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

(2020-06-19 23:15:56) 百科综合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前身是1958年电工实验室。1971年学校创建了半导体器件专业,1996年成立电子工程系,1998年成立光信息技术系。2005年、2008年先后成立光电工程学院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8月,根据学校和学科发展提升战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光电工程学院合併,组建成立了新的工程学科类学院——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
  • 简称:电光院
  • 类别:二级学院
  • 类型:理工
  • 属性: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现任领导:院长:郭宇锋
    党委书记:毛建平
  • 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信工程及管理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
  • 院系设定: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技术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电信工程及管理系
  • 地址:南京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电光学科楼(A) 318、325室
  • 一流学科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

师资情况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现有教师230人,包含专任教师193人,其中教授3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9%;拥有中科院院士(双聘)1人、加拿大两院院士1人,千人计画1人,IEEEFellow 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2人,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省双创人才引进计画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5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9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3人和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

所获荣誉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拥有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重大比赛中,荣获国际级奖项46项、国家级308项、省级532项,并获2017年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瑞萨杯”。学院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院足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合唱团、辩论队多次在学校比赛中名列前茅。学院每年坚持开展学风建设月、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安全教育月、心理健康月、宿舍文化节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涌现出“省级先进班集体”“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学生”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学科建设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总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我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
学科点情况
博士点
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下设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学术型硕士点
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工学)、光学(理学)。
专业型硕士点
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与通信工程、积体电路工程、光学工程;

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十二五”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专业、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和江苏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已成为经济社会急需且毕业生供不应求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内从事各种信息电子、微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製造、维护、管理,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设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电路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量子物理、物理光学、电磁场理论、固体电子导论、光电子学、雷射原理、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光纤传输技术、光纤网路技术、光信息处理等。
本专业的学生按照培养计画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準予毕业;符合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可在通信、广电、计算机等信息产业和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和光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项工作。
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专业。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专业和江苏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已成为经济社会急需且毕业生供不应求最为突出的专业之一,在无线通信、雷达、遥感、遥测遥控、地球物理探测、电子测量、电子对抗、射电天文与无损探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套用,培养具有坚实的电磁场理论与工程基础,较强的射频、微波电路与系统开发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通信技术基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设定的主要课程有:通信原理、数位讯号处理、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电路、电磁场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天线原理与设计、电波传播理论、微波技术基础、通信网基础、交换技术基础等。
本专业的学生按照培养计画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準予毕业;符合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可在通信、广播电视、航空航天、遥感、遥测遥控、雷达、电子对抗、电子元器件、资源探测和医疗设备等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无线网路维护、套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已成为经济社会急需且毕业生供不应求最为突出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培养在套用微电子学、半导体技术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设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电路与系统、固体电子导论、半导体器件物理、通信原理、微机原理、VLSI设计、半导体积体电路、DSP与嵌入式系统、通信积体电路、可程式逻辑器件、MEMS与微系统设计、片上系统设计、微电子器件设计和新型微电子器件等。
本专业的学生按照培养计画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準予毕业;符合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半导体、积体电路、通信、信息系统等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工作。
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积体电路设计、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号处理等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从事光电信息工程开发、设计、系统维护和科学管理的能力、掌握设计与製备光电子器件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光电信息工程领域中问题及技术研发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电路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高级语言程式设计、计算机套用技术、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物理光学、固体电子导论、套用光学、信息物理基础、光电子学、雷射原理、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光电检测与信号处理、光电显示技术、光电成像原理、计算机网路、集成光学等。
本专业学生按照培养计画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準予毕业;符合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通信、广电、光电子等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光通信系统、光电子器件、光电控制系统、光电系统集成的设计开发、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包括光电信息技术、光电系统集成、光学工程、光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
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
本专业为宽口径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具备通信领域专业技术和管理学知识,侧重于通信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的高素质複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通信工程与管理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通信工程设计、光通信等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科学管理的能力;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具有将多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满足工程系统技术开发的需要;掌握通信行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电磁场理论、工程光学、管理学原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电信生产运营、通信工程设计概论、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光纤传输与网路技术。
本专业学生按照培养计画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準予毕业;符合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可在通信、广电、光电子等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技术、项目决策和过程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光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