二、祖国大陆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
三、台湾社会与经济的剧烈动荡
点评:
法轮功事件
一、所谓的“盛事气功”
二、一篇文章引发蓄谋已久的大围攻
三、政府坚决处理,“法轮功”练习者迷途知返
点评:
性风俗事件
一、一本书引出的大风波
二、认真对待。尊重宗教;区别情况.依法处理
点评:
1988年抢购风潮
一、“长痛不如短痛”:中央决定物价改革“闯关”
二、神州震荡:抢购风潮一浪高过一浪
三、“四十道金牌”:大力治理整顿
点评:
湖南嘉禾拆迁事件
一、事件起因
二、强行拆迁
三、拆迁之痛
四、政府对策
点评:
定州征地血案
一、血案发生在黎明
二、市委书记被判刑
三、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与村民的恩恩怨怨
点评:
安徽池州“6·26事件”
一、交通小事故引起群体性暴力事件
二、对事态的应对与处置
点评:
第二篇
大同老白洞矿难
一、惨剧发生
二、紧急救援
三、痛心的返风
四、善后处理
点评:
“跃进号”沉没事件
一、震惊世界的特大新闻
二、初步的调查和判断
三、周总理的亲自部署
四、现场作业,揭开谜底
点评:
“渤海二号”沉船事故
一、一场造成72人死亡:3700万元损失的重大事故
二、事故原因的综合反思
三、事故的披露和处理
点评: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一、ilijIi场职工的违规操作引发了火源
二、大火持续了28个昼夜
三、惨不忍睹的灾难现场
四、艰难的救火
点评:
岷江特大沉船事件
一、船倾蜂子湾
二、自救与救援
三、三个事故处理指挥部
四、善后处理
点评:
重庆綦江彩虹桥坍塌事件
一、美丽的彩虹桥在瞬间轰然倒塌
二、彩虹桥的坍塌是偶然的吗?
三、县委副书记的罪恶
四、当地政府官员针对彩虹桥坍塌事件的“四不準”
五、集体腐败者们的下场
点评:
烟台海难
一、失去动力的轮船在海上漂流了六个小时
二、己口年罕见的风浪破坏了一切有效的救援
三、调查结果:这是一场重大责任事故
点评:
南丹矿难292
一、日1名矿工遇难的讯息遭到严密封杀
二、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揭露矿难真相
三、第四批调查组奔赴现场, 才了解到真相
点评:
开县井喷
一、井喷毒气持续85小时
二、惊心动魄的大抢救
三、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吗?
点评:
孙家湾矿难
一、瓦斯大爆炸.己己4人被困井下
二、救援十万火急
三、 改革开放后死亡人数最多的矿难
点评:
第三篇
1988年上海A肝大爆发
一、30万人感潦A肝
二、防治A肝药价格飞涨
三、上海=不祥之地?
四、政府勇敢地面对
点评:
克拉玛依“12·8”大火
一、汇报演出起火灾
二、出口多被封死
三、可怜的孩子们
四、中央领导的关心
五、迟到的反思
点评:
山西假酒事件
一、用甲醇勾兑出的毒洒害死27人
二、假酒生产、销售流程
三、有了总书记的严查指示
点评:
合江沉船事件
一、130人遇难——都是超载惹的祸
二、政府积极处理善后事宜
点评:
南昌幼稚园大火
一、一盘蚊香“烧”死了14名幼儿
二、火灾发生时保育老师不在现场
点评:
洛阳东都商厦“12·25”大火
一、火灾:309人死亡
二、事故原因的综合反思
三、事故的披露和处理
点评:
“非典”(SARS)事件
一、 一种新传染病恐怖地降临在中国广东
二、广州:谣言恐怖、人心动荡
三、广东省公开闢谣
四、北京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疫区
五、中国政府勇敢面对、积极抗击
点评:
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
一、假奶粉餵出“大头娃娃”
二、如花的婴儿枯萎了
三、 中央严肃处理. 地方半遮半掩
点评: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一、剧毒爆炸物泄漏流入松花江
二、谣言恐慌中的抢水、逃亡风潮
三、政府终于说出了真相
四、安然渡过危机
五、坦然负起国际责任
点评:
第四篇
1954年湖北特大水灾
一、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
二、抗洪:可以有1931年的洪水,不许有1931年的武汉
三、救灾:保证不饿死一个人,力争迅速恢复生产
点评:
1975年驻马店大洪水
一、特大暴雨的降临
二、百万灾民浸泡在水中
三、李先念:“为了救人,你们说炸开哪里我们就同意炸开哪里。”
四、痛定思痛
点评:
中国唐山大地震483
一、大地震前一系列的反常现象
二、可惜的预报
三、地震爆发的那一刻
四、几秒钟的时间。整个唐山几乎化为灰烬
五、全国大救援
六、灾后的惶恐
点评:
1998年抗洪抢险
一、洪魔肆掠
二、中共中央发出总动员令
三、广州军区指挥中心临时移到武汉
四、沧海横流显本色
点评:
第五篇
1959年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
一、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始末
二、中国政府应对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
点评:
珍宝岛事件
一、从中苏两党的积怨谈起
二、珍宝岛上的枪声
点评:
美国《与台湾关係法》的颁布
一、美国干涉中国台湾问题的历史过程
二、 的出台
三、中国政府强烈反对
点评:
1985年靖国神社事件
一、解读靖国神社
二、靖国神社参拜问题之来龙去脉
三、1985年“8·15”参拜内幕
四、中国反应强烈,政府发表严正声明
点评:
1993年“银河号”事件
一、无中生有掀恶浪
二、骑虎难下,弄巧成拙
三、中方稳中求胜
点评:
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
一、北约轰炸南联盟
二、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
三、中国政府和民众的激烈反应
点评:
后记

文摘

插图:



第一篇
韩战的爆发与抗美援朝的决策
1950年6月25日,在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毗邻的朝鲜半岛上,一场战争爆发了。自此,18个国家的军队在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战场上展开较量,从而使之成为二战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这场战争就是着名的韩战,又称为韩战。而对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场战争的爆发成为建国初期一个重大的突发事件。
一、韩战的爆发:建国初期的一个重大突发事件
从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朝鲜一直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二战胜利前夕,在商议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时,各盟国首脑对朝鲜问题也进行了商谈,1945年,雅尔达会议确定了由美苏中英四国对朝鲜实行託管的方案,但在四大国尚未就此达成具体协定之前,苏联对日宣战使形势发生了变化。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立即于次日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在苏军的迅猛推进中;在朝的日军战争机构几近崩溃,日本内阁决定投降,并且通知了美国等有关国家。而在此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军地面部队还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沖绳岛,这样,朝鲜半岛上就出现了真空局面。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不让苏联独占朝鲜,美国于8月10日深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朝鲜问题。由于北纬三十八度线恰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于是美国陆军部建议以三八线作为美苏受降区域的分界线,三八线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三八线以南为美军受降区。这个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于8月14日获得总统杜鲁门的批准。15日,杜鲁门就此致电史达林,16日,史达林覆信表示没有异议。由此,美苏双方基本达成协定,三八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被确定下来。

后记

2005年,我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有幸被批准立项,此后我开始对该课题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对该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同时也感觉到仅仅从理论层面来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的局限性。于是,我决定搞出一本史实性、理论性兼有,可读性、学术性俱强的雅俗共赏的着作来,这样的成果的现实意义比单纯的理论文章也许要大得多,因为材料鲜活,它的读者群应更为广泛。
从2006年9月起,我和课题组的几位同仁就开始了本书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仅仅研究新时期以来的突发事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把时限前移到1949年。
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个成果能否达到我的初衷,实在不敢枉下结论,但我还是谈谈自己对这个成果的一点看法:
第一,较全面、集中地介绍了1949年以来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过程,分析了其前因后果,这在目前的公开出版物中,尚为鲜见;
第二,採取的一事一评的体例,为通俗可读性与学术严谨性的结合提供了文体上的保障;
第三,学者点评部分的内容尽力从批判性和建设性入手,力图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对于本书编写,本人也有若干遗憾之处:
第一,没有将一些有价值的重大突发事件收进来。有的虽在调查中掌握了很多的新资料,但因为被调查方事先的约定而主动取消,有的是因为资料尚未完全公开被有关专家建议取消掉了;
第二,有的事件因涉及的专业性太强而影响了点评的深入、全面、客观。
另外,本书对个别的事件的介绍完全收录了学界的文章(在标题、内容上略作调整),对此,我要向他们表示特别的感谢!因为我没有这些文章作者的联繫方式,故而在未徵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就将文章收录本书,对于这一点,本人实在觉得歉意。也请作者与出版社联繫,我们将向你们支付必要的稿酬。
本书的写作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在这里,我也向原文献的创作者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在这里,我谨向支持本书出版的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张琦社长、郭宏女士表示谢意,向参与本书写作的各位作者表示谢意!
当然,限于本人的才识,本书的不足之处肯定不少,只能请读者批评指正了。
程美东

序言

一、突发事件释义
什幺是突发事件?从字面上看,这应该是非常简单的辞彙,主指突然发生的事件,似乎根本没有加以解释的必要。但是,随着学术界对突发事件问题研究的日渐深入,从学术研究规範性的角度出发,对于突发事件给以严格的学术定义是势所必然的。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突发事件的理解大同小异,有的认为是指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恶性事故;有的认为是指系统的行为出现异常情况而发生的一类无秩序的意外事件;有的认为是指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有的认为是指突然发生,并呈现出异常状态、大众对此缺乏思想準备却普遍予以关注的新闻事件。2006年公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作了这样的定义: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这里所讲的突发公共事件,事实上就是学术视野里的突发事件。因为我们所研究的突发事件基本上是对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事件,如果某种事件虽然其发生的方式具有突发性,但对在地球上的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毫无影响,自然就不能纳入我们现在这个语境中的突发事件範畴。在国外,一般将之称为危机(crisis)。
综合学术界对突发事件的不同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突发事件有如下一些特徵:第一,发生的突然性、不可预料性;第二,后果的严重性;第三,应对的艰难性;第四,一定範围的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种类,按其性质来说,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突发事件和社会突发事件两大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其细化为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攻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这个预案没有将政治生活领域里发生的一些突发问题纳入到突发事件的範畴,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个领域的突发事件往往更加引人注目、影响更大,像农民上访、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
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各国政府必须要认真加以对待。在过去的长时期里,我国政府虽然在实践中对各个具体的突发事件有自己的应对措施或方案,但对于突发事件在整体上没有形成全面的理论认识,也缺乏系统周密的明确性应对方案。我们过去只对政治类突发事件在理论上作过一定的研究,形成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独特理论j并成为几十年来我们处理这个领域突发事件的重要理论依据。但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突发事件的多样性使得中国政府和学术界都认识到系统地构建突发事件理论的紧迫性、必要性。目前我国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框架还是材料的收集整理都处于启蒙阶段,大量艰辛的工作需要人们去做。
……
第五,必须要把提高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建设的重要内容。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突发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式化的决策问题,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绝不能拘泥于陈规陋习似的程式,如果那样的话,就难免陷入教条主义的泥坑。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情况如何,是可以从根本上看出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的,因为仓促之间形成的处理决策往往是一个人先天和后天素养的条件反射。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决策中,随机性和机动转变往往不可避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决策中,可以为所欲为,任意行事,突发事件的处理,也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式,只不过这些原则和程式不能按照正常情境下的方式来进行,它的要求是非常规性、紧急性、果断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决策者本能似的反应能力,当然这种本能不完全是先天的素质,更多的是后天的训练积累的结果,在突发事件爆发时,这种先天的本能和后天的训练积累便以条件反射的形式激烈、迅速地表现出来,而表现出来的应对措施得当否就能鲜明地反映出决策者的基本素质。
(程关东执笔)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