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Advanced Technology)规格是一种主机板规格,在1984年由IBM制定,常见于80年代至90年代。已经被淘汰,于1990年代中期被ATX规格取代。标準的AT主机板长12英寸,宽11至13英寸(305毫米x 279-330毫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AT规格
- 外文名:Advanced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 提出时间:1984
历史
在IBM兼容个人电脑的範畴上,AT规格意即为IBM AT电脑主机板的外形尺寸和布局(规格)。就像在它之前推出的IBM PC和IBM XT,许多第三方生产商生产兼容IBM AT规格的主机板,使终端用户能够更快的升级自己的电脑。后来,IBM AT规格在家用电脑市场蓬勃的1980年代成为一个受广泛参考的设计,与IBM类似的产品开始使用兼容的设计,以有助于其受欢迎程度。
1985年,IBM推出尺寸较小的Baby-AT规格,功能上和AT一样,目标是要取代AT主机板。所以,在1990年代,许多电脑也使用AT及其变种规格。不过,约从1997年开始,AT规格基本上已被ATX取代。

变异规格
Baby AT
1985年,IBM推出了Baby AT。不久之后,所有电脑製造商丢弃AT而去使用更便宜、更小的Baby AT于286至Pentium处理器的电脑上。这些主机板有和AT规格相类似的安装孔位置和位置相同的八个卡插槽,但比过去稍微窄和短两寸(51毫米)。这些Baby AT主机板的大小(220x330毫米)和高灵活性,是这一规格的成功关键。虽然它已经过时,某些电脑当前仍在使用它,而且大部分现代的电脑机箱一般都可以兼容Baby AT。

ATX
主条目:ATX
1995年,英特尔推出了ATX规格,以逐步取代旧Baby AT主机板。在90年代末,绝大部分主机板都属于Baby AT或ATX。当时,许多主机板製造商仍继续主力出产Baby AT,因为许多电脑机箱和电源供应器仍然兼容AT主机板而非ATX主机板。此外,由于ATX主机板缺乏第八条插槽,它通常被用于某些伺服器上。后来,业界适应了ATX规格,设计共同支持Baby AT和ATX主机板的机箱和电源供应器变得普遍。此后,ATX规格成为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