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苏州高等技术职业学校

(2020-07-08 05:55:23) 百科综合
苏州高等技术职业学校

苏州高等技术职业学校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分院),是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旨在培养以五年制大专学生为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州高等技术职业学校
  • 校训:德技双馨,手脑并用
  • 所属地区:苏州市
  • 类别:大学
  • 学校类型: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
  • 学校属性:公立
  • 主要院系:电子工程系
  • 现任校长:曹志宏
  • 校区:新区本部和苏高工校区
  • 占地面积:约200亩
  • 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
  • 教职员工:300多人

学校概述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分院原为江苏省苏州职教中心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示範性职业学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院校、江苏省模範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园林式学校。

现任领导

曹志宏(党委书记、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党政工作,併兼管学校办公室、财务、和督导等工作。
童坚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具体分管学校党务、群团、退教协、信息化建设、科技产业和协助分管督导等工作。
曹振平(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和专业建设等工作。
张 桦(副校长):分管德育、体卫艺、成人教育、综合管理处、协调处理苏州轻工业学校併入善后等工作。
周惠根(副校长):负责苏高工校区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后勤、基建和创业教育指导等工作。
陶华山(副校长):分管学校安全保卫、对外交流、法律法规、宣传、校园文化,协助分管办公室工作。
沈 文(校长助理):分管特殊教育,协助校长做好其他工作,兼任科技产业管理中心主任。

学校规模

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新区本部和苏高工校区),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教职员工300多人。学校分别设有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服装工程系、艺术系、信息工程系及经济贸易系,在校学生近六千名。学校教学设施和各类设备先进,各专业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千兆校园网覆盖各教学、管理部门,现代化多媒体、语音教室、计算机房20个,拥有1000余台教学用计算机,四大类专业拥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场地50余个,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建有400米跑道标準运动场和250米跑道运动场各1个,校体育馆面积3700余平方米,图书馆面积4000余平方米,各类藏书、电子读物总计16万余册,数位化程度较高,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服务。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高级为主的理论素养高、专业技术强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58%以上。

办学理念

多年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以法治校”的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以五年制高职为主,三年制中专为辅的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苏州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省内外拥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近年来,学校在德技双馨,手脑并用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10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一举夺得省技能竞赛金牌11枚,市技能竞赛金牌30枚。

办学特色

学校秉承“德技双馨,手脑并用”的校训,遵循“用一流的标準办好学校,用服务的理念建好每一个专业,用科学的精神教好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关爱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四好”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五大特色:
1.对接地方经济,形成一体两翼格局。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传统工艺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的办学格局。
2.对接产业转型,实现专业调优升级。学校适时调整,拓宽了专业领域,新设了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等专业。
3.对接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办企业心中的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理念,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4.对接岗位能力,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5.对接国外职教,探索国际合作新路。学校与韩国、德国、日本、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职业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係,与韩国忠北半导体高等职业学校定期开展“国际交换生”活动,与德国BBW教育集团共建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系部设定

学校分有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服装工程系,经济贸易系等六个系部。

学校院系

电子工程系

电子工程系概况:该校电子相关专业创建于1994年,现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职)和电子技术套用(中职)两大专业,有套用电子、电子信息技术、电子通讯以及现代测控技术等专业方向,其中电子技术套用(中职)专业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获江苏省省级示範专业。电子工程系是我校重点发展系科,师资力量雄厚,有副教授2名、苏州市名教师1名和一大批双师型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本系有一流的教学硬体设施,配有电子电工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家电实验室、製冷实验室和PLC实验室等。为使教育适应苏州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学校还大力发展实训基地建设,现为省级实训基地,有多条(模拟工厂化的)电子装配、调试生产线,SMT实训工场和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给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设施。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同时还将参加多种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将发放国家承认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实践教学的加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参加的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分获全国二等奖和省一等奖。

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是学校六大专业系部之一。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8年7月,其历史可追溯到1994年。1994年9月开始招收计算机套用专业,学校从原来的丝绸职中、三十八中、丝绸技工、宝带中学等多次整合合併成立江苏省苏州职业教育中心校,一直招收计算机套用专业及计算机软体专业(06年)学生,学校2008年2月升格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2008年9月开始招收计算机网路专业五年制高职学生。目前开设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等专业。
信息工程系有一支富有朝气、勇于进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人,其中副教授 (含高级教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含在读)11人;具有中级职称6人,“双师型”教师6位,技师2位,大市级学科带头人1位,省电子信息协作组秘书长1位。三位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出国培训,其中1位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修,1位赴澳大利亚进修,1位教师赴德国进修,1名教师参加了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算机网路),1位教师获得省首届技能大赛(多媒体)第四名。每位教师均能胜任多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均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
树品牌专业,创特色系部,办优质教育是信息工程系的办学宗旨。让每个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成才是信息工程系不断追求的目标。

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建设实验、实训场所约6000平方米,现有机电控制中心:包括CAD/CAM室、机械模型展示区、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力拖动及排线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气动技术实验室、机电工程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室、机器人活
动中心、;机加工实训中心:包括钳工实训区,普通工具机和数控工具机实训区;汽车实训中心等。将建成一个生产型教学实习基地、二个技术中心(基础电力技术中心、机电工程控制技术中心)、三大实训区(普通车床实训区、数控车床实训区、加工中心实训区)和多个实训室(钳工、基础测量、精密测量、机械拆装、CAD/CAD、CAD与测绘、数控维修技术。
秉承“打造一流品牌专业、构建人才培养高地”的专业建设理念,本着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机电工程系在新的起点,携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和模具技术三大专业,不断开拓进取,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套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系

千年文化古城苏州,崑曲、苏绣、桃花坞版画和园林建筑,昔日的文化古城为苏州本地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奠定了艺术专业学生设计创作的丰厚基础。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文化的消费正不断增长,对艺术类人才提出了更新的需求。现有的高职培养能力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之间的缺口,为苏州高职艺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我校电脑艺术专业便是凭藉着这特有的天时、地利,紧紧依託苏州古城文化背景,将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开设了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手段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从市级示範专业升格为五年制高职专业,其间经历了起步、探索、巩固、发展四个阶段,正在确立起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 立起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
该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立足设计行业,针对三大门类:广告媒体、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数字媒体,实行共同基础训练(大平台)和专业方向进阶训练(小方向)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我们在课程计画中进行专业定向结构的调整,它是学生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範畴下进行的小专业方向的选择。广告媒体、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数字媒体等小专业方向进行专业选修,同时将职业鉴定培训课程开进这些小专业方向,让课程计画更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合理实用。

服装工程系

我校服装专业创建于1981年,在苏州市同类学校中办学最早。该专业2004年被评为市示範专业,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示範专业,2008年再次被评为江苏省示範专业。2008年我校升格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后成立服装工程系,设定服装设计、服装工艺二个教研室。目前,服装专业分设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管理等专业类别,为全省服装行业及相关行业培养多层次、多形式的服装专业现代化技术人才。
服装工程系拥有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和设备,建立了服装打板、缝製工艺、服装 CAD 、立体裁剪、电脑绣花、机械维修等多个实验室及针织实训室,其中工缝机160多台,吸风式烫台、粘合机、绷缝机、锁眼机、钉扣机等各种专用特种缝纫设备多台,另有多种CAD/CAM辅助设计软体及数位化仪、绘图仪、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仪器,形成了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为主的“数位化”教学环境,并在多家企业设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服装工程系系拥有一支知识领域宽广、具有创新意识、综合套用能力的师资队伍。多人次在省市级各类大赛中获奖,指导学生在江苏省大中专院校学生服装设计大赛乃至“中华杯”等国际级服装设计比赛中屡屡获奖。自1999年以来,该专业还多次在北京、南京等地举办成果展览,并为全省培训师资,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经济贸易系

物流管理: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变化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範,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了解物流运营过程,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相应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物流作业专门人员。
商务日语:培养具备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日语的正确发音、语法、商务用语及会话,能在中日合资、独资企业从事商务翻译、商务代理、涉外谘询、商务文秘等工作的技能性人才。2009年开设的商务日语(文秘方向)中日合作班是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细谷学园日商薄记三鹰福祉专门学校合作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日语商务秘书合作项目中将引入BJT证书。BJT是Business Japanese Proficiency Test(商务日语能力考试)的简称,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为客观评价母语非日语的人士商务日语程度,促进日本国内外企业录用、使用优秀日语人才为目的的能力考试。
国际商务: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贸易规则,熟练掌握必需够用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现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手工处理进出口业务,适应国内外各类企业、单位及相关部门的第一线进出口贸易运作、管理和监督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套用性专门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中、高级套用性国际商务人才,面向的岗位群主要是:国内外各类企业、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进出口贸易人员、市场行销人员、报关报验人员、货运代理人员、商务管理人员、电子商务人员、涉外服务人员等工作岗位。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具有与本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电子商务知识与职业技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商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运营、客户服务与管理、网路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职业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网上商务信息收集与处理、商务运营、网站建设与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平台操作与客户谘询服务管理等工作。
1、主要就业岗位商务信息管理、网上交易运营、客户服务与管理、网站维护与管理等。
2、其他就业岗位外贸电子商务、网站推广、国际货运代理等。

所获荣誉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分院原为江苏省苏州职教中心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示範性职业学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院校、江苏省模範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园林式学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示範性职业学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启动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职教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学校、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等荣誉。
图片图片

发展目标

学校将建设一流的课程、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实训基地来打造品牌专业,用品牌专业培养品牌学生,用品牌学生支撑起品牌学校,建设高水平现代化优质特色职业学校,以此成就学生的梦想、成就教师的梦想、成就学校的梦想!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