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社会网路分析

(2020-03-08 21:15:53) 百科综合
社会网路分析

社会网路分析

《社会网路分析》是2009年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聚任,该书主要介绍了社会网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基本介绍

  • 书名:社会网路分析
  • 作者:林聚任
  • ISBN:9787303098378
  • 定价:32.00元
  • 出版社: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4-1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结构是,除前言外共分为八章,分别介绍社会网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社会网路资料类型和收集方法、网路分析的各种技术与方法、社会网路分析的套用等内容。
第一章
首先追溯了西方社会网路分析的思想渊源,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系统回顾,介绍了社会网路分析的一些新进展。社会网路分析有不同的学科发展背景,其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我们通过回顾社会网路分析思想与方法在西方的发展,梳理出其中的主要线索和问题,并结合国内的研究状况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强调更好地借鉴已有的成果,加强对社会网路分析的认识和套用。
第二章
系统说明了社会网路分析的基本原理。社会网路分析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研究方法,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通过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认识社会网路分析方法的特徵及其独特之处。在本章中我们在说明社会网路分析概念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社会网路分析的方法论原理和研究程式。
第三章
主要说明社会网路分析所用的数据资料具有自己的类型与特徵,它是一组反映行动者关係的信息。社会网路资料首先是关于社会关係的数据信息,简称关係数据。关係数据不同于属性数据,不仅其本质内容不同,其表达形式也不同。本章在介绍了社会网路资料的概念和类型基础上,结合研究设计具体说明了社会网路的测量及其收集方法。
第四章
主要介绍社会网路分析的研究技术与方法。社会网路最基本的数学表达形式是图论法和矩阵法。图论法是以线和点的形式来表示行动者及其关係的一种方法。用社群图可表示社会关係的结构、特徵等属性。矩阵法是把社会网路中的每一个结点或关係分别按行和列的方式排列即可形成网路矩阵,包括邻接矩阵、关联矩阵等。矩阵法可以对群体关係进行具体分析。
第五章
是关于社会网路的中心度分析。中心度是我们认识社会网路中行动者位置及其关係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套用性。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心度、中心势概念,重点说明了结点中心度、紧密中心度、间距中心度及其测量方法。最后又对社会网路中与等级密切相关的权力和声望作了分析。网路中的声望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社会声望概念,这里主要说明了接近度声望概念及其测量。
第六章
是关于社会网路分析中的子群研究。构成社会网路的基本元素就是行动者及其群体,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子群,它们相互结合形成了複杂的社会结构。本章首先从社会群体、子群概念出发,说明各种团聚性的子群及其测量方法,包括“团伙”、n-团伙、n-宗派、k-丛等,最后分析隶属性群体。
第七章
是关于网路中的位置和角色的分析。在社会结构分析中,位置和角色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本章在简要介绍了网路分析的位置和角色概念之后,主要说明了结构等价性、自同构等价性和正则等价性及其不同的测量方法,最后一节简要介绍了关係代数法和统计模型法。位置和角色分析是目前社会网路分析中数量化分析程度最高的方面,已套用和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数学分析方法。本章结合例子简要介绍了聚类法、统计模型法等。这些分析方法现在都可藉助于有关的分析软体来套用。
第八章
讨论了社会网路分析的一些套用。社会网路分析具有非常广泛的套用,其套用领域已远远超出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传统範围,如小群体关係、社会支持网等,而且扩展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工程技术科学的诸多领域。但本书只是简要分析了与社会网路分析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体现中国社会结构特徵的“关係”研究。
本书最后在附录中介绍了社会网路分析软体包的套用,重点说明了Pajek的内容及使用方法。附录中还附有两个不同的各具代表性的《社会网路分析》教学大纲,供读者参考比较。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网路分析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网路分析思想的来源与发展
一、早期发展
二、新哈佛学派与社会网路分析方法的成熟
第二节 社会网路分析的新进展
一、社会网路分析理论得到深化
二、社会网路分析技术更为成熟
三、社会网路分析的套用範围更广
四、国内的社会网路分析研究简评
第二章 社会网路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社会网路分析的概念
一、社会网路分析的含义和特徵
二、社会网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社会网路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社会网路分析的方法论原理
二、社会网路分析的程式
第三章 社会网路资料
第一节 社会网路资料的概念和类型
一、社会网路资料的概念
二、社会网路资料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网路资料的测量与收集
一、社会网路分析的研究设计
二、社会网路资料的收集
第四章 社会网路的数学表达形式
第一节 图论法
一、图论的基本知识
二、图论的主要分析元素
第二节 矩阵法
一、社会网路分析中的矩阵类型
二、矩阵的运算
三、矩阵对关係特徵的描述
第五章 中心度分析
第一节 中心与边缘
一、结点中心度
二、紧密中心度
三、间距中心度
第二节 社会网路中的权力和声望
一、权力与等级
二、声望分析
第六章 子群分析
第一节 团聚子群
一、社会群体与子群
二、成分分析
第二节 核和团伙
一、核与成分轮廓
二、“团伙”分析
第三节 隶属群体
一、隶属网路
二、隶属网路的表达形式
三、隶属网路的属性分析
第七章 网路中的位置和角色分析
第一节 社会位置和社会角色
一、传统社会学观点
二、网路结构观
第二节 结构等价性
一、等价性概念
二、结构等价性
第三节 其他等价性
一、自同构等价性
二、正则等价性
第四节 其他分析和模型法
一、关係代数
二、统计模型法
第八章 社会网路分析的套用
第一节 社会网路与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社会资本的网路属性
三、信任与社会资本
第二节 中国“关係”研究
一、关于“关係”的观点
二、中国社会中的“关係”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