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留学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列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院校行列,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2.0”、“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育、艺术相结合,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其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83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2011年,该校入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第二批名单。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在新城校区(本部)、金川校区、準格尔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7亩。设有22个教学单位,拥有62个研究院(所);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独立设定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独立设定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10个,有6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有教职工2026人,专任教师1312人,有本科专业70个,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
专业学位授予类别6个 - 博士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 -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
- 学校官网:http://www.imut.edu.cn
- 中文名:内蒙古工业大学
- 外文名: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简称:内工大(IMUT)
- 创办时间:1951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理工
- 属性: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金瑞
校长:邢永明 - 本科专业:70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 院系设定: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等
- 校训:博学躬行、尚志明德
- 校歌:《内蒙古工业大学校歌》
-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 院校代码:10128
- 主要奖项: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
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知名校友:崔占峰、林东鲁、陈树清等
历史沿革
1951年,成立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绥远省创办的第一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绥远省政府主席杨植霖兼任校长。
1952年9月,学校更名为绥远省归绥工业学校。
1953年8月,学校更名为华北第三工业学校,隶属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4年6月,学校更名为内蒙古第一工业学校。
1955年8月,学校更名为呼和浩特工业学校。
1956年4月,学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机械製造工业学校。1958年2月,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
内蒙古工业大学

1958年8月,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学校开始招收本科生。
1963年7月,学校划归农业机械部管理。1965年1月,学校划归第八机械部管理。1969年11月,学校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1978年6月,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1979年4月,学校划归农业机械部管理。1982年5月,学校划归机械工业部管理。1983年6月,学校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1986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3年12月,内蒙古工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200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5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70个。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道路桥樑与渡河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套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
机械学院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工业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体工程、网路工程、物联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物理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製药工程、安全工程、套用化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环境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车辆工程、环境科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高职)
建筑学院
建筑学(五年) 、城市规划(五年) 、风景园林(五年) 、艺术设计(室内外设计方向)(招艺术类考生)、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方向)(五年)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德语
理学院
工程力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少数民族预科班(蒙授理科本科)
人文学院
法学、社会工作
轻工与纺织学院
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方向)(招艺术类考生)、印刷工程、轻化工程
电力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风能与动力工程(风力发电)、自动化
矿业学院
採矿工程、煤与煤层气、套用化工技术(三年)、煤矿开採技术(三年)、机电一体化技术(矿山机电方向)(三年)、建筑工程技术(矿井建设方向)(三年)
数据科学与套用学院
软体工程(服务外包方向、移动互联方向)、网路工程(云计算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数据分析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海东校区工程技术分部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高职)、会计电算化(高职)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5月,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无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无一级学科授权的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0个,具有工程硕士(13个授权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建筑学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6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有本科专业70个,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8个):力学、数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民族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9个):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固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材料学、工业催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企业管理
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4个):结构工程、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2个):可再生能源、煤化工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5月,有教职工2026人,专任教师1312人,其中教授176人,副教授433人,博士生导师64人,硕士生导师55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89.71%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教师中,80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1位教师获得“内蒙古杰出人才奖”,1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52人入选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46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11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一、二层次,24人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英才支持计画”。有16名自治区教学名师。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自治区教学名师:裴承慧、李长青、王秀丽、长青、庞晶、李慧、汪建文、陈亚杰、赵巨东、王文新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晨鼎 | 佟天夫 | 唐乙龙 | 文 健 | 蔡玄晖 | 石万生 | 房彦伟 | 汪 萍 | 李振声 | 常 佶 |
张治务 | 邢永明 | 孟昭昕 | 姚 德 | 支继武 | 张绍镛 | 郑应周 | 肖柯则 | 金恆芳 | 侯慕英 |
刘启旺 | 李德立 | 王志恆 | 姚宇澄 | 朱宝泉 | 刘志璋 | 李 卓 | 索全伶 | 李含善 | 李春萍 |
田 瑞 | 张鹏举 | 李长青 | 栗文义 | 刘进荣 | 长 青 |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张晨鼎 | 佟天夫 | 常 佶 | 李振声 | 房彦伟 | 汪 萍 | 孟昭昕 | 石万生 | 邢永明 | 刘启旺 |
凌呼君 | 刘进荣 | 何凤曼 | 刘振洪 | 张鹏举 | 李长青 | 史志铭 | 长 青 | 栗文义 | 朝 鲁 |
刘全生 | 白宝光 | 杨桔材 | 刘 铮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5月,有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画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 25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1个“草原英才”创新团队,18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学院 | 批准年份 |
1 | 080501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田 瑞 | 能动学院 | 2007年 |
2 | 08110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刘全生 | 化工学院 | 2008年 |
3 | 080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栗文义 | 电力学院 | 2009年 |
4 | 080301 |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 孙鹏文 | 机械学院 | 2010年 |
5 | 080302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刘向东 | 材料学院 | 2010年 |
自治区品牌专业(25个):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焊接工艺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金属材料工程、英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纺织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物理、给水排水工程、生物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体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社会工作
自治区精品课程(53门):铸件形成理论基础、数控技术、软体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液压与气压传动、泵与风机、质量管理、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生物化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桥樑工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物理实验、机率论、基础会计、流体力学、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内燃机学、铸造合金及熔炼、有机化学、资料库概论与资料库管理系统、数学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焊接冶金学、机械设计、个体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化学反应工程、线性代数、综合英语、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数据结构、大学物理、电工学、管理学、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化工原理、机械製图、工程製图、测试技术、金属学与热处理、微生物学、素描及专业绘画、纺纱学、电力系统分析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自治区实验教学示範中心(8个):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力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工程训练教学示範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8个):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英语专业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流体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团队、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科数学教学团队、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公路勘测实习教学团队、工科物理教学团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结构力学课程组教学团队
学校荣誉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32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是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被自治区授予“教育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院校”“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交流合作
对外合作
截至2018年5月,学校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20余所兄弟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係,与美国普渡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等1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校际合作关係。1995年,学校创建国际商学院,分别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法国大学科技学院在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2003年,学校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实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画》项目的高校,2004年加入“西部地区留学人才培养特别项目”,2005年获準具有自治区政府奖学金蒙古国留学生项目招生资格,2007年成为教育部留学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招生单位。
国际交流
签约时间 | 签订合作协定院校 |
1985.5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工学院 |
1990.8 | 美国西德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 |
1991.9 | 蒙古国工业大学 |
1992.6 | 美国夏威夷能源研究所 |
1992.8 | 俄罗斯联邦赤塔工学院 |
1992.9 |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工学院 |
1995.7 | 日本阪南大学 |
2000.3 | 日本三重大学 |
2000.4 | 蒙古国达尔罕动力技术学院 |
2000.7 | 加拿大北美文理学院 |
2001.3 | 日本福井大学 |
2001.6 | 华沙工业大学 |
2002.9 | 蒙古国立科技大学 |
2003.4 | 美国托伊州立大学 |
2003.1 | 德国科隆套用科学大学 |
2004.6 | 美国州立哥伦比亚北森学院 |
2004.11 | 美国北卡罗莱州立大学彭布罗克分校 |
2005.1 | 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 |
2006.4 | 俄罗斯赤塔国立大学 |
2006.7 | 德国伍珀塔尔大学 |
2007.7 | 法国曼恩大学勒芒大学 |
2007.9 | 台湾台南大学 |
2007.11 | 美国普渡大学 |
2007.12 | 美国东华盛顿大学 |
2008.12 | 日本明治大学 |
2009.3 |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 |
2010.1 | 英国斯旺西城市大学 |
2010.3 | 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 |
2010.4 | 加拿大阿比蒂彼-特米斯卡明魁北克大学 |
校办企业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校办产业中有独立法人企业为: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厂、内蒙古工程技术专修学院、内蒙古捷利泰商茂有限公司(原英华宾馆)、内蒙古工大阳光环保节能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工大华远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工大印刷厂、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鹤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液压技术研究所、内蒙古装饰装璜有限责任公司、呼市天骄实业公司。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9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 14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及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实验基地、示範基地。学校与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定,成立了兰太-工大科技创新中心。与包头市合作建设稀土高新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孵化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有色金属材料及加工技术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9个):内蒙古自治区理论与计算化学模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煤基固废高效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低阶碳质资源高值功能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催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天然气化工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工程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风能太阳能利用机理及最佳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石墨(烯)储能与涂料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薄膜与涂层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轻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电能变换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机电控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雷达技术与套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感知技术与智慧型系统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测评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土木工程结构与力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生命数据统计分析理论与神经网路建模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级研究中心(14个):内蒙古自治区CO2捕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内燃机代用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风电技术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高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创新方法研究中心、内蒙古製造资源计画套用研究中心、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网际网路经济研究中心、内蒙古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内蒙古新能源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蒙古製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
自治区创新科研实验培育基地(1个):内蒙古教育创新科研实验培育基地
自治区试验示範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试验示範基地
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机构一览
序号 | 机构名称 | 所在学院 | 成立时间 |
1 | 内蒙古液压技术研究所 | 机械学院 | 1975年 |
2 | 内蒙古工业大学自动化研究所 | 信息工程学院 | 1984年 |
3 | 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建筑学院 | 1984年 |
4 | 内蒙古自然能源研究所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1988年 |
5 | 内蒙古工业大学CAD研究所 | 机械学院 | 1991年 |
6 | 内蒙古精细化工研究所 | 化工学院 | 1992年 |
7 | 内蒙古工业大学汽车研究所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1994年 |
8 | 内蒙古工业大学结构与岩土工程研究所 | 土木工程学院 | 1995年 |
9 | 内蒙古工业大学战略资源研究所 | 经济管理学院 | 1995年 |
10 |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语培训与服务中心 | 外国语学院 | 1997年 |
11 | 内蒙古工业大学基本建设经济研究所 | 土木工程学院 | 1999年 |
12 | 内蒙古製造资源计画套用研究中心 | 经济管理学院 | 1999年 |
13 | 内蒙古工业大学绩效评价研究所 | 经济管理学院 | 1999年 |
14 | 内蒙古工大阳光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校办产业管理处 | 1999年 |
15 | 内蒙古工业催化重点实验室 | 化工学院 | 1999年 |
16 | 内蒙古工业大学测绘技术研究所 | 土木工程学院 | 2000年 |
17 |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与环境研究所 | 建筑学院 | 2000年 |
18 | 内蒙古工业大学室内环境艺术研究所 | 建筑学院 | 2000年 |
19 |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脑建筑绘画研究所 | 建筑学院 | 2000年 |
20 |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脑建筑模型研製中心 | 建筑学院 | 2000年 |
21 | 内蒙古工业大学爆破工程研究所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1年 |
22 | 内蒙古工业大学民族发展研究所 | 人文学院 | 2001年 |
23 | 内蒙古鹤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土木工程学院 | 2002年 |
24 | 内蒙古工业大学测控及建筑智慧型化研究所 | 信息工程学院 | 2002年 |
25 | 内蒙古工业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 人文学院 | 2002年 |
26 | 内蒙古工业大学结构新技术设计套用研究所 | 土木工程学院 | 2002年 |
27 | 内蒙古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 | 土木工程学院 | 2002年 |
28 | 内蒙古自治区机电控制重点实验室 | 信息工程学院 机械学院 | 2002年 |
29 | 内蒙古新能源生产力促进中心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2003年 |
30 | 内蒙古製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 | 机械学院 | 2003年 |
31 | 内蒙古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4年 |
32 | 内蒙古工业大学民族社会研究所 | 人文学院 | 2005年 |
33 | 内蒙古工大华远化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化工学院 | 2007年 |
34 | 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2007年 |
35 | 内蒙古自治区轻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7年 |
36 | 内蒙古工业大学道路工程与桥樑结构研究所 | 土木工程学院 | 2007年 |
37 |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 | 经济管理学院 | 2007年 |
38 | 内蒙古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心 | 经济管理学院 | 2007年 |
39 | 内蒙古自治区内燃机代用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2007年 |
40 | 内蒙古应急技术中心 | 信息工程学院 | 2009年 |
41 | 内蒙古工业大学工业结晶和化工材料研究中心 | 化工学院 | 2009年 |
42 | 内蒙古工业大学煤炭转化与循环经济研究所 | 化工学院 | 2009年 |
43 | 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 | 人文学院 | 2009年 |
44 | 内蒙古工业大学欧洲文化研究中心 | 外国语学院 | 2009年 |
45 | 内蒙古工业大学科技文献翻译中心 | 外国语学院 | 2009年 |
46 | 内蒙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9年 |
47 | 内蒙古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中心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2009年 |
48 | 内蒙古现代物流与供应管理研究中心 | 经济管理学院 | 2010年 |
49 | 工大—华亿铸造技术联合研究开发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0年 |
50 | 内蒙古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建筑学院 | 2010年 |
51 | 内蒙古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 经济管理学院 | 2010年 |
科研成果
2011-2018年5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画、国家科技支撑计画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5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内蒙古科学技术奖25项,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9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00余项,被SCI、EI、ISTP、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000余篇。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学校出版有《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其中“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研究》和《内蒙古工大报》等报刊。
图书馆
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有馆舍两处,分别是1995年投入使用的总面积为9892平方米的新城校区图书馆和2010年投入使用的面积为17981平方米的金川校区逸夫图书馆。
截至2015年12月,全馆有各类纸质文献130多万册,电子图书累积量139万多种,电子图书的拥有量在自治区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该馆引进了一些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全文或文摘资料库,如SCI、EI、CPCI、Elsevier-SDOS、Springer-Link(Kluwer)、EBSCOhost、RSC、ASCE、ASME、Science Online、CNKI、万方数据、书生之家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电子图书等50多箇中外文资料库。全馆每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近1400 种、各类电子期刊达2.9万余种。
文化传统
学校举办了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动感地带”中国大学生街舞挑战赛、“送你一支紫罗兰”-大学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社团节、体育文化节、“七彩杯”文艺汇演、专场音乐会、素质教育系列讲座、科技学术节等活动。成立于1996年的“梦之帆”大学生合唱团在全国、全区比赛中多次获奖;2005年,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该校选送的群舞《顶碗舞》、独舞《艺茹勒》均获一等奖。“与马者”脚踏车协会在2005年长城国际脚踏车嘉年华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脚踏车接力赛中获脚踏车大众公路骑行赛第四名、大学男子组接力赛第七名、大学女子组接力赛第十二名。
社团组织包括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考研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英语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星光爱心社、梦之帆大学生合唱团、与马者脚踏车协会等。
校区简介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已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模式,学校有内蒙古工业大学新城校区、内蒙古工业大学金川校区、内蒙古工业大学準格尔校区三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7亩,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0.38万平方米,运动场馆面积7.92万平方米。
新城校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金川校区: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
準格尔校区:鄂尔多斯市準格尔旗大路新区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 金瑞 | 校长 | 邢永明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刘志雄 | 副校长 | 刘进荣、黄龙海、栗文义、峻 峰、吕晓琪 |
参考资料:
知名校友
崔占峰,1982年获内蒙古工学院化工系学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第一位华人教授。牛津大学近代办学史上第一位华人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牛津大学组织工程与生物处理工程中心主任
李永旺,山西煤炭化学所研究员、合成油公司总经理,中国科学院煤转油项目首席科学家
林东鲁,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树清,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贺恭,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焦开河,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 刚,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树清,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进禄,中核集团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原202厂厂长、党委书记
邢云,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荣天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
- 学生代表
池明明,生前系化工学院製药工程2004级2班学生,为救落水少年不幸遇难。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内蒙古党委组织部等6个部门在全区高校中深入开展向池明明同学学习活动,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媒体对池明明同学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导。
池明明塑像在我校落成

常胜,2002级民族预科生,冒生命危险勇救遇难计程车司机。被教育部、公安部、中华总工会、团中央、中国妇联等7个部委和中央电视台授予2007年度“中国骄傲”人物(榜首),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群体成员,2006年度“感动内蒙古人物”,首届“内蒙古青春大使——爱心之星”,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李一鸣,内蒙古工业大学201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现就读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三年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铜奖,获科技创新基金,第六届英语花样比赛优秀奖,文登杯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第八届学风杯英语演讲比赛非专业组二等奖,第十届学风杯英语演讲比赛非专业组一等奖,青城奋进杯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校园英语杯演讲比赛一等奖,数学建模自治区本科组参赛奖,第二节数学中国杯数学建模网路挑战赛第一阶段三等奖,院级三好学生,院级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校级三好学生两次,自治区三好学生两次,十二届十佳大学生,一种防辐射及辐射修复乳液专利一项。
採访图片记录

杨晓雄,材料学院金属06-2班一个平凡普通的学生。他的大学生活一直都贯穿着勤工助学和学生工作。06年入学后,就参加了校学生工作处组织的阿尔泰游乐园勤工助学工作。大一下学期通过面试,被聘为学生工作处学生助理。大二成功应聘为《学生工作简报》主编一职,日常的广泛阅读和勤工助学经历为他创造了锻鍊机会和成长空间。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他在报考厦门海关公务员这一职位的440人中排名第一,同时顺利通过内蒙古乾方钢铁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的行销岗位和北京华图教育集团的策划岗位的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