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洪瑞麟

(2020-01-08 04:00:33) 百科综合
洪瑞麟

洪瑞麟

洪瑞麟 (1912-1996 ) 出生于台北市大稻埕淡水河岸的船头行街,由于父亲对传统文人画的素养,自小也对绘画发生了兴趣。洪瑞麟除了画矿工之外,也画过原住民,裸女与风景。「矿工画」是前辈画家洪瑞麟的注册商标,他也因此被称为「矿工画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洪瑞麟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台北市大稻埕淡水河岸
  • 出生日期:1912年
  • 逝世日期:1996年
  • 职业:画家

人物简介

一九二七年进入由倪蒋怀出资的「台湾绘画研究所」,与张万传、陈德旺等人同学,接受石川钦一郎老师的指导。一九三○年赴日求学,毕业于日本帝国美术学校。一九三八年七月回到台湾,併到倪蒋怀经营的瑞芳煤矿工作,自此开始以矿工作为创作题材。

绘画特点

洪瑞麟的矿工画,常以简练、流畅又粗犷的笔触来勾画线条,因而矿坑内独特的情景。由于他的画中会自然散发出一股强烈的情感,往往不自觉就打动了每一位观赏者,同时,也传达出他对劳苦小民及老年人的由衷关怀。

主要作品

基隆火车站

基本资料
1930 年
基隆火车站基隆火车站
纸‧水彩
28.5 x 39 公分
说明:十九岁水彩写生,以近景木料的堆叠暗示出第三度空间,并以左侧电线的角度带出远景夕阳光的渲染。此时期,洪瑞麟的创作理论及技巧,除了来自父亲的影响,及临摹米勒、杜米埃作品所得之经验心得,老师石川钦一郎启发,使他更了解如何观察自然,捕捉自然中的色彩、光与造型。

等待入坑

基本资料
1951 年
等待入坑等待入坑
纸‧炭笔
38 x 26 公分
说明:非常优秀的炭笔速写。人物动态的线条掌握已臻成熟,同一时期洪瑞麟的矿工油画及彩墨作品也进入风格成熟期。洪瑞麟在长期矿场生活中习惯了随手记录速写矿工的各种形态。快速描写的画面,很少修饰细节,而保留了直接观察记录下来的线条,流畅而具有高度简练的概括性。

鹿港后巷子

基本资料
鹿港后巷子鹿港后巷子
1971 年
木板裱油彩‧画布60.5 x 50 公分
说明:极近表现主义的作风。中央道路的向远处蜿蜒使人想到孟克,两边巷弄古厝的红墙以绿色对比也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的作法。色彩的运用,不同于矿工时期的深沈暗郁,高明度、高彩度的强烈色彩,十分震撼。

高田马场

基本资料
1932 年
高田马场高田马场
油彩‧木板
24 x 33 公分
说明:自一九三○年初抵日本,洪瑞麟即开始油画创作,发展他绘画生涯的新阶段。在日本接触欧洲现代主义之后,野兽派及表现主义的风格对洪瑞麟这一段时间发生强烈影响,而西方现代主义中对笔触自由的启发又使洪瑞麟似乎可以找回他童年水墨画树的线条经验了。

市集

基本资料
1937 年
市集市集
油彩‧画布
120 x 162 公分
说明:洪瑞麟前期油画的代表之作,画面以白雪覆盖的山脉为远景,衬托出雪地中的山村农民。人物的部分构成两个不同层次的景深。前景是三位头戴布巾,身披大氅的农民,在寒冷中瑟缩着,地面上以明度及彩度较高的调子处理出摆置在地摊上的白菜、南瓜、红椒等果蔬。中景是一排站立的农民,以较晦暗的色调处理,人物也大多只具轮廓,省略细节,使整个画面在犷悍的大气中有一种凝静的力量。

矿工入坑

基本资料
1958 年
油彩‧画布
说明:前景是坐在矿车中运送入坑的矿工。远景衬托或站或坐的休息中的矿工,以及几乎与画缘等高的起伏远山。以明显的矿工肉体上暖色调的赤红色彩,对比地面的绿色及远山的蓝黑色,使画面不仅保有戏剧性凝练的张力,也使整个画面有一种压缩后沈静的力量。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