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2020-03-19 04:22:08) 百科综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China Coast Guard Academy)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侖区,是武警部队一所高等院校,全国唯一一所专门培养武警海上执法人才的高校。

主要承担武警海警部队干部的培养任务,负责武警海警部队通信、计算机、机要、后勤等专业技术干部的培养。

武警海警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武警水面船艇学校,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公安海警学院。2018年7月1日,归属武警部队领导管理,更名为武警海警学院。

据2016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基础部、船艇指挥系、机电管理系、电子技术系、后勤管理系、进修系等六个直属系(部),共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治安学等3个门类9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3000余人。武警海警学院占地500余亩,校舍面积15.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5万册,拥有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综合实验大楼、院史馆、警体馆、游泳馆、文化活动中心、医院、船艇实习基地等场馆设施,装备有三艘教学实习舰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 外文名:China Coast Guard Academy
  • 简称:武警海警学院
  • 创办时间:1983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政法
  • 属性:武警院校
    高等军事院校 
  • 主管部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 现任领导:院长王波 
  • 院系设定:船艇指挥系、机电管理系、电子技术系、后勤管理系
  • 校训:海洋、忠诚、责任、荣誉
  •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侖区振兴西路205号

历史沿革

1982年,武警浙江省总队海巡训练大队成立,隶属公安部。
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武警浙江省总队海巡训练大队改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面船艇学校(武警水面船艇学校),直属武警总部,正师级(国发〔1983〕149号档案)。
1984年4月,武警水面船艇学校开始筹建。
1985年9月1日,武警水面船艇学校正式开学,暂时由武警浙江总队代管,执行副师级许可权。
1993年9月1日,武警水面船艇学校转隶公安部,编入公安边防部队,更名公安边防水面船艇学校。
1999年,公安边防水面船艇学校升格为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教育部教发〔1999〕18号),学制3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2200人。
2010年6月26日,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公安海警学院。
2012年8月20日,公安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在杭州签署协定共建公安海警学院。
2018年7月1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批准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武警部队改革实施方案》决策部署,学院整体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指挥,更名为武警海警学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6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基础部、船艇指挥系、机电管理系、电子技术系、后勤管理系、进修系等六个直属系(部)。共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治安学等3个门类9个本科专业。
基础部专业
船艇指挥系
航海技术、治安学、法学、武器发射工程
机电管理系
轮机工程
电子技术系
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后勤管理系
管理科学
进修系
-
以上内容来自

学科建设

据2016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省级重点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
浙江省重点学科(2个):海警勤务指挥与战术、海警信息与通信工程
宁波市重点学科(2个):舰艇机电技术指挥、军事通信学

教学建设

据2016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优势专业、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新兴特色专业、1个专业为市级重点专业。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10、部级精品课程4门、部局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4门。
浙江省优势专业(1个):航海技术
宁波市特色专业(1个):轮机工程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海警舰艇综合仿真训练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船艇操纵与避碰、船艇执勤、单边带通信、航海仪器;
省级精品课程(10门):船艇操纵与避碰、船艇执勤、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船艇电气设备、计算机网路、航海仪器、公安边防执法基础、船艇机动与编队;
部级精品课程(4门):船艇操纵与避碰、单边带通信、公安边防管理信息系统、船艇柴油机动力装置管理与维修;
部局级精品课程(2门):航海学、电工与电子技术;
校级精品课程(24门):车辆管理、计算机网路、通信电子技术、船艇训练与管理、船艇电气设备等;
15门宁波市智慧产业核心引导课程:光电机一体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套用、网路侦查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套用、GPS与GIS套用、计算机软体技术基础、网路安全技术、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等。
教学成果
公安部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船艇操纵与避碰”课程体系建设
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海警舰艇仿真训练示範中心建设与套用
公安部教学成果三等奖(1个):航海仪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宁波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个):海警类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大学物理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10月,学院有专任教师300余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00余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合作交流

武警海警学院依靠先进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丰富灵活的教学手段,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在逐步加大中心所有资源的对外开放步伐,与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印尼等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海警队伍和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了业务交流,参加完成每年十余项外警培训实验教学任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6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还有19类127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
宁波市重点实验室(1个):大型船艇操纵仿真实验室

科研成果

★108项国家大学生创业能力训练计画项目立项,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0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画项目;
★500余人次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37项获公安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
★400余人次参加国内各类学科、科技竞赛,185人次获学科、科技竞赛获奖;
★2名学员评为公安部“明日之星”。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于2002年创刊,曾用刊名: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由公安部主管,公安海警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6月,武警海警学院图书馆藏书75万册。

文化传统

校徽

武警海警学院校徽如右图显示:
学院校徽为圆形,以蓝色为背景,包含盾牌、橄榄枝、铁锚、五星等图案,外围是中英文校名,底座是展开的书页,刻有建校年份“1983”字样。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校训

海洋、忠诚、责任、荣誉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序号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1
赵林洪
政治委员
1986.02—1994.07
2
虞学考
校长
1991.12—1995.01
3
徐俊民
政治委员
1994.07—2000.11
4
徐葆正
院长
1997.11—2013.12
5
和国才
政治委员
2000.11—2008.11
6
朱启明
政治委员
2008.12—2010.01
7
李炳天
政治委员
2010.01—2010.11
8
吴建森
政治委员
2010.12—2012.11
9
杨钧
政治委员
2012.11—2017.05
10
张贞来
院长
2015.12—2017.08
以上信息来源武警海警学院官网

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警衔
王波
院长、党委副书记
武警大校、副军职
张贞来
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武警少将、副军职
李建福
副政治委员、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武警大校、正师职
王金堂
训练部部长、党委委员
武警大校、正师职
杨立山
政治部主任、党委委员
武警大校、正师职
傅立新
院务部部长、党委委员
武警大校、正师职
以上信息来源武警海警学院官网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