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格,jiànggé;降低标準、身份、等级等降格要求。同时也是电影拍摄方法、围棋俗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降格
- 外文名:lower one's standard or status
- 拼音:jiànggé
- 释义:降低标準、身份、等级
- 出处:《袁伯应(袁可立子)诗集序》
拼音
降格
jiànggé
动词
[lower one's standard or status] 降低标準、身份、等级等降格以求。明 董其昌《袁伯应(袁可立子)诗集序》:“假令今有李何降格而为制仪,过都历块,绝尘而奔,岂顾问哉!”
现代汉语
降格(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中,降格是利用语言形式,在心理上降低幽默对象的“等级”“档次”,以产生不谐美。通过人为地降低所要表述的事物的精神层次,变崇高为鄙俗,变庄严为油滑,抹杀其尊严,从而达到宣洩自我内心被压抑的情绪。
电影理论
降格 (电影理论)
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摄影机以低于每秒24格频率拍摄即为降格摄影。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降到每秒16格、8格、2格,甚至几小时、几十小时拍一格,放映时仍以每秒24格频率不变,画面上的物体将显示不同的快速运动视觉效果。降格摄影同升格摄影一样,富于艺术的表现力,如造成某种喜剧性效果,也可用作科研的形象化手段。
围棋
降格(围棋)
降格是日本当年严格等级制的产物。跟现在职业棋手之间分先下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那时的段位非常严格,如果初段要升二段,必须要所有的其他初段都同意才行,只要有一个认为你没有二段的实力,就须争棋。双方通过十番棋或更多的番棋争胜负。
在争棋里面,一方将另一方累计连胜四盘,就将对方降格了。
降格就是以后这两个人下棋,必须按棋份来下,不是分先互相执黑。而是先相先,即:上手在三局棋中只执黑一局,另两局执白。
那时执黑是不贴目的,所以执黑是一种下手的义务。也就是说双方不再是平等的对手关係。下手要做相应的义务,比如擦棋盘、行礼、排名在后等等。
如果下手在先相先的棋份里再下番棋,又净输四局,则又降为定先。也就是下手永远执黑棋。依此类推,定先后是先二(定先一局,再让两子一局),二子,三子等。
在那个年代,段位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明显而严格的,有的棋士(所以叫棋士不叫棋手!)为了升段而争棋,将性命都投入其中!日本有名的几次命断棋盘的故事中,就有这一段恩怨。
今天中日韩都有数不清的九段,大家把九段当儿戏。而在那个年代,同一个时代九段最多只能有一位,即名人;而且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九段!在二十世纪初的日本,可能五段的数量都没有二十人吧?
吴清源在日本下十番棋,将当时所有的高手全部打降格,没有一个对手。其中有:木谷实、桥本宇太郎、藤泽朋斋、坂田荣男、高川格、雁金準一等。但介于吴的中国身份,日本没有给予相应的棋圣、名人之类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