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技巧、经验及实例
所属类别
科技 >> 汽车>> 汽车维修
作者:廖伟 编着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书号:978-7-122-17195-5
开本:16K 787×1092 1/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314页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设计与套用的实际状况,从工程实用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压工艺特徵分析,结合冲压模具设计实例,深入细緻地讲述了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过程及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汽车覆盖件基础知识、汽车覆盖件模具通用结构设计、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设计、汽车覆盖件修边;中孔模具设计、汽车覆盖件翻边整形模具设计、汽车覆盖件斜楔模具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非标準件设计等。
本书内容按照;中压模具实际设计工作的流程进行编排,总结了大量的设计经验与技巧,书中採用的实例均来自生产实践。本书可供从事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从事模具设计与製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图书目录
第1章汽车覆盖件基础知识/
11汽车覆盖件/
111汽车覆盖件的定义/
112汽车覆盖件的分类/
113汽车覆盖件的特点/
114汽车覆盖件的表面质量要求/
115汽车覆盖件的尺寸和形状要求/
116汽车覆盖件的刚度要求/
12汽车覆盖件的工艺设计/
121汽车覆盖件的工艺性/
122工艺设计时重点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123工艺设计的步骤/
124工程规划图(DL图)的设计/
13汽车覆盖件模具/
131拉延模/
132修边沖孔模/
133翻边整形模/
134斜楔模/
135其他类型模具/
14前门外板製件的工程规划图(DL图)设计实例/
141工艺成型性分析/
142绘製工序流程图(DL图)/
第2章汽车覆盖件模具通用结构设计/
21汽车覆盖件模具标识/
211模具表面着色要求/
212模具铸字规範与要求/
213模具标牌和指示牌要求/
214模具安全警示牌要求/
215模具部件标记刻字要求/
22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导向/
221模具导向类型选择/
222模具导向行程确定/
223导板位置设计/
224导向面长度选定/
225模具导向及导向间隙确定/
226导柱(导套)导向/
227卸料板使用的导柱与导套/
228模具导向件啮合尺寸的确定/
23模具端头结构设计/
231模具分挡/
232中间导向腿/
233角部导向腿/
24模具防反措施/
25到底标记/
251到底标记钢印/
252到底标记钢印垫块/
26铸件结构设计/
261铸造孔/
262检查孔/
263减重孔/
264导柱(或导套)拆装孔/
265窥视孔/
27铸造加强筋的设计/
271铸造加强筋的厚度尺寸/
272侧挖空尺寸/
273铸造加强筋设定的注意事项/
28铸造结构的改进/
29安装座的设计/
291安装座分散时/
292安装座集中时/
293安装座与修边线、翻边线接近时/
210铸造试棒/
211压板槽/
2111压板槽的数量/
2112压板槽的设计/
212铸件的其他要求/
2121铸件加工辅助支脚及夹紧底座/
2122铸件倒角要求/
2123安全台/
213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起吊形式/
2131模具吊耳和吊棒/
2132铸造式圆吊耳/
214模具设计、加工、安装及研配基準/
2141模具设计基準点的设定和标记/
2142模具加工基準/
2143铸件的粗加工基準/
2144模具快速安装基準/
2145模具装模定位/
2146研配用基準孔/
215汽车覆盖件模具镶块单独加工基準的建立设计实例/
2151线上切割加工条件下的基準孔位置的确定/
2152在模座中无法加工条件下的基準孔位置的确定/
2153利用起吊孔作为加工基準/
第3章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设计/
31拉延模具概述/
311正装拉延模/
312倒装拉延模/
313正装拉延模与倒装拉延模的比较/
314拉延模具结构尺寸/
315拉延模具与拉深模具的区别/
32拉延模具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要点/
321拉延模具的设计流程/
322拉延模具的设计要点/
33汽车覆盖件拉延力的计算/
331简单形状的汽车覆盖件拉延力的计算/
332複杂形状的汽车覆盖件拉延力的计算/
333汽车覆盖件拉延筋拉延力的计算/
34拉延模具的主要零部件设计/
341拉延模具的凸模设计/
342拉延模具的凹模设计/
343拉延模具的压边圈设计/
35拉延模具的导向及导向间隙设计/
351凸模与压边圈的导向设计/
352凹模与压边圈的导向设计/
353压边圈与下模座的导向/
354上模与下模座的导向/
355上、下模导柱导向/
356拉延模的导向间隙/
36拉延模具的拉延筋设计/
361拉延筋的结构形式和选定方法/
362拉延筋的布置/
363设计拉延筋的注意事项/
364拉延筋的材质/
37拉延模具的顶出装置和退件装置设计/
371顶出装置设计/
372退件装置设计/
38拉延模具的板件定位设计和限位装置设计/
381板件定位设计/
382限位装置设计/
39拉延模具的工艺孔和排气孔设计/
391工艺孔/
392排气孔/
310工艺切口和刺破刀的设计/
3101工艺切口/
3102刺破刀的设计/
311拉延模具的材料/
3111凸模和凹模/
3112压边圈/
3113上、下模座/
3114其他情况下材料的选择/
312乘用车提升门内板零件拉延模设计实例/
3121零件工艺分析/
3122冲压力计算/
3123拉延模具结构设计/
3124拉延凸模与凹模设计/
3125压边圈设计/
3126拉延筋设计/
3127刺破刀设计/
3128定位装置设计/
3129模具导向设计/
31210工艺孔及排气孔设计/
31211模架设计/
31212设备选择/
31213模具总装配图、模具零件明细表及部分零件图/
第4章汽车覆盖件修边沖孔模具设计/
41修边沖孔模具概述/
411修边沖孔模具的类型/
412修边沖孔模具与落料沖孔模具的区别/
413修边沖孔模具的结构/
414修边沖孔模具的导向方式及导向间隙/
42修边沖孔模具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要点/
421修边沖孔模具设计流程/
422修边沖孔模具设计要点/
423修边沖孔模具设计注意事项/
43修边沖孔模具冲压力的计算/
431沖裁力的计算/
432推件力的计算/
433卸料力的计算/
434切刃侧压力的计算/
44修边尺寸的确定/
441修边尺寸的计算方法/
442压合时修边尺寸的计算方法/
45修边沖孔模具刃口切入量的确定/
451修边刃口切入量的确定/
452形状刃口设计/
453沖孔刃口切入量的确定/
46修边沖孔间隙的确定/
461合理修边沖孔间隙值的确定原则/
462合理修边沖孔间隙值的确定/
463倾斜面修边沖孔合理间隙的确定/
47修边刀块的设计/
471刃口镶块的分块原则/
472刃口硬度/
473刃口镶块的编号原则/
474凸模与凹模刀块的设计/
475凸、凹模刃口镶块的平衡与固定/
476凸、凹模刃口的失效形式/
477修边刃口让空要求/
48沖孔凸模和凹模设计/
481沖孔凸模与凹模的形式/
482沖孔凸模尺寸的计算/
483沖孔凹模套尺寸的计算/
484沖孔凸模和凹模的固定方法/
49废料刀的设计/
491废料刀的结构形式/
492废料刀的设定原则/
493废料刀的布置/
494废料刀的刃部尺寸及切入量/
495废料刀安装座的设计/
410废料的处理/
4101废料处理方式/
4102大孔径废料的处理/
4103小孔径废料的处理/
4104特殊形状废料的处理方法/
411卸料板的设计/
4111卸料板的作用/
4112对卸料板的要求/
4113卸料板与修边凹模及沖孔凸模的间隙/
412修边沖孔模具的材料/
413轿车车顶盖零件修边沖孔模具设计实例/
4131零件的工艺分析/
4132冲压力的计算/
4133修边沖孔模具结构设计/
4134修边凸模与凹模的设计/
4135沖孔(天窗)凸模与凹模的设计/
4136凸、凹模间隙的确定/
4137废料刀的设计与布置/
4138定位装置的设计/
4139模具导向及限位设计/
41310卸料板的设计/
41311模架设计/
41312设备的选择/
41313模具总装配图、模具零件明细表及部分零件图/
第5章汽车覆盖件翻边整形模具设计/
51翻边整形模具概述/
511翻边整形的种类/
512翻边整形模具的类型/
513翻边整形模具的尺寸参数/
514翻边整形模具的导向与导向间隙/
52翻边整形模具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要点/
521翻边整形模具的设计流程/
522翻边整形模具的设计要点/
53翻边行程的确定/
54冲压力的计算/
541翻边成型力的计算/
542压料力的计算/
543翻边整形力的计算/
55压料面尺寸的确定/
551平坦形状压料面尺寸的确定/
552斜面形状压料面尺寸的确定/
553曲面形状压料面尺寸的确定/
56卸料板的设计/
561卸料板的强度/
562卸料板的导向/
563卸料板工作行程的确定/
564卸料板的压力/
565卸料板与凹模的间隙/
57翻边顶出器的设计/
571翻边顶出器的设定/
572翻边顶出器的行程/
573翻边顶出器的类型/
574翻边顶出器的附属件/
575翻边顶出器行程的确认/
58翻边整形模刃口设计/
581凸模设计/
582凹模设计/
583凸、凹模镶块的固定/
584镶块的尺寸大小/
59翻边整形模具的材料/
510麵包车尾门内板零件翻边整形模具设计实例/
5101零件的工艺分析/
5102冲压力的计算/
5103翻边整形模具结构设计/
5104翻边行程的确定/
5105上模及下模刃口设计/
5106卸料板的设计/
5107製件的定位/
5108模具导向及限位设计/
5109模架设计/
51010设备的选择/
51011麵包车尾门内板翻边整形模具装配图、模具零件明细表及部分零件图/
第6章汽车覆盖件斜楔模具设计/
61斜楔模具概述/
611斜楔模具的类型/
612斜楔模具的结构/
613斜楔模具的导向与导向间隙设计/
62斜楔模具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要点/
621斜楔模具的设计流程/
622斜楔模具的设计要点/
623斜楔模具设计注意事项/
63斜楔机构力的传递和行程/
631斜楔机构力和行程的关係/
632各种斜楔滑块力的计算方法/
633施于导板面上作用力的计算方法/
634斜楔行程示意图的作法/
635斜楔滑块行程的设计基準/
636设计斜楔滑块行程的注意事项/
64斜楔机构的定位和防侧向力措施/
641斜楔机构的定位/
642防侧向力措施/
643设计斜楔机构的其他注意事项/
65斜楔机构的斜楔和滑块/
651斜楔的形状及尺寸/
652斜楔的角度与材料的确定/
653滑块大小的确定/
66斜楔滑块回位力的计算原则与方法/
661回位力的计算原则/
662回位力的计算方法/
67斜楔滑块的回位方式/
671使用弹簧回位/
672聚氨酯弹簧回位/
673使用氮气弹簧回位/
674使用气缸回位/
68斜楔模具凸模与凹模设计/
681凸模设计/
682凹模设计/
69斜楔模具的废料处理/
691修边废料的处理/
692沖孔废料的处理/
693切断(或切口)废料的处理/
610斜楔模具的卸料板设计/
6101上卸料板/
6102侧卸料板/
6103侧卸料板和正卸料板共用/
6104卸料板的导向/
611斜楔模具零部件材料/
612轿车左/右侧后门内板零件斜楔模具设计实例/
6121零件的工艺分析/
6122冲压力的计算/
6123侧沖孔/沖孔模具结构设计/
6124斜楔机构设计/
6125凸模、凹模及凹模固定座的设计/
6126卸料板的设计/
6127製件的定位/
6128模具导向及限位设计/
6129模架设计/
61210设备的选择/
61211模具总装配图、模具零件明细表及部分零件图/
第7章汽车覆盖件模具标準件设计/
71导向件/
711自润滑导板/
712导柱与导套/
713导柱压板与导套压板/
72定位件/
721定位板/
722导料板/
723带感应器板件定位器/
724定位键/
725定位销及导料销/
73冲压元件/
731沖孔凸模/
732凸模固定块/
733凹模/
74弹性元件/
741弹簧/
742聚氨酯弹簧/
743氮气弹簧/
744拉簧/
75限位装置/
751弹性限位装置/
752刚性限位装置/
753运动件的限位/
76起吊件/
761用于板式零件的起吊件/
762用于铸件的起吊件/
77顶桿/
771上顶桿/
772顶桿腿/
78其他零件/
781拉延模排气管/
782运输连线板(搬运固定板)/
79轿车后门外板拉延模工作侧销及安全侧销零件设计实例/
791确定工作侧销的直径/
792确定工作侧销和安全侧销的数量/
793工作侧销和安全侧销的零件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