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简称:潍科国学协会)成立于2015年10月24日,是在潍坊科技学院团委,潍坊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共青团委员会,潍坊科技学院社团联合会指导下,由潍坊科技学院一批爱好国学文化的优秀大学生自发性组织的学术性社团。秉承宣传,研究和发展国学的宗旨,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的政策法令和本会章程。发展组织和开展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
- 外文名: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Chinese Culture Association
- 性质:非营利性学术社团
- 宗旨:宣传,研究和发展国学
- 创始人:张增琳
- 会长:张增琳
章程
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英译名: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Chinese Culture Association)
第二条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成立于2015年10月24日,是在潍坊科技学院团委,潍坊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共青团委员会,潍坊科技学院社团联合会指导下,由潍坊科技学院一批爱好国学文化的优秀大学生自发性组织的学术性社团。秉承宣传,研究和发展国学的宗旨,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的政策法令和本会章程。发展组织和开展工作。
第三条 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宗旨:以复兴中华民族为己任,遵守宪法和国家法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针、政策,以中华国学文化为研究对象,发掘、蒐集、整理、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国学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着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国学文化社会影响力,为促进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条 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对会员进行联络、协调、服务,并在各项会务活动中进行业务指导。
第五条 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接受潍坊科技学院团委,潍坊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共青团委员会,潍坊科技学院社团联合会,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会员及每位老师同学的监督。
第二章 协会义务
第六条 组织发掘、整理、研究保护中华国学文化遗产,开发国学文化资源。
第七条 组织并推进与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国学文化研究活动,如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孝文化、德文化等。
第八条 组织有关的国学文化问题研究,承接各方面委託的有关课题,进行研究,提供谘询服务。
第九条 组织举办各种国学文化学术讲座、研讨会以及各种国学文化活动。
第十条 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协会进行学术会议和文化交流活动。
第十一条 组织校内国学文化名家及工作者演讲,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第十二条 组织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和优秀人才的评奖活动及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认证;
第十三条 组织举办各种传统书画、国学书籍,国学文化展览活动。
第十四条 编辑出版本会通讯、学术资料和书刊。
第三章 会员权利
第十五条会员权利:
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优先参与协会发起、组织的经典着作研读、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优先听取由协会举办、主讲的各类学术讲座、读书报告活动等;
3.优先参与协会组织的学术论文(学习心得)评比活动并获奖;
4.向协会推荐新会员和对协会组织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5.优先得到相关学术扶持和研究性资助。
第四章 会员义务
第十六条会员义务:
1.自觉遵守学会章程,自觉维护研究会声誉;遵纪守法,诚信学术。
2.对外树立个人良好形象,对内全面提升人文修养;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3.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工作和各类活动,积极完协会的各项任务,积极传播中华国学文化。
4.每学年至少完成2篇学术论文(或读书心得体会文章)参加本会组织的中国国学研究论评比。
第五章 会员
第十七条 本会的会员分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
第十八条 凡赞成本会《章程》,自愿接受本会监管的,各系部会员超过30人可向本会提出申请,经理事会批准,即为本会团体会员。
第十九条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拥护本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加入本会:
(一)潍坊科技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无违反法律,法规,无校园违纪);
(二)在国学文化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者;
(三)由本会会员或各系部团委会介绍,或老师及潍坊科技学院社团联合会推荐的在国学方面有一定基础的同学。
第二十条会员入会的程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附个人简历、免冠1寸照2张及创作成果介绍);
(二)经理事会审核并讨论通过,报本会会长审批;
(三)无缴纳会费。
(四)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颁发会员证书。
(五)个人资料存入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文化人才资源档案库。
第二十一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会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优先参加本会组织的活动;
(三)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如在各大文学网站刊登文章,大型徵稿评奖活动专函通知,特邀参加国学文化沙龙,国学知识竞赛等);
(四)优先享有本会提供的会刊、学术资料以及企业赞助的工艺品、文化藏书和纪念品等。
(五)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六)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二十二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四)无需交纳会费;
(五)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二十三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
第二十四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取消其会籍。
第六章 组织
第二十五条 本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本会最高权利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由协会民主协商,推举产生组织领导。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会员代表大会期间,由理事会负责执行代表大会的决议。
第二十六条 本会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负责处理协会日常会务工作。协会可根据需要建立必要的工作机构。设立文化部,宣传部,礼仪部,宣讲部,媒体部。
第二十七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一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理事会不定期举行,由秘书处召集。
第二十八条 本会视需要设荣誉会长、名誉会长、顾问等荣誉职务。由秘书处聘请名誉顾问。
第七章 经费
第二十九本会经费来源:
(一)社会和个人捐赠;
(二)学校资助;
(三)在核准的业务範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条 本会为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本会为潍坊科技学院大学生国学文化爱好者自发组织不收取会员会费。任何人不得以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名义收取会费。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经2015年*月*日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的理事会,对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简介
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中文简称:潍科国学协会 。英文简称:WFKJXYGXXH)潍坊科技学院国学协会成立于2015年10月24日,是在潍坊科技学院团委,潍坊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共青团委员会,潍坊科技学院社团联合会指导下,由潍坊科技学院一批爱好国学文化的优秀大学生自发性组织的学术性社团。秉承宣传,研究和发展国学的宗旨,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的政策法令和本会章程。发展组织和开展工作。
国学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传承的国粹。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渴望着民族的振兴和中华盛世的重现。民族振兴的要素之一是文化的振兴。然而近百年来国学的研究却几近空白,但国外乃至西方的汉学研究却硕果常现。
国学是一个上世纪二十年代产生的名词,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必多说,学术上的时代主题是西学东渐。此前中国的旧学在现代文明面前一败涂地,曾国藩继承明儒传统,身体力行,通经致用,后来又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调和传统与现实的阴阳关係。后来学术界兴起“整理国故”的热潮,虽然与当时历史条件看似不协调,实则是有深刻历史理性的。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当时不但提出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提出要恢复两汉经学,这看似极为矛盾,其实正是魏源的高人之处,此后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则。
今人对国学的基本看法只在形式上,乃至觉得用文言文的就是国学,对于朴学之类几无任何概念。举例来说,治国学先从经学开始,经,古称六经或六艺,后世经历秦火,几经辗转,乃最终定为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周易》以占筮之书,历秦火而独存,没有被焚禁过,六经之中其他经书及六国史书之类都在焚书坑儒中被焚,后在汉初由官方整理寻找,从故秦博士伏生这些人那里按他们的背诵记述重新补足,与原书多不一致,同时又有鲁恭王坏孔子家壁发现壁中书,及后世刘歆于秘府整理出的“古文经”,虽有经学家的今古文之争,古文家又因伪造部分经书而被诟病,后东汉郑玄调和今古文,又经王弼、王肃诸人,今古文之争渐弭,而一代人皆以一代之风气解经,西汉尚灾异,故董仲舒等人讲公羊学言灾变,京房易学讲卦气;东汉流行谶纬,郑玄乃兼注纬书;魏晋尚玄,乃有调和儒道之努力,论四本、崇有、贵无以至有将无同之论,说<易>者多采道家之旨。南北朝至隋唐大略沿袭并整理,孔颖达笺注群经,为当时经学南北融合作出贡献。
宋明时易学继陈抟而有邵雍,后朱熹采易图讲易,重在义理,此时理学产生,又者经历隋唐,经学受到禅宗影响,又进入新的境界。再有太极、气、理、性之说遍及人心,此时经学离孔子所治经已渐远,至王阳明“心学”则更是采佛家大乘精义。清朝文字狱大兴,考据朴学大兴,乾嘉年间尤盛,纳兰《通志堂经解》之后,诸家整理经学文字勘定版本,并作正义笺疏,焦循、钱大昕、阮元等为冠。
近代俞樾兼通今古文,其弟子则又启今古文之争,又有南海先生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当时章太炎、刘师培诸人,遂争演愈烈。通经学史,还须知道经学背后的政治因素,如汉代治经是士族垄断仕途的方法,注经便是掌握话语权,乃造出俨然春秋贵族一般的世代簪缨之巨族,在晋以后士族遂成为超越皇权的势力,至有“王马共天下”之说。
今古文之争更牵涉到很多政治因素,如王莽改制等,总而言之,经学中问题错综複杂,而只有治经学后,才能遍及群书,治史、子、集部。例如,不通经学,不会《尔雅》、<说文解字>训诂音韵之类,就无法在文句上读懂古书;不懂《周易》象数乃至天文地理者,就无法读懂史书中各种曆法天象灾异记载,也读不懂《史记》中《秦楚之际月表》之类,从而亦无法理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理论体系;不懂易学,不读<春秋>、<诗经>、《礼记》之类,就无法理解子学中的很多理论来源(因为古代文化的整理者和集大成者不是老子、墨子、庄子,而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
史部的体系大致三种,一者纪传,承袭《史记》体制,如《汉书》、《明史》者;一者纪年,承袭《春秋》体制,如《资治通鉴》者;又者纪事,承袭《通鉴纪事本末》,如《宋史纪事本末》等。而在章诚斋眼中,六经皆史(<周易>和史之关係可参考胡朴安<周易古史观>),故史部实际也是继承经学传统,史笔即用春秋笔法,并採用经学中通三统、尊王攘夷、大一统、母以子贵等观念,这是史部概况。
子部是四部中最少的一部分,故将佛道典籍均填入子部,先秦诸子着作是子部最早来源,多归于子部杂学之属,以备与儒家参合互用,而兵农医术等套用内容在子部则列为较下之学,易学中部分阴阳五行术数之类也在其列,如<六壬大全>、<三命通会>、<李虚中命书>等。
集部有楚辞、总集、别集等分类,主要收录历代文艺方面作品,这一部分由于历代作家不断更新填充而蔚为大观,如宋人着书就有数万卷,而在江陵焚书之后天下藏书不过才两三万卷。此部分与经学中国小(音韵训诂等)多有关联,如《佩文诗韵》等,要之,不同国小,不解平仄及古音等就不能吟诗填词作赋属文,今人文章不济多半还是国小功底不够扎实,对汉字本身感悟不深,又不能通其他几门语言与汉语对比,更显语言能力单薄。集部文章可作三不朽之“立言”者,也是文章精华处。
经史子集之外,如《西厢记》、<牡丹亭>之类可归集部,又是艺术门类,也是国粹内容,国学中也有一席之位,但已非主体脉络,今日发扬光大可以,但其实已是末业闲流。
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
协会荣誉
全国高校国学联盟会员单位
组织机构
第一届
会长:张增琳(主持全面工作)
副会长:
逯一龙(负责协会网站,部落格宣传全面工作,联繫宣传部,外联部)
李凯(负责协会人员考勤及会务全面工作,联繫组织部,策划部)
王永春(负责协会学术全面工作,联繫学术部,论坛部)
办公室:
王胜(兼学术部部长,负责协会 财务统筹工作,档案管理工作)
蒋文豪(兼组织部部长,负责协会刊物发放,会员考勤工作)
会员:
各系部,各班级的会员
协会刊物
《国学风》杂誌
栏目设定:
【国学百家】:
刊发中华经典国学典籍,颂扬经典,怀抱经典。
【诗词花香】:
刊发会员优秀的诗词作品全面阐释诗词的魅力,传播经典,享受精华。
【全民国学】:
刊发当代优秀的国学理论稿件,文章等全面展示当代国学的荟萃。
【文雅堂】:
刊发校园学生的优秀作品,书法作品,会员个人的风采展示。
声明
1.任何人不得以本协会名义收取费用
2.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使用本协会官方LOGO
3.本协会为非营利性组织不收取会员会费
会址
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潍坊科技学院26号教学楼工商学院
社团纳新
潍坊科技学院

